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观
大观

高树田

月刊

2095-8250

djwxzz@sina.com

0378-327077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新天地7号楼3-16

大观/Journal DA 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国家级非遗音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究

    赵兵黄思乐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自治区,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并且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并且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例如美国的"影视+旅游""动漫+旅游",新西兰的"美食节+旅游",中国陕西西安的"历史文化+旅游"等等。非遗音乐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促进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等多种优势,通过分析广西国家级非遗音乐与旅游的融合,探寻二者融合发展的思路。

    广西非遗音乐文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山西秧歌的舞蹈表演特色探寻

    连茜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山西秧歌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了当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山西秧歌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考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基于此,以山西秧歌的舞蹈表演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就山西秧歌的舞蹈表演特色进行探讨。

    山西秧歌舞蹈表演特色分析

    开封市"宋词乐舞"保护现状与策略研究

    张智慧曹浩琪张柏华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阶段文化强国战略的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亮眼的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开封市"宋词乐舞"是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必要对其保护现状与策略进行研究。对"宋词乐舞"的发展脉络进行概述,总结开封市"宋词乐舞"的保护现状,结合宋词乐舞的特点以及其保护与传承的需求,提出"宋词乐舞"的保护策略,以期促进"宋词乐舞"更好地发展。

    开封市"宋词乐舞"保护现状

    民间糕模的纹样与艺术特征研究

    章鉴烽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民间糕模纹样形式,从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糕模纹样的题材分类、构成美学与意蕴内涵等,探究糕模纹样的造型装饰与社会功能,阐述其所蕴藏的深厚民间艺术文化底蕴、民族思想内涵以及时代审美价值。

    民俗艺术糕模纹样民俗符号艺术特征

    互联网背景下民间美术的传播渠道创新策略

    吴涛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创新传播渠道来促进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以及西北地区的民间美术,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建立在线社交平台、举办数字化展览、进行网络推广等,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播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互联网民间美术传播渠道创新策略西北地区

    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应用

    李勇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并被普及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该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而且使人们对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人工智能技术播音主持人机交互

    数字化背景下四川彭山非遗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

    杨天娅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化为背景,对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陈列的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其文化记忆、数字化保护现状及保护和开发路径,以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促进特色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数字化非遗彭山

    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与创编实践研究

    宋浩北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深入挖掘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内涵,剖析长鼓舞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艺术特点与表演形式以及其在瑶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面临的问题,对长鼓舞创编理论及实践意义进行论述,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传承及创编策略,以期促进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广西金秀瑶族长鼓舞文化传承艺术创编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题材美术作品鉴赏与美学分析

    柴新昕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文化题材美术作品的内在价值为切入点,探讨黄河文化题材美术作品的主题类型,并对黄河文化题材美术作品进行艺术赏析,探讨这些美术作品如何通过色彩、形式、结构等艺术元素传递情感和思想,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艺术语言展现出对黄河文化的敬仰、理解与再创造,以更好地把握黄河文化的时代脉络。

    黄河文化美术作品赏析美学分析

    公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与传承

    刘艳蕊杨风琴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与传承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公共艺术作为文化表达的媒介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通过对公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的探讨,深入分析其在互动融合和传承方面的实践与意义,并探讨公共艺术与文化多样性融合传承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教育与意识提升的活动对于持续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文化多样性互动融合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