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恭城县河谷阶地地貌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覃莹璐丁凯程亚平范新东...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谷阶地地貌区是广西恭城县岩溶塌陷灾害高发区.本次研究以《恭城瑶族自治县 1:5 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综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条件,分析恭城县河谷阶地地貌区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发育特征,并综合恭城县栗木镇竹凤村某处的塌陷实例,探究河谷阶地地貌区岩溶塌陷成因.研究表明:(1)河谷阶地内 42 处塌陷均为土洞型塌陷,塌陷坑坑口形状主要有不规则形、圆形两种,个别坑口为方形,坑口长轴方向大致与地下水的流向一致.(2)岩溶塌陷发育诱发因素以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从行政区域上看,塌陷发育数量最多的城镇为栗木镇,共有 9 处塌陷灾害点,占岩溶塌陷灾害总数的 22.70%;从规模上看,研究区已发生的岩溶塌陷以小型塌陷为主,只有 1 处塌陷体积规模大于 500 m3,规模为 100~500 m3 的岩溶塌陷有11 处,规模为 50~100 m3 的岩溶塌陷有 4 处,小于 50 m3 的塌陷有 26 处.(3)地形地貌是岩溶塌陷灾害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岩溶塌陷发育受覆盖土层厚度影响,覆盖土层越薄,土洞顶板越薄,越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其主要分布在D2t、C1 yt地层中,集中发育于覆盖土层厚度为 5~15m的区域;降雨是诱发区内岩溶塌陷发育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以期为同类地区岩溶塌陷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河谷阶地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地质灾害

    1991-2022年云南省煤矿水害事故统计及特征分析

    胡君春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云南省发生 3 起水害事故,煤矿水害是制约煤炭生产重大灾害之一.针对云南省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历史及现状,对近三十年来(1991-2022 年期间)的煤矿水害事故汇总,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时间顺序、发生地域、透水特征、事故水源、矿井类型、伤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归纳及典型水害事故成因分析.研究表明:1991-2022 年水害事故共发生43 起,死亡189 人;云南省67%的水害事故发生在滇东地区的曲靖市;水害水源以老窑(空)水为主,水害事故发生时间多在 8:00-24:00 之间,每年 6 月份,11 月份水害事故最高,共 7 起.总体而言,历史上煤矿关闭及煤矿不断兼并重组,矿区内存在关闭矿井多和废弃巷道交错叠加,增大水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未来老采空区水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控因素,防控亟待加强,在"十四五"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应积极应对.

    云南省水害事故统计分析整合煤矿区

    郭旗西区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陈玲玲王鹏王涛高飞...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旗西区目前在注水开发中存在注水整体见效差、平面矛盾突出,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等问题.为改善本区长 6 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达到控水稳油,从不同层面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 6 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层内砂体呈正韵律分布,注入水易沿着底部高渗透段快速突进,造成底部过早水淹.层间非均质性强,砂层纵向分布不均匀,注入水单层突进的现象明显;平面上砂体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平面舌进现象突出.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成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性,采取相应的开发措施,能够为提升注水开发效果提供重要的地质参考依据.

    郭旗西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储层非均质性注水开发控水稳油

    随钻地层压力预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为例

    胡伟李刚王国瓦买振...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纵向发育多套压力系统,超压成因机制差异化显著,钻井施工难度大.因此,地层压力准确预监测对钻井工程参数、泥浆性能、井身结构优化及安全高效钻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地震、测井、钻井资料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克拉苏构造带超压成因机制以及纵横向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传统dc指数压力预监测方法,引入全烃校正系数创新优化了 dc指数计算模型,提高了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 10 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符合率高,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平均 5.7%,效果较好,适用于复杂成因和地层,能够为塔里木油田钻井现场规避井漏、卡钻等风险提供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压力预测压力监测Eaton法dc指数

