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家健康(下旬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家健康(下旬版)
大家健康(下旬版)

徐金良

月刊

1009-6019

djjk@vip.163.com

010-56137970\56137783\5603908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邮电大学136信箱

大家健康(下旬版)/Journal For Al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唐敬李鹏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作用,从而探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将其作为实验组1.同时,选择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45例,作为实验组2.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比较:实验组1的血清胆红素指数低于实验组2,实验组1的尿酸检验指数高于实验组2中的健康人员.结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诊断疾病,还可以据此做好患者的预后治疗工作.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冠心病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韩雪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多层螺旋C 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2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诊断患者脊柱损伤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前柱骨折5例,中柱骨折7例,后柱骨折9例,爆裂型骨折31例.其中,出现合并椎管狭窄患者23例,椎管内碎骨片16例,脊髓内血肿5例.结论:多层螺旋C T扫描技术能够从多个角度显示患者脊柱的损伤情况,定位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保证诊断的准确高效.

    多层螺旋CT扫描脊柱外伤临床诊断

    分析基层医院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王东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显示,内-中膜层增厚患者12例,内膜增厚毛糙18例,硬斑患者17例,软斑患者7例,斑块位置在颈动脉球处1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可知,血流束不整,峰值流速无明显变化.结论:基层医院采用超声在诊断颈动脉斑块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整体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基层医院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

    经腹和经阴道联合彩超检查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姚平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检查在诊断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的经腹、经阴道和经腹经阴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3种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特征为子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探及低回声包块,随孕周增大而增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经腹组15例,11例超声确诊为输卵管妊娠(73%),误诊4例(27%);经阴道组18例,15例超声确诊为输卵管妊娠(83%),误诊3例(17%);联合组25例,24例超声确诊为输卵管妊娠(96%),1例误诊(4%).58例患者中50例血流丰富,录到类滋养层低阻动脉样血流频谱,8例血流不明显.结论: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高.早期诊断该病并及时治疗能减少和避免大出血等并发症.

    彩色多普勒输卵管妊娠诊断价值

    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反应增生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研究

    刘玉荣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反应增生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浅表肿大淋巴结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纵横比(L/T)显著高于结核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以及淋巴瘤,而阻力指数显著低于结核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以及淋巴瘤,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淋巴门型较多,而结核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以及淋巴瘤中多为边缘型和混合型,有较大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应增生性浅表淋巴结肿大采用彩超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率,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目前彩超诊断在临床上已成为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彩超诊断鉴别诊断反应增生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疗效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欧龚尹余雪芹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 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6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C T诊断.观察61例患者腹部创伤的检出情况及不同部位损伤的C T表现.结果:C T诊断脾脏损伤,检出率95.24% 、肾脏损伤检出率100% 、胰腺损伤检出率90.91% 、膀胱损伤检出率100% 、其他部位损伤检出率100%,总检出率96.72%.结论:采用C T诊断腹部损伤,检出率较高,且不同部位损伤的CT征象不同.临床可视CT征象诊断疾病,提高腹部创伤的检出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腹部创伤CT腹腔穿刺腹腔灌洗

    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穆占义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流变学在脑血管疾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血管疾病患者65例设为疾病组,另选6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将疾病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组间的两两对比.结果:疾病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治疗后,除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电泳率与将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患者康复情况有密切关系,临床可根据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状况.

    血液流变学脑血管疾病康复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解决

    郭金慧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和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72例进行研究,对体检者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并对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抗凝剂条件下的红细胞、血小板水平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抗凝剂条件下的外周血液标本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会受到检验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检验误差.所以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中应严格贯彻相关要求,有效避免检验差错.

    血常规误差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探讨

    谢春燕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等死的诊断中的存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症状明显分为两组,症状较为明显的为试验组A,症状不明显的为试验组B,然后再抽取在本期时间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对象50人与两组试验组患者形成对照,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需要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试验组A患者的cTnI、Myo、CK-MB三种标志物的水平分别为(3.35±0.25)ug/L、(9.05±1.30)ng/ml、(58.5±5.51)ug/L;试验组B患者的cTnI、Myo、CK-MB三种标志物的水平分别为(5.45±0.40)ug/L、(12.95±1.55)ng/ml、(66.95±5.95)ug/L;对照组的cTnI、Myo、CK-MB三种标志物的水平分别为(0.010±0.002)ug/L、(5.25±0.40)ng/ml、(33.5±3.0)ug/L.三组的三种标志物水平:试验组B>试验组A>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三种标志物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cTnI:90% 、82%;Myo:85% 、70%;CK-MB:81% 、86%.灵敏度:cTnI>Myo>CK-MB,特异度:CK-MB>cTnI>Myo;联合诊断中,CK-MB和cTnI的联合的灵敏度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Myo、CK-MB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的意义重大,临床价值很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三种标志物的水平全部增加,尤其是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标志物增加水平更明显,通过CK-MB和cTnI的联合诊断,灵敏度最高,能够用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

    血清BNP、hs-CRP、cTnI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刘佳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HF)患者给予尿酸(UA)、血清B型钠尿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110例H F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110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采集两组观察对象静脉血进行hs-CRP、UA、BNP、cTnI水平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结果:(1)研究组hs-CRP、UA、BNP、cTnI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心功能分级(NYHA)越高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水平越高;(3)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hs-CRP、UA、BNP、cTnI指标是早期HF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准确评估HF患者的危险程度、预后情况,为HF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HFhs-CRPUABNPcTn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