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观
大观

高树田

月刊

2095-8250

djwxzz@sina.com

0378-327077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新天地7号楼3-16

大观/Journal DA 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艺术体现和情感体现

    陈燕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民族舞蹈越发重视。民族舞蹈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也可以叫作民俗舞或土风舞。民族舞蹈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与风格,其与各个地区的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相关,极具民族特色。对民族舞蹈中的舞蹈技巧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在舞蹈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与情感进行充分展现,呈现多元化的舞台效果,保证舞蹈的观赏性,充分发挥民族舞蹈的价值。利用技巧彰显民族舞蹈中的艺术与情感,使观众感到灵魂与艺术的融合、统一,展现民族舞蹈的魅力,推动民族舞蹈可持续良好发展。

    民族舞蹈舞蹈技巧艺术体现情感体现

    墙体彩绘艺术与传统美术形式的结合探究

    李雨珊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阐述墙体彩绘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历史演变、表现形式和技巧,以及传统美术形式的特点与价值,探讨墙体彩绘艺术与传统美术形式相结合的创新之处,以及二者结合的意义,包括传统技艺的传承、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跨界合作与交流、公众的参与和互动四个方面。墙体彩绘艺术与传统美术形式的结合能够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传承传统美术的艺术传统和精神内涵,在艺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墙体彩绘艺术传统美术形式创新传承

    英美经典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分析

    张昕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电影改编能够将文学和电影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语言风格比较活泼。简述英美经典儿童文学电影的转换,从叙事内容、人物形象、叙事节奏、作品主题、空间场景、影像风格方面分析英美经典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成功因素,以《小王子》为例,深入探究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分析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英美儿童文学电影电影改编

    戏剧影视文学的创作特征及文化意义

    朱梦颖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下,我国的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不管是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受到了很多戏剧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戏剧影视文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综合文化素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戏剧影视文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由此,以戏剧影视文学的创作特征及文化意义为研究视角,探究戏剧影视文学的内在特点,为进一步促进戏剧影视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特征文化意义

    舞剧《红楼梦》:一部跨时代的经典诠释

    王玺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剧《红楼梦》是由江苏大剧院原创的民族舞剧,由青年作曲家赵博作曲,青年舞蹈艺术家黎星及李超携手担纲导演。该舞剧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精选重要情节,通过现代视角演绎中国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从舞剧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主题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该舞剧如何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运用舞蹈语言和现代审美进行创新和诠释,展现一部跨时代的经典作品。

    舞剧《红楼梦》民族特色传统文化

    电影语言中的诗词使用探析——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例

    岳雪莉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的电影离不开电影文本的加持和助力,而电影台词是电影文本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电影台词中诗词的选择和使用对电影情节、人物角色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切入点,对其台词中大量诗词的使用进行解读,分析诗词使用带来的艺术效果。

    电影语言台词诗词使用艺术效果《长安三万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究

    赵敏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当代传承的特征与挑战,指出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影响下的传承现状,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成功融合的实践与经验。提出加深公众认识、促进教育结合、利用现代科技和构建多元保护体系等融合策略,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和谐共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融合策略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康玉华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至今已经长达四十多年,这段时间内我国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文化同样也发生着变革。在我国艺术之林中,美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后,我国逐步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既让中国美术获得对外输出的机会,又让外来美术获得更宽阔的发展途径,由此大大促进了中外美术的交流,自此,中外美术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从当代美术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美术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中外美术的交流和借鉴。基于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外美术交流进行深入的研究。

    改革开放中外美术交流美术教育

    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路径研究

    陈殷斌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展现了多元化融合的特色,继承了传统,融合了西方技巧,呈现出丰富的艺术形式。然而,声乐领域仍面临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与探索,重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只有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原则,才能推动声乐艺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应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注重声乐艺术的综合性,平衡艺术与商业化发展,以提升艺术水准。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教学体系,民族声乐能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为丰富多元的音乐文化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多元文化融合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体系跨文化融合

    从艺术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国风音乐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任怡欣袁梦华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风音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的文本素材进行吸收、转换、重新诠释,以白话的方式,结合风格一致的曲调,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通俗文化生活,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中具有立足之地。近年来,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大批国风音乐进入海外文化市场。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国风歌曲为其打开了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培养了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风音乐文化传播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