    西安地区深基坑降水地层变形特征分析

    刘安龙马云峰牛兵张浩...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安地区典型的黄土地层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收集各基坑的降水变形监测数据,按照地层含砂层情况、建筑类型、降水深度及区域位置等四个类别并结合分层总和法对西安地区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工程经验系数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降水深度小于 5m的沉降经验系数 0.1~0.23,降水深度大于 5m的沉降经验系数 0.01~0.12,降水深度小于 5m的基坑周边沉降计算应取较大的沉降经验系数;含砂地层沉降经验系数较为离散,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重点关注;地铁项目沉降经验系数 0.02~0.07,建议取值 0.1,民建类项目沉降经验系数 0.01~0.23,建议取值 0.25.

    西安黄土基坑降水地层变形

    基于统计分析法的地质灾害分布特性研究

    杨祖峰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分布特征规律,本文对传统的统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评价了某地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危险性.选取了 8 个评价因子,将GIS与空间分析功能叠加,进而计算出了格栅单元的综合信息量.结果表明:岩浆岩区域内的灾害数量较高,而黄土古土壤区域内的灾害密度较高,超过了 0.7 处/km2.植被指数为低的区域,灾害密度最高,随着植被指数的提高,灾害密度降低.区内综合信息量最小值为-4.38,最大值为 2.73.基于自然断点法,对研究区灾害险性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 4 个危险区等级.高危险区灾害点数量为 67 个,面积为41.52 km2,占全区面积百分比为 9.79%.中、低危险区面积较大,分别为 79.28 km2 和 119.52 km2,面积占比分别为 19.71%和 28.26%.

    地质灾害分布统计分析法评价因子空间分析功能

    池州市牧之路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赵继成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拟改造的全长约 11.9 km的牧之路道路工程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东部,北起沿江路,南至 G318 国道,可能遭受软土变形、滑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开始前,需开展牧之路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通过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及本次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的综合分区工作,得到结果:评估区划分为软土变形、填土不均匀沉降、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Ⅲ)、崩塌、滑坡、填土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Ⅳ)、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Ⅴ)、地质灾害不易发区(Ⅵ).池州市牧之路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系统性较强,评估结果为后续该道路工程的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对评估区工程建设后续的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改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牧之路

    浙江某山区地质灾害类型及致灾风险评价研究

    樊东昌赖汶龙蒋倩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每年因工程建设和极端气候的交互影响,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本文针对浙江省北部山区(莫干山地区),采用野外调查、综合研究、成果数据库建设等方法,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为:研究区地貌整体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出露岩性以凝灰岩、花岗岩以及沉积岩为主,覆盖层总体较薄,区内西部山区屋后及道路普遍存在切坡现象,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区域内地质灾害以小型滑坡和崩塌为主,灾害规模均为小型,呈点多面广的特点,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梅雨、台风季短时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期间.且受地形地貌如地形、坡度、坡高等影响,主要分布于切坡较高的地区,灾害大多与公路、民房建设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浙江省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因素

    基于贡献率权重法的丰顺县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杨伟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是一种通过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可能威胁的人员、财产、环境等承灾体,从而评估一个地区承灾体受潜在地质灾害威胁而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的评价方法.本次丰顺县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研究,基于ArcGIS平台和贡献率权重法,根据丰顺县的发展特征,以及系统性、可行性原则,选取了人口密度、建筑面积、耕地密度、道路密度、GDP密度等 5 个评价指标,构建易损性评价模型,计算出县区内 17 个镇、场的易损性等级,为后续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易损性贡献率权重法丰顺县地质灾害

    凤阳县地质灾害孕灾条件分析

    刘遗平林深葛旭郭鑫...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收集凤阳县以往成果资料和"凤阳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1:5 万)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区内地质灾害孕灾条件,以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降雨、人类工程活动五大类因素对凤阳县地质灾害孕灾条件进行分析,将凤阳县孕灾地质条件划分为平原区、丘陵区两个一级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区内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主控地质要素为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可为凤阳县下一步为凤阳县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岩组孕灾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