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在高频电学精密器件制造中的应用

    张勇斌荆奇王晗刘广民...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太赫兹科技的发展,电学精密器件的制造需求增加.微结构特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对高频电学器件的电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要求的特征尺寸为数十微米、精度数微米、表面粗糙度数十纳米、侧壁陡直度±1°,并且整体呈现典型的跨尺度特征.围绕现实需求,介绍了为满足高频电学器件核心技术指标要求而开展的微槽特征截面的控形技术、高频脉冲电加工电源技术、加工过程伺服控制技术、大长径比微结构特征随动走丝切槽技术等微细电火花加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完整器件的精密制造,并通过相关物理特性测试验证了器件的性能以及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在高频电学精密器件中的有效性.

    微细电火花加工高频电学器件精密制造

    基于PMAC控制器的电火花加工伺服系统控制策略与实现算法

    王新港刘永红赵莅龙杨国栋...
    9-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伺服系统会控制加工轴的进给、判断火花的放电状态,对不利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并调整放电间隙,以保证加工过程的可靠、稳定.好的伺服系统可提高脉冲利用率及加工效率,更好地发挥脉冲电源的作用,实现良好的加工效果.对此,设计了基于PMAC Clipper运动控制卡的电火花成形加工脉冲电源伺服系统控制方案,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控制单元、以交流伺服电机为执行元件,分析了伺服系统的要求,设计了间隙电压采集电路;应用伺服系统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伺服系统的控制流程.

    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PMAC

    多轴联动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空间摇动方法

    孙延鑫秦岭褚皓宇奚学程...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轴联动电火花成形加工是最常用的航空航天发动机闭式整体叶盘类零件加工方法.由于闭式整体叶盘的加工轨迹为一系列空间线段,相应的空间摇动轨迹为复杂的多轴联动轨迹.目前针对多轴联动空间摇动轨迹的研究稀缺,为此提出一种针对空间线段进给轨迹的工具电极空间摇动方法,基于螺旋理论推导出工具电极空间摇动运动学公式,计算得到插补周期内各个运动轴的坐标增量,进而控制多轴联动机床,实现工具电极的空间摇动;进行了工具电极运动轨迹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多轴联动电火花加工空间摇动螺旋理论电极运动轨迹

    凹形刃口凸模对微冲裁过程的影响

    马腾杨君峰余祖元李国栋...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小零件的大批量和高效率生产可采用微冲裁加工技术,但凸模、凹模及薄板工件在冲裁加工时均受到冲裁力作用.为研究凸模底部刃口形状对微冲裁过程的影响,利用自研的微细电火花-微冲裁一体式加工机床,采用微细电火花三维铣削、线电极放电磨削和微细电火花反拷贝加工技术,在线加工具有凹形底部刃口的凸模,并实现凹凸模具的精确对准;利用在线制备的底部平面刃口和底部凹形刃口凸模,成功地在304不锈钢箔料上冲裁出大尺寸异形复杂截面形状的微型落料和冲孔件.结果表明:采用底部凹形刃口凸模冲裁可显著降低冲裁力,且能获得更高质量的落料件和冲孔件.

    微冲裁三维电火花铣削凹形刃口凸模

    电化学溶解对掩膜电化学沉积表面质量改进研究

    杨炆縚张彦韩国峰蔡康捷...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微纳三维结构的高质量加工难题,提出基于掩膜化学沉积的复合电化学加工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和负向脉冲参数优化试验,分析了负向脉冲个数、负向脉冲峰值电流及负向脉冲宽度对微纳三维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电化学加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微纳三维结构表面粗糙度值,且随着负向脉冲个数增大,微纳三维结构的表面粗糙度值呈线性下降,负向脉冲峰值电流和负向脉冲宽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值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综合试验结果,电化学复合加工的最佳负向脉冲个数为20 000,负向脉冲峰值电流为70 mA,负向脉冲宽度为0.5 ms.

    掩膜电化学沉积电化学溶解表面粗糙度负向脉冲参数

    发动机缸体毛刺电化学去除设备的研制

    陆晓淳许庆平顾林峰季希宁...
    31-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发动机缸体多油路毛刺问题,设计了一种电化学多回路脉冲去毛刺设备,介绍了设备主机、工具电极、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等关键点的设计思路,并通过与电化学多回路直流去毛刺设备进行对比试验,检验了设备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多回路脉冲去毛刺设备有效提高了工件表面加工质量,可满足发动机缸体的多油路去毛刺需求.

    发动机缸体电化学加工多回路脉冲电源

    钛合金TC17电解加工试件振动疲劳试验研究

    庞曰群朱栋朱获
    34-3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TC17 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热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对其材料电解加工表面质量与疲劳寿命关系的研究较少.针对振动疲劳试件的电解加工,提出双路进液并施加背压的侧流式流场加工方式,开展流场仿真与不同电压下的电解加工试验,并对加工试件进行表面质量检测与振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路进液带背压的加工方式可得到均匀的流场分布,加工试件表面质量较高.随着加工电压升高,TC17 电解加工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降低,晶间腐蚀和点蚀现象减弱甚至消失,在加工电压30 V 时可得到最佳的表面质量,材料的疲劳寿命也最长.

    钛合金电解加工流场仿真疲劳寿命

    侧向送丝激光熔覆修复轧辊工艺研究

    章泽豪刘继常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底为45 钢的轧辊进行侧向送丝激光熔覆修复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单道侧向送丝激光熔覆修复工艺试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侧向送丝激光熔覆修复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2200 W、扫描速度4.5 mm/s、送丝速度45 mm/s.通过多道侧向送丝激光熔覆试验研究,得到最优搭接率为30%,该搭接率下熔覆层形貌良好,无明显缺陷;熔覆层组织以马氏体为主,熔覆层横截面的横向和纵向显微硬度均呈周期性变化,表层硬度约为550HV.

    激光熔覆侧向送丝轧辊修复

    组分配比对松木/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形性能的影响

    张慧庞桂兵郭艳玲李健...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聚乳酸烧结难成形、收缩形变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松木粉为辅助原料的激光烧结成形工艺,根据共混物的物化特性确定激光烧结成形工艺参数,并研究组分配比对松木/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形制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松木粉几乎不影响共混物加工温度的选取,且能够提高激光烧结成形制件的尺寸精度,但会一定程度影响制件的力学性能.

    聚乳酸激光烧结组分配比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指数

    海藻酸钙水凝胶喷射式生物3D打印工艺研究

    连芩焦天连伟龙严峻腾...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利用平行排列的双排压电喷嘴喷射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两种组分的溶液进行大尺寸水凝胶支架制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溶液组分与打印工艺参数对流变特性与喷射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合双组分喷墨打印的最佳溶液质量浓度为40 g/L,最佳打印工艺参数组合为电压幅值80~100 V、打印频率0.2~5 kHz.在此参数下完成了尺寸60 mmx30 mmx1 mm 海藻酸钙凝胶支架的打印.该打印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有望应用于结构复杂的组织工程支架的一体化制造中.

    生物制造3D打印多喷嘴喷墨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