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王守觉

月刊

0372-2112

new@ejournal.org.cn;wanghui@ejournal.net.cn

010-68279116,68285082

100036

北京165信箱

电子学报/Journal Acta Electro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1962年创刊,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月刊。刊登电子与信息及相关领域代表我国研究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获2000年首届国家期刊奖以及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现被五个大型检索机构(Ei、Sci-Expanded、SA、苏联文摘杂志(рж)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作为固定收录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石墨烯片的频率可调太赫兹天线

    刘博文徐航张雅婷李杰...
    1421-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片的频率可调太赫兹天线,采用了折叠缝隙结构并使用共面波导馈电方式,以更好地实现阻抗匹配.通过调控在缝隙之间添加的4个石墨烯片的电导率,改变缝隙天线的等效长度,使天线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谐振频率分别为230.5 GHz和270.5 GHz.除此之外,在天线下方加载了方形封闭谐振环(Closed-Ring Resonator,CRR)构成的超表面,并使其谐振频率与天线的谐振频率匹配,将z轴负方向的辐射进行反射,使天线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增益提高至5.41 dBi和7.63 dBi,与无反射结构时相比分别增长2.48 dBi和3.55 dBi.

    太赫兹石墨烯折叠缝隙天线可重构天线超表面共面波导

    面向智算融合网络的自主防御范式研究

    刘颖夏雨于成晓张维庭...
    1432-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供给模式的变革,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实现算力资源共享、支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在算力网络中,多元异构用户终端通过多种方式高频接入网络以随时随地获取算力服务,网络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增大,算力网络将面临更严峻的安全挑战.然而,基于传统网络的安全防御模式通常针对具体安全问题静态式增补安全防护组件,无法主动适配用户需求灵活调整防御策略,难以应对算力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面向新型算力网络安全需求,将安全功能作为网络内部属性,基于智算融合网络提出一种多维协同自主防御范式.结合智算融合网络"三层""三域"的设计思想,在"三层"中,以广义服务层定义安全固有服务,以映射适配层智慧适配安全功能,以融合组件层执行安全策略;在"三域"中,以实体域先导资源适配,以知识域驱动安全服务流程,以感控域实施具体安全技术,构建"检测""溯源""防御"三维一体的完整基础管控流程,其中安全策略与技术可根据场景扩展性与业务安全性进行灵活调整.最终,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范式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未来智算融合安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智算融合网络算力网络自主防御防御范式网络攻击

    基于槽线的圆极化漏波天线研究

    王亨辉孙胜
    1442-1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槽线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前后向扫描能力的圆极化漏波天线.每个漏波单元由槽线及两根条带上加载的4个短路槽组成.每个短路槽的长度是侧射频率对应的半个导波波长,以实现前后向连续的波束扫描特性.通过设计每个短路槽的加载位置以及与传播方向的夹角,实现了漏波天线的圆极化特性.为了验证所设计的圆极化漏波天线的有效性,本文设计并加工了一款侧射频率为10 GHz的天线原型.仿真和测量结果都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和波束扫描能力.在9~11 GHz的频率范围内,该天线在上半空间为左旋圆极化,实现了-27°~+25°的扫描范围,增益变化为7.0~10.9 dBic;对称地,该天线在下半空间为右旋圆极化,实现了-153°~±180°~+155°的扫描范围,增益变化为8.4~12.3 dBic.与同类型的天线相比,本文提出的圆极化漏波天线具有更简单的单平面结构,且所采用的短路槽设计,实现了较低的通带内传输系数.

    圆极化天线漏波天线周期结构连续波束扫描槽线

    基于噪声样本渐近修正的中医舌色分类方法

    孙亮亮李艳萍张辉卓力...
    1450-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医舌色分类模型具备良好的性能,但是依赖大量正确标注的样本.由于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标注,导致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对噪声样本过拟合,使其泛化能力变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样本渐近修正的中医舌色分类方法.首先,根据舌色分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方法,将其嵌入到ResNet18骨干网络中,构建了舌色分类网络,并采用集成学习范式,提高分类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针对噪声样本下的舌色分类网络训练问题,提出了样本注意力机制和噪声样本标签重新标注机制,在训练过程中对干净样本和噪声样本加以区分,赋予不同的权重,并逐步对噪声样本标签进行修正;最后,采用Boostrapping损失函数降低模型对噪声样本的关注度,抑制噪声样本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将提出的方法在两个自建的舌色分类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渐进地对噪声标签进行校正,可以获得比现有的有噪样本下图像分类方法更高的分类精度,Acc指标分别达到了94.6%和93.65%.

    中医舌色分类噪声样本样本注意力机制重新标注机制Boostrapping损失

    论回旋电子与涡旋电磁波量子:涡旋电磁波量子辐射

    王哲远张超
    1460-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旋电子辐射涡旋电磁波量子的理论模型是量子态涡旋电磁波技术的关键.本文为"论回旋电子与涡旋电磁波量子"的第二部分,建立"涡旋电磁波量子辐射"相关理论模型.电子通过能级跃迁能够辐射单个携带内禀OAM(Orbital Angular Momentum)的电磁波量子.为了给出这一辐射机理,推导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效应中电子在朗道能级的跃迁概率.由于非相对论效应中朗道能级与内禀OAM模态值的线性关系,电子无论以何种初始状态跃迁都只能辐射平面波量子.相对论效应情况正好相反,可以得到丰富内禀OAM模态值的电磁波量子.在实际工程上,可用特定回旋装置作为产生单个涡旋电磁波量子的辐射源;模态选择上,根据不同内禀OAM模态间具有频率差的特性,利用虹膜嵌入式波导滤波器进行频率筛选,同时选择出特定内禀OAM模态的电磁波量子.最后分析强调了量子态和统计态涡旋电磁波的差异,以及二者在无线传输应用时的优缺点.

