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细电火花加工研究及应用思考

    李勇佟浩李宝泉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电极放电磨削工艺开启了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基本路径.30余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持续进行的微细电火花加工研究涉及脉冲放电电源、伺服进给控制、电极制备、微细孔和微结构加工、加工材料、工作液、附加超声振动或旋转磁场及复合加工等诸多方面,不断推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进步和提升.介绍了从微细电极在线制备及微细孔加工工艺到3D微结构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持续的研究和不断的技术积累,开发出微细电火花加工装备并拓展其应用,尝试探讨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基础关键研究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的发展途径.

    微细电火花加工线电极放电磨削微细(喷)孔加工伺服扫描微小脉冲放电

    微细电极形状损耗分类预测及控形方法分析

    王慧王元刚李晓鹏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微细电火花孔加工的电极形状损耗形式的分类预测,选择SVM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KNN临近算法四种典型的分类算法,分别建立了微细电极损耗形式的分类模型,并根据分类情况,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形状控制的一般方法,同时设计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最为合适,能较好贴合实验数据;在小的脉冲能量下选取大的脉冲宽度有利于实现电极的均匀损耗,且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微细电极的形状预测与控制,对提高微细电火花加工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微细电火花孔加工形状损耗分类模型控形方法

    基于脉间反馈脉冲电源的硅晶体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

    邵程杰邱明波刘志东王文昭...
    14-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硅晶体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伺服控制方法的缺陷,针对由进给速度和脉宽的变化导致的加工质量、形状精度变化问题,通过实验论证了脉间和放电概率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关系拟合方程确定了脉间随着实时放电概率调整的伺服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优化了脉间反馈闭环控制脉冲电源,实现了实时放电概率恒定;此外,分析了不同的进给速度、脉宽等参数对加工质量、放电概率等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加工工艺参数,并将该电源应用到普通机床中进行了实际切割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硅晶体脉间反馈闭环控制脉冲电源

    旋转斜槽电极电火花微小孔加工电蚀产物排除过程仿真研究

    刘宇刘创业马付建杨大鹏...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火花加工微小孔时,随着孔深增大,电蚀产物很难从加工间隙排出.通过在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工具电极上加工两个对称斜槽,对其进行改进;通过电极旋转,改变间隙流场的流动状态,以达到促进电蚀产物排除、增大加工深径比的目的;对间隙流场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其速度场和压力场,并通过二次开发功能模拟电蚀产物的随机产生,直观地表明斜槽对电蚀产物排除的促进作用.

    电火花加工微小孔加工斜槽电极流场仿真

    三维微细电解加工微型腔侧壁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改进机制

    伍朝志伍晓宇徐斌雷建国...
    27-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维微细电解加工较大深度的微型腔时侧壁存在大量微孔缺陷的问题,采用一种三维叠层微电极振动辅助电解加工三维微型腔的方法,分别利用纯NaNO3电解液和含有均匀悬浮B4C粉末的NaNO3电解液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实验,制备深度大于800μm、具有复杂孤岛结构的三维微型腔,并聚焦研究三维微型腔侧壁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改进机制.结果表明,在NaNO3电解液中添加B4C粉末后,可避免微细电解加工产生微盲孔与微孔条纹,侧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维微细电解加工振动辅助气膜微盲孔

    基于间隙阻抗的微细孔电解加工伺服控制

    牛献礼孔全存刘桂礼祝福莉...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直径在100~200μm微细孔的电解加工效率,从间隙控制的角度出发,采用侧壁绝缘电极、高压中空冲液和高频脉冲电源的加工工艺下,建立微细孔加工模型,提出了基于间隙阻抗的微细孔电解加工的伺服控制方法,并对比恒速进给模型、平均电压电流的伺服控制方法,对微细孔的电解加工间隙进行控制.实验表明,基于间隙阻抗的微细孔模型伺服控制方法加工时间短、加工效率高,所得孔的出、入口尺寸小.

    电解加工微细孔侧壁绝缘中空电极间隙阻抗伺服控制

    基于短路时间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模糊控制方法

    俞耀葛红宇张建华陈康...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细电化学加工的间隙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工短路时间的加工进给模糊控制方法.设计微位移模糊控制器与进给速度模糊控制器,构造加工进给的模糊控制系统并完成系统仿真与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软硬件搭建实验装置并实现了系列微孔的加工.实验表明:微位移模糊控制输出的位移调节时间约为1.5 ms,超调量约9.7%,稳态误差小于0.2μm.基于模糊控制方法所设计的实验装置能满足微细加工的工艺要求,实现微米量级的微孔加工.

    微细电化学加工模糊控制短路时间加工间隙

    线性变电压套料电解加工锥度改善研究

    马越朱栋朱荻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套料电解加工的锥度问题,针对圆柱状工件开展了有、无绝缘套的电解加工对比仿真,结果显示,采用绝缘套后工件锥度改善明显,但仍存在一定的锥度.为进一步减小加工锥度,开展了不同线性变电压参数下的套料电解加工仿真,结果显示,工件锥度随着变电压斜率的增大而逐步减小.为验证仿真的准确性,开展了不同斜率的变电压套料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在17~23 V电压下加工的工件锥度最小,这与仿真结果一致.

    线性变电压套料电解锥度仿真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18Ni300模具钢的致密度和缺陷研究

    郭东海冯涛周靖超王昌镇...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成形层厚、大激光功率下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件的致密度和缺陷状态,在层厚为60μm、激光功率为300~400 W的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的线能量密度参数,分析相关参数对致密度以及缺陷的种类、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度随线能量、激光功率的提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线能量为500 J/m、激光功率为350 W时,得到的试样致密度可达最高的99.92%,激光功率和线能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成形件的缺陷.

    激光选区熔化18Ni300模具钢致密度孔隙率缺陷

    三维喷印成形青铜663工艺研究

    毛贻桅李敬文魏青松史玉升...
    52-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喷印技术可快速、低成本成形出金属零件初坯,经高温烧结后的金属零件力学性能与铸造相当,可满足制造领域使用需求.基于三维喷印技术原理,成形出青铜663初坯,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线收缩率、致密度、孔隙大小、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的样品初坯尺寸精度在3%以内,样品经960℃烧结后可得到最佳的性能.

    三维喷印青铜663烧结温度试样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