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辽阳市太子河干流地表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景丽彬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辽阳市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关数据支撑,本文采用辽阳市境内太子河干流葠窝水库、辽阳、小林子、唐马寨四个站点2020年、2021年两年的监测数据,首先对其水化学成分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站点的pH值均在7.7~8.6之间,均值为8.1,属于弱碱性水质;四个站点两年TDS指标均值为351.17 mg/L,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5 mg/L,水质硬度较大,最大TDS值出现在2020年4月份太子河干流末端唐马寨站点,最小站点TDS值出现在2021年11月份太子河干流始端葠窝水库站点,从水期分析上看,TDS和TH指标均是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继而利用阿列金分类法、GIBBS图例分析法等进行了水化学类型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四个站点的两年监测数据平均值均为CⅡCa型,矿化度表现良好,其中重碳酸盐水占比为83.33%,硫酸盐水占比为16.67%.水化学类型成因主要受岩石风化及蒸发结晶影响;最后从人类活动及汇入河流影响上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站点从始端到末端,分析指标及地表水化学特征变化明显.

    地表水太子河干流水化学特征变化趋势

    多元生态技术下的乡村涝池水质保障研究

    唐志立王云中胡滨付飞熊...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涝池是我国北方地区为存蓄雨水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具有水体封闭、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等特别.近年来,大量涝池被废弃,涝池水质不断恶化.本研究以陕西省岐山县刘家塬村涝池为实验对象,通过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喷淋加氧技术或生态喷泉技术、水体构筑物过流加氧技术、水体大循环技术等多元生态技术对该涝池进行生态改造,以实现水体自净.通过研究表明,该技术效果明显,COD平均去除率为34.21%,BOD5平均去除率为26.55%,TN平均去除率为46.23%,TP平均去除率为43.24%,叶绿素平均去除率为22.94%,十分具有推广意义.

    涝池多元生态技术水体大循环水体自净

    广通河2012-2021年水质评价分析

    缪彦霞
    108-110,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流域广通河下游控制站三甲集水文站2012-2021年监测数据为依据,选取氨氮(NH3-N)、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评价指标,综合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及均值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广通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得出近十年广通河水质状况属于Ⅲ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而氨氮的值整体逐年减小;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中2012-2015年水质状况为较好,2016-2021年水质状况为良好;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中2012年-2021年整体水质状况为清洁,Fn值随着年份增加整体逐渐减小;均值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中,2012年-2016年的水质状况为重污染,2017-2021年的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评价分析结果可知广通河的水质在逐年好转,未来对于水污染的防治还是不可松懈.

    广通河流域水质评价三甲集水文站评价方法

    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测定

    赵文斌
    111-11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地下水作为人们的重要饮用水源,其水质变化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的硝酸盐氮,其反映了水体的受污染程度.并且,若长期饮用硝酸盐氮过高的地下水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必须提高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检测精度.文章从实验方法、设备优势、所用试剂、曲线绘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时的应用,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及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测定准确度的建议.

    紫外分光光度法硝酸盐氮测定质量控制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转化影响因素探析

    李瑞彭建和丰顺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用水中消毒剂浓度以及消毒剂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浓度直接影响水质是否达标,开展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影响因素研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从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消毒工艺的特点和管网布局特征出发,将氯酸钠、亚氯酸钠作为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代表物质,选取温度、pH值、管材、光照和消毒剂类型及投加浓度等因素开展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衰减试验研究,探析饮用水中消毒剂副产物转化因素的规律,研究认为,氯酸钠的转化受残余二氧化氯浓度、二价铁离子的影响,亚氯酸钠则受残余二氧化氯浓度、管网材质、亚铁离子的影响,农村饮水存在消毒剂余量不合格的情况.分析结果对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消毒效果及降低消毒剂副产物具有重要技术指导.

    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影响

    西安市长安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浅析

    王凤香赵楠宋叶静
    116-11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以西安市长安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为例,针对长安区缺乏水文地质及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水源保护区划分无法采用经验公式法与数值模型计算法的问题,综合实际采用经验值法进行长安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根据划定结果提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建议.分别针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地准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外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分析结果为环境管理部门开展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时提供决策参考.

    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区划分

    黄泥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郑丽爽
    118-11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对黄泥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黄泥河兴义区含过境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87亿m3,水资源可利用率仅为7.00%.文章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洪涝安全及存在问题,其主要是受地形制约,水资源开发难度大,且社会经济发展与供水工程分布不均衡,导致工程性缺水严峻.下一步工作需结合黄泥河流域水资源实际情况,做好开发利用规划.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采煤沉陷对稻田的影响研究

    成六三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分析采煤沉陷对稻田造成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采煤沉陷区内正常与非常稻田的土壤物理特性、犁底层入渗参数、水稻生长需水量以及生物和产量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南山地喀斯特地貌区,(1)采煤沉陷对稻田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机械组成影响不大,但影响土壤含水率较明显;(2)采煤沉陷导致稻田犁底层不同损坏,土壤入渗系数超过正常稻田犁底层土壤入渗系数10倍左右;(3)每公顷非正常稻田生长需水量比正常稻田多26.7 m3水量;(4)每公顷正常稻田的产量和秸秆干重比非正常稻田分别多出3100 kg和1200 kg.而正常稻田的单株稻根干重比非正常稻田多1.74 g.总之,在西南山地喀斯特地貌区采煤沉陷已严重影响了稻田的正常生产,特别是稻田犁底层方面的损坏,这对于区域进行稻田生态复垦和社会协调稳定都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土地复垦水田漏水犁底层土壤水分

    齐河县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与供水量预测分析

    吴振成
    125-12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山东齐河县2016-2020年供水变化状况,综合齐河县南水北调二期工程配套规划、渠系连通工程规划、雨洪水资源利用规划、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污水利用规划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水资源配置主要工程规划内容,以2020年为现状年,对齐河县近期及远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外调水可供水量分别进行预测,得到总供水量预测结果为:近期2025年50%、75%、95%频率的可供水量分别为28090万m3、27027万m3、26339万m3;远期2035年50%、75%、95%频率的可供水量分别为31585万m3、30894万m3、30111万m3.分析结果为齐河县城乡供水安全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水资源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供水量预测

    大满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探讨

    谢丽娟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对掌握灌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现状、灌溉用水效率动态变化,科学制定灌区节水灌溉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以甘肃甘州区大满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22年灌区开展的灌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测算工作成果,综合收集整理的灌溉供需用水、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气象等基础资料,运用直接量测法测算出灌区2022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可知:2022年田间净水量12778.1517万m3,干渠渠首毛水量为11719.6536万m3,机井提水量8467.0万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33,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数据比较合理、可靠性较高,符合灌区实际.测算结果对制定灌区配水计划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用水效率大满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