    能级跃迁辐射涡旋电子内禀OAM辐射概率相对论效应波导滤波器涡旋电磁波量子

    大电流脉冲发生器设计及应用

    林楷宣罗秋燕陈嘉杰王佳恒...
    1469-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磁透镜是展宽型分幅相机的重要部件,使用大电流激励长磁透镜可在漂移区产生强磁场,从而提高相机空间分辨率.由于焦耳热效应的影响,长磁透镜无法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环境下.本研究基于串并联Marx结构,设计了应用于长磁透镜的电流脉冲发生器,研究了充电电压、储能电容、负载以及电路串、并联级数对输出电流脉冲的影响.当充电电压增大,储能电容值增大,负载减小,串联级数增加时,脉冲峰值电流增大;并联级数增加时,峰值电流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储能电容值增大,负载增大,串联级数减少,并联级数增加时,脉冲半高宽增大.建立长磁透镜模型,模拟了长磁透镜轴上磁场强度分布.长磁透镜内径越大,轴上磁感应强度越弱;激励电流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强.采用四级串联、两路并联的Marx脉冲电路产生了峰值457 A,半高宽6.76 ms的电流脉冲.该电流脉冲激励长磁透镜,获得了53.72 μm的空间分辨率.

    长磁透镜电流脉冲Marx发生器空间分辨率分幅相机

    基于数据残留时间的SRAM-PUF预选算法

    陈泽亮孔德珠尹爱国陈泽福...
    1478-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利用参数设计完全相同的晶体管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工艺偏差,生成每块芯片无法克隆的密钥响应.由于SRAM-PUF内部错误分布的随机性,密钥重构需要使用纠错码,而纠错电路的面积与其纠错能力呈正相关,为了降低SRAM-PUF错误分布,减小纠错电路面积,本文通过对SRAM数据残留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数据残留预选算法,对SRAM单元进行筛选,提高PUF响应稳定性,使用区块择优算法筛选SRAM区块,减小响应的分散度,以更短的时间和资源消耗生成SRAM-PUF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40℃~80℃)和±10%电压波动下,256位SRAM-PUF响应拥有99.8%的稳定性及1.9×10-8 的误码率,相对于通用的临时多数表决(Temporal Majority Voting,TMV)算法提升了1.7%的稳定性,降低2.1×105 倍误码率,与1 000次TMV相比,时间复杂度从O(2 000n)线性降低到O(900n).经过72小时老化测试后,采用数据残留算法预选的SRAM-PUF稳定性仅下降0.2%.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SRAM预选算法数据残留临时多数表决

    一种基于Dirac半金属的可调控极化偏转器件的仿真分析

    邓嘉豪熊汉李媛张淮清...
    1488-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体Dirac半金属(Bulk Dirac Semimetal,BDS)的动态超材料结构极化偏转器.与传统的极化偏转器不同,该偏转器可以通过改变费米能级来动态控制偏振转换率和不对称传输.模拟结果表明,当BDS的费米能级调整为90 meV时,偏转器的偏振转换率在1.085~1.872 THz频率范围内都保持在90%以上(带宽为0.787 THz),在1.159 THz处偏振转换率达到峰值98%.该偏振转换器的不对称传输参数在1.229~1.831 THz大带宽范围内大于60%.本文还研究了偏振旋转角、椭圆度角、表面电流和电场分布情况以阐明该器件的极化转换特性和物理机制;通过施加栅极电压控制BDS费米能级,实现了对该极化偏转器的偏振转换率以及不对称传输的动态调谐.该极化偏转器的可调谐不对称传输特性,为基于动态不对称传输所设计的多路复用器、太赫兹二极管等设备的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极化偏转不对称传输Dirac半金属可调性超材料太赫兹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G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

    王莹于永海郑毅林彬...
    1496-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广义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系统时变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GFDM系统联合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具体地,采用无干扰导频插入的GFDM多重响应信号模型,在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下,结合期望最大化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和卡尔曼滤波与平滑算法实现块时变信道的最大似然估计;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值进行GFDM符号检测,并通过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的迭代处理逐步提高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获得接近完美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误码率性能,且具有收敛速度快、对多普勒频移鲁棒性高等优点.

    广义频分复用时变信道估计稀疏贝叶斯学习期望最大化卡尔曼滤波与平滑

    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中基于业务调度的混合路由算法

    王朝炜杜嘉楠王程王卫东...
    1506-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低轨卫星网络高动态拓扑、大数据传输量、多信令开销的问题,满足全球覆盖和海量移动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研究不同业务性能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低轨卫星协同的软件定义卫星网络架构及虚拟拓扑模型;设计了综合考虑业务到达率和等待时长的优先级赋值函数,并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感知与调度的联合星间路由算法,该算法包括针对高QoS需求业务的低复杂度轨道内优先转发路由算法和针对低QoS需求业务的链路加权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平均端到端时延、丢包率和吞吐量等方面比传统算法均有显著的改善.

    软件定义网络卫星路由业务感知路由服务质量虚拟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