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家健康(下旬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家健康(下旬版)
大家健康(下旬版)

徐金良

月刊

1009-6019

djjk@vip.163.com

010-56137970\56137783\56039083

100876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邮电大学136信箱

大家健康(下旬版)/Journal For Al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充盈超声检查诊断胃溃疡的临床意义

    程利
    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诊断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胃溃疡患者72例进行研究,且均行胃充盈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准确率.结果:超声充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28%,其中在胃角切迹准确率最高,为100%;超声检查表现出病变处胃壁局限性低回声增厚,粘膜完整性破坏;出现凹陷性缺陷,呈现强回声斑点附着;周围粘膜皱襞为放射状,呈现乳头状突起回声.结论:在胃溃疡诊断中实施胃充盈超声检查准确率较高,且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作为初期筛查的有效措施,临床价值较高.

    胃充盈超声检查胃溃疡准确率

    探讨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在区域性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刘静
    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区域性质量控制中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的作用.方法:本市建立专业的医疗行业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在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随机选取我市医疗卫生行业救治的3200名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对所有的实验对象发放有关治疗情况的调查问卷,并且跟踪调查本市的市属、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各个市属、城乡以及社区卫生医疗部门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分析,对个别医疗行业有需要的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提高整体水平,加强质量观念.结果:本市建立专业的医疗行业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后发现,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的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事故发生率降低,自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的质量合格率已上升至86.2%,对比以前的74.2%来说,差异显著(P<0.05).优良率也由以前的52.8%上升至81.3%,差异显著(P<0.05).每个环节的发生事故状况显著降低.结论:我市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的建立在地方性的质量调控中的作用显著,有利于许多医疗卫生部门工作水平的提升.统一规定指标和规范,监督质量能够促进医疗卫生部门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域性基层检验专业质控组质量控制医疗卫生部门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姜雅萍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将组织学诊断设置为“金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200例宫颈病变病例,均做薄层细胞涂片2张,分别进行基细胞学检查与FeulgenDNA染色,采用全自动DNA定量分析系统对DNA倍体解析.结果:1200样本中1105病例DNA倍体检测阴性,借助DNA定量分析方法在筛查发现宫颈病变敏感性为82%,宫颈病变特异性为73%,常规细胞学方法分别为51%与89%.结论:DNA检测手段作为一个质控方法去检测常规细胞结果,以确保细胞学诊断的精确性.

    宫颈癌细胞DNA定量分析薄层细胞涂片应用价值

    超声在附睾炎(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中文
    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技术在急性附睾炎病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收并采取相应诊治处理的急性附睾炎病症346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经参照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病症的患者.对全部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处理技术,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超声诊断技术在急性附睾炎病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选取的346例急性附睾炎病症患者中左侧病变情形患者、右侧病变情形患者、双侧病变情形患者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207例、106例、33例.附睾头部增大情形患者、附睾尾部增大情形患者、附睾弥漫性增大情形患者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236例、59例、51例.结论:对急性附睾炎病症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处理技术实现临床诊断,诊断结果显著,有助于提升观察人员对患者附睾形态、大小、结构的了解程度,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状况具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为急性附睾炎病症的早期诊断及临床上相关后续诊治处理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超声急性附睾炎诊断价值

    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血糖检验及尿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何平
    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应用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血糖检验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尿糖检验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比两组检验结果,评估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观察组为92.68%,对照组为70.73%,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空腹血糖正常者36例(87.80%),血糖值高于6.1mmol/L者5例(12.19%),餐后2h血糖值正常者32例(78.05%),高于7.8mmol/L者9例(21.95%).结论:糖尿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是血糖检验.此外,可将尿糖检测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更丰富的医学信息.

    糖尿病血糖尿糖检验

    基层医院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及对策分析

    方建英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患者一共12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1月5日,将血常规检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因素进行分析,观察组60例患者-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对策.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的标本检验质量评分(89.21±1.15)分、检验操作评分(85.24±1.18)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的检验准确率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因素后,实施质量控制对策,取得显著效果.

    基层医院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对策

    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分析

    邓翔
    54页

    颈椎病平片X线征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

    刘微芬周胤余张帆张平...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作用.方法:观察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表现,将其作为观察组,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规定研究时段内的6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检测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球蛋白较对正常患者高,补体较低,且活动期免疫球蛋白较对非活动期高,补体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有利于病情诊断,及时治疗.

    免疫球蛋白正常患者补体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

    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高血压诊断与病情评估分析

    杭华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诊断和病情评估联合检测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70例高血压患者为甲组,另择同期接诊的70名健康体检者为B组.对两组均检测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比B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于高血压Ⅰ、Ⅱ、Ⅲ级患者来说,其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临床在对高血压患者的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时,联合检测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可有效提高其病情诊断以及评估的准确性,建议推广.

    高血压血尿酸病情评估超敏C反应蛋白

    肝脏占位性病变CT及MRI动态增强的对比分析

    洪欣丁爱民洪莹罗小平...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1.5T)与Simens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方式,比较病灶的大小、数目、密度、边缘、及强化方式,总结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要点.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患者都进行CT及MRI动态扫描(包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各序列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协商一致后达成意见.结果:本组30例肝脏占住性病变,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12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16例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基本相符,14例两者影像表现有所差别;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3.33%,显著高于单纯CT或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敏感度.结论: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是肝脏占位性病变最主要的影像检查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两者结合对比分析,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CT及MRI动态增强DWI肝脏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