首页期刊导航|电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声技术
电声技术

史丽丽

月刊

1002-8684

tvea@263.net.cn

010-59570226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电声技术/Journal Audi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电声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引文源刊物。设有声频工程、扬声器与传声器、器件与电路、语音技术、电声基础、网络与多媒体、通信电声、标准与检测、节目制作与广播、噪声控制、知识之窗、产品撷拾、动态信息等栏目。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电声专业领域起技术向导和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

    徐菁倪淑燕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轨卫星信号分布式中时差和多普勒频差联合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小波阈值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该方法在利用二阶互模糊函数进行时差和多普勒频差联合估计的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选择合适的阈值函数和自适应阈值,从而对两路接收信号进行去噪,提高联合估计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基于改进小波阈值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法抑制了噪声的影响,提高了联合估计的精度.

    阈值函数阈值去噪二阶互模糊联合估计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和K-均值聚类的重放语音检测算法

    盛春明
    118-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放语音欺骗攻击是自动说话人验证系统(Automatic Speaker Verification,ASV)面临的严重威胁.目前,基于常数Q变换倒谱系数(Constant Q Cepstral Coefficients,CQCC)和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的检测模型存在检测性能不理想、泛化能力差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FrFT)和K-均值聚类的无监督重放语音检测模型.首先利用FrFT将语音信号转换至分数域,然后提取分数域双谱特征构成特征向量,并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实现重放语音检测.基于ASVspoof2019公开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CQCC和MFCC两种传统方法在t-DCF和EER两项指标方面分别提升超过6.52%和7.76%,并且作为一种无监督模型,不需要训练样本即可实现检测,在少样本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检测性能,泛化能力更强.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重放语音检测双谱特征聚类分析

    无线网络中报头压缩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刘涉川乔庐峰陈庆华刘熹...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无线网络中报头压缩应用需求,通过借鉴鲁棒性报头压缩算法(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设计完整的全硬件报头压缩算法并实现了相关电路.电路由压缩电路、压缩协议控制电路、双桶哈希电路、帧合路电路、帧处理电路、解压缩电路以及解压缩控制电路构成,可以同时支持对1000条业务流进行压缩与解压缩操作同步,支持同时对TCP/IP、UDP/IP分组进行报头压缩,最优情况下可将40字节的TCP/IP报头压缩为4字节,可有效提高无线信道带宽利用率.整个设计基于Xilinx Zynq-7020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开发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给出了关键电路仿真波形并进行了分析说明.

    鲁棒性报头压缩算法(ROHC)报头压缩双桶哈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一种5G?NR大动态范围基带信号回传方法

    黄宏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5G系统中,由于带宽的增加,调度更加灵活,以及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都决定了空口中信号的动态范围也有较大提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igit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DAGC)大动态范围的上行数据处理方法,瞬时功率动态范围达到135 dB.即使在压缩后,瞬时动态范围也有117 dB,从而保证基站可以更健壮、更高效地服务各种近、中、远点用户.

    5G基站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动态范围压缩直流排除

    卫星地球站防5G干扰研究与实践

    拜娟娟
    132-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使用的5G频率与卫星地球站广播电视节目下行接收频率3.7~4.2 GHz接近,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干扰.对此,通过分析卫星地球站下行C波段受5G干扰的成因,进一步分析卫星地球站受5G干扰的因素;借助5G干扰测试实践观察不同5G干扰因素引发的干扰现象,总结干扰特征,进而找出解决5G干扰的措施,并联合运营商、无线电管理局等单位建立防范5G干扰的长效联络机制,使地球站防5G干扰效果处于最优状态,实现长效共赢.

    干扰因素C波段下行接收防5G干扰措施长效联络机制

    一种存量DAS的5G利旧应用方案研究

    吴威李浩男许长峰孙一...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网络建设初期,国内运营商室内分布系统从4G向5G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从存量无源分布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室分系统的5G化应用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一种移频利旧改造方案,对运营商5G网络建设决策以及科研单位技术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5G室内覆盖无源分布系统(DAS)利旧改造

    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唐樱之
    141-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数据传播速率、降低了信息时延、提高了设备联网功能等,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5G网络通信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行业,能有效提升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求、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行业竞争力、提高信号传播速度等.基于此,提出构建5G采集传输平台、加强5G技术与VR技术的融合以及建立5G核心网络融合架构等具体应用措施,以强化技术融合,创新技术发展,为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5G时代广播电视工程5G通信技术

    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徐忠亮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各行各业都在逐渐应用5G移动通信技术.而在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将5G移动通信技术的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够带给用户更加极致的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体验.为此,对5G移动通信技术建设和应用现状、5G移动通信技术承载的应用以及5G移动通信优化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5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优化

    典型场景下5G天线波束权值研究

    李超杰
    148-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5G NR系统采用波束赋形技术.不同权值赋形的广播波束,增强不同组网场景下广播信道、同步信号的覆盖范围,更好地匹配小区覆盖范围和用户分布.根据不同场景选择适合自身覆盖需求的波束配置方案,能够解决当前小区覆盖能力有限以及受周围环境干扰等问题,适用于不同组网场景.基于此,结合实际场景问题,深入探究基站的下倾角、高度以及距离与需要覆盖区域的高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匹配出适配的波束覆盖方案,并给出典型场景下5G权值建议.

    天线波束赋形波束管理波束权值

    广播总控码流传输智能监测系统浅析

    李光模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广播电视台基于蓝拓扑EMS监测仪的广播总控码流传输智能监测建设项目为例,介绍广播总控码流传输智能监测系统的系统架构、技术设计、建设思路以及项目实施.根据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DVB)系统测量标准TR101-290,监测系统实现对多路TS流等广播节目播出传输信号进行错误分级监测,具备异态捕捉能力,并能触发异态信号录制、异态告警机制.

    传输码流智能监测TS码流分析监测广播电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