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孔深窄槽变姿态加工方法研究

    张瑞雪陈默奚学程赵万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窄槽结构通常用于涡轮叶片封严槽和轮胎模具钢片槽.电火花加工深窄槽时会因放电产物排出困难而存在耗时长的问题,故提出一种预孔深窄槽加工方法,通过将电火花打孔和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相结合来改善排屑条件、提高深窄槽加工效率,并对预孔窄槽的变姿态加工进行了研究,先对预孔数量和间隙宽度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再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竖直向下、水平和倒置三种加工姿态对预孔深窄槽加工效率的影响,并通过间隙状态分析和间隙流场观测对不同加工姿态的影响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加工姿态为竖直向下时,预孔深窄槽的加工效率最高,加工用时比无预孔时缩短了35.6%.

    电火花加工预孔深窄槽变姿态间隙状态放电产物

    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建立过程的电磁场耦合模型

    郭建梅何虎姜浩王津...
    8-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建立的电火花加工极间放电通道模型忽略了电磁场耦合这一关键因素,降低了准确性,故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将极间放电通道建立过程的连续时间和空间域进行离散,并通过求解Maxwell方程实现电磁场的耦合计算.采用Matlab软件建立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形成过程的电磁场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发现,放电通道形成过程极短且通道直径迅速增大,在电磁场耦合效应下的放电通道直径小于忽略磁场时的直径'随着外部电压增加,放电通道中的电子和离子数量达到稳定时所经历的时间减少.

    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电磁场耦合仿真

    基于混粉内冲液的微细电火花深小孔加工

    刘文高聪明陈烨夏恒...
    12-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火花深小孔加工常采用管电极内冲液的方式促进电蚀产物排出,以提高加工速度、深小孔的加工质量和深径比.以自来水为工作液开展实验,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深小孔加工的最优参数'然后在工作液中分别混入不同磨料,对比分析不同磨料对深小孔加工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半导体磨料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孔的锥度并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值,而添加绝缘体磨料有利于降低电极损耗'混粉浓度和磨料粒径对加工效率、电极损耗、孔径及孔壁表面粗糙度均有明显影响'射流磨料对工件产生磨蚀效果并在孔壁表面留下刮痕,可减少或去除电火花加工表面的重铸层.

    微细电火花加工混粉加工内冲液深小孔加工

    电火花辅助电弧高效铣削技术智能化数控系统设计

    武鑫磊刘永红亓梁信超...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火花辅助电弧高效铣削技术在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及铝基复合材料等高强、高硬、耐磨的传统难加工材料中得到了较好应用,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可达到较高的加工效率和较好的表面质量.针对电火花辅助电弧高效铣削技术,开展了智能化数控系统的研究工作.该智能化数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实时采集模块、伺服运动智能控制模块、智能状态识别模块、数字孪生与远程监控模块、工艺参数数据库模块等,由云端服务器和本地机床端构成,有效提升了该技术的智能化程度.

    电火花辅助电弧铣削数控系统智能制造

    整体式蜂窝阵列孔电解加工试验研究

    柳世豪赵建社张昌昊何超...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整体式蜂窝阵列孔电解加工过程中孔壁尺寸控制难题,以壁厚沿孔轴线变化的阵列蜂窝孔为研究对象,对蜂窝孔壁电解成形壁厚尺寸控制进行电场和流场仿真.结果表明:改变阴极加工刃结构、进给速度参数等措施能有效调控侧面加工间隙,进而控制壁厚成形尺寸'附加阴极振动能够改善加工间隙流场,从而提高壁厚成形尺寸一致性.基于仿真优化结果开展整体式蜂窝阵列孔电解加工试验,可控制蜂窝孔壁成形精度在±0.04 mm.

    蜂窝阵列孔电解加工阴极设计振动进给

    基于微细线电极的轴对称微结构电解磨削加工试验研究

    安森旺陈志远孙琦岳晓明...
    32-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种新材料和难加工材料的大量应用,传统方法难以加工复杂轴对称微结构,而线电极电解磨削技术因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无电极损耗等优点彰显巨大优势.通过优化各工艺参数对线电极电解磨削加工的影响,成功获得微细轴电极并原位加工出微细通孔,最后通过线电极电解磨削方法成功加工出复杂轴对称微结构,证明了线电极电解磨削加工是一种制造复杂轴对称微结构的有效方法.

    微细加工轴对称微结构电化学加工线电极电解磨削加工

    高温合金表面锌镍沉积层的电化学制备及结构性能分析

    刘萌权银洙张明岐黄明涛...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GH3230高温合金基底上制备了锌镍合金沉积层,研究了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和溶液质量浓度对沉积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电位负移、延长沉积时间和提高溶液质量浓度能有效提高沉积层结晶程度.当在沉积电位-1.2 V、沉积时间30 min、采用配制的沉积溶液S-2时,制得的沉积层表面致密平整,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良好,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电化学沉积锌镍合金沉积层

    激光冲击强化对FGH95粉末合金的表面完整性研究

    瞿祥明朱海燕赵艳云张永康...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用于涡轮盘榫槽结构的FGH95粉末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入射角度、激光能量和冲击次数不同的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对FGH95材料的表面完整性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值、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都会随着激光能量和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增幅逐渐减小且冲击次数的增幅下降趋势更大'表面粗糙度值、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都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增大而后减小,入射角度在20°呈现最大的表面粗糙度值和残余应力,在40°呈现最大的表面显微硬度.

    激光冲击强化斜入射角度FGH95粉末合金表面完整性涡轮盘榫槽

    DLP光固化打印精密铸造陶瓷型壳工艺研究

    杨建明肖志文王永宽丁云飞...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制一款DLP光固化3D打印机,选择适宜的陶瓷浆料并制定打印工艺,实现3D打印直接制备精密铸造陶瓷型壳.经过型壳的建模、打印和脱脂与烧结等后处理,获得了可用于浇注的陶瓷型壳,分别使用低熔点合金和高熔点合金对制备的小型和中型铸件陶瓷型壳进行了埋砂浇注,去壳后得到了金属铸件坯.这种DLP光固化3D打印陶瓷型壳的方法可为精密铸造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D打印光固化数字光处理陶瓷型壳

    电沉积3D打印图案化微结构工艺优化与应用

    苏晓冰吴蒙华贾卫平于昇元...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阳极扫描速率和加工电压对成形件整体轮廓、微观形貌及沉积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阳极扫描速率的增大,成形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减小,成形件表面的均匀性与微观结构致密性将得到逐步改善'随着加工电压的增大,沉积层厚度呈现先线性增加后急剧增大的趋势,成形件的直线度、表面均匀性与致密性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并逐渐转变为树枝晶状生长.当阳极扫描速率为25μm/s、加工电压为4.6 V时,电沉积3D打印的图案化结构可实现最小层厚0.97μm的打印,内部沉积层之间、沉积层与阴极基底之间均结合紧密.

    电沉积3D打印图案化结构微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