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观
大观

高树田

月刊

2095-8250

djwxzz@sina.com

0378-327077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新天地7号楼3-16

大观/Journal DA 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学的外衣 哲学的内核——陈斌先小说《暮色苍茫》解析

    崔玲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皖籍作家陈斌先为人谦逊而豁达,为文真淳而理性。中篇小说《暮色苍茫》是其最新力作。这篇小说叙事方法独特新颖,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荒诞主义先锋叙事技巧融会贯通。试揭开这朴素又诡谲的文学外衣,聚焦并审视作家对当代社会热点问题与特殊群体的关切与悲悯,从文学与哲学两个维度解析小说文本的价值与意义。

    陈斌先《暮色苍茫》孤独先锋隐喻意义

    巴渝竹枝词劳动诗研究

    彭胤桦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枝词起源于我国巴渝地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诗歌,其语言色彩比较鲜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中记载了大量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巴渝地区人民不畏艰辛的劳动精神。立足于《中华竹枝词全编·重庆卷》,选取巴渝竹枝词中的劳动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巴渝竹枝词劳动诗

    黄承吉因声求义探析

    任志超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声求义是依据汉字读音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诂方法。这种方法先秦时期就已有之,历来为训诂学家所重视。清代学者黄承吉学识渊博,在小学、经学、文学方面均有所建树,而其在小学方面的突出成就便是系统阐释了义起于声的理论,并进一步突破了文字字形对于释义的限制,发展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义起于声黄承吉训诂

    唐岱《绘事发微》成书内容及版本流传

    芦晴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岱是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兼理论家,系王原祁弟子。其画论著作《绘事发微》成书于康熙晚年,凝结了唐岱对山水画的创作理解与认识总结。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版本,如康熙刻本、乾隆刻本、《四铜鼓斋论画集刻》本、《画论丛刊》本。唐岱所写《绘事发微》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论绘画者的修养、技法和作品评定等,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绘事发微》以系统的理论体系,建立起严格的绘画法度,在中国画论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唐岱《绘事发微》内容版本

    论《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

    陈茁卓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道自然"是《文心雕龙》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所谓"文道自然",一方面是把自然当作文学的本原,另一方面又要求作家遵守并把握自然规律,创作出符合自然的文学作品。刘勰从天人相通的观念出发,既追溯了"文"与天地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出文学艺术的本体特征,又探索了作家在自然界中文思涌动并顺应自然之道进行创作的思维方法。此外,刘勰还取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物象来比拟文章的各种写作手法,发展了儒家传统的文质观,为文采的存在提供合理性的同时,更要求文章顺应自然,避免过度的人为雕饰。

    《文心雕龙》"文道自然"文学本体文质观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创作特色研究

    张翼飞史盛楠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不仅是由于其诗歌文本中承载的超越时代、超凡脱俗的思想精神,还要归功于其文本立意和艺术特色的结合与表现。通过深入挖掘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创作特色,能够发现范仲淹在思想成就方面对孔孟思想的传承,也能够发现他对政治得失、国家发展的思想见解。《岳阳楼记》对于后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也让人们从中看到了范仲淹的洞察能力和预见能力。对《岳阳楼记》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范仲淹的人物生平,还有助于相关文学工作者从文学创作、艺术成就的角度学习《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和创作特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埋下了明暗两条线索,在对景色进行细致描写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理想抱负融入其中,全文精练有力、浑然天成,因此需要全面地分析和研究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创作特色,加深对文章的了解,学习文章结构的构成、写作的手法,提取出文章的精华,并将这些技巧应用于今后的文学创作。

    范仲淹《岳阳楼记》创作特色创作研究

    英美文学语言的隐喻功能研究

    刘昕子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某种程度来说,文学是语言的最高变形。隐喻除了是常见的文章修辞手法之外,它还能够体现出文化思想以及内涵。英美文学语言不同于中国文学语言,有着十分显著的隐喻功能,能够借助熟悉的语言或事物来描述出抽象的思维或情绪等,便于受众理解。以英美文学作品和隐喻的根本概念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英美文学语言的具体隐喻功能。

    英美文学语言隐喻功能现实关联性文化渗透

    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马志馨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英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符号以及结构等较为特殊,与英美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的语言艺术特征。为了更好地探索英美文学中的文化内涵,应当遵循一定的跨文化研究原则,尊重文化差异与时代的融合,深入解读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进而发现英美文化在作品创作中所具有的引经据典、戏剧独白丰富、表达灵活且丰富、语言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文化内涵深刻等独特之处。

    英美文学作品跨文化语言艺术

    比较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的多样表达研究

    李晓丹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英美文学泛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经过多年的发展,英美文学在表达上更加多元,文学内容不断创新。基于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阐述英美文学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并从比较文化视角分析文化背景对英美文学表达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表达存在共性和个性,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多样表达研究,深刻感悟英美文学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比较文化英美文学多样表达表达形式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语言特点探究

    赵雯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世界文坛体系来看,英美文学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在整体文学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受到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英美文学作品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学内涵。在对其赏析、解读期间,相关人员需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全面分析语言特点,结合不同文化背景,提升对英美文学的认知。对此,针对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语言特点展开分析,在严格遵守文化差异原则的基础上,注重时代特征,深入理解作品实际思想内涵,进而推动国内文学的不断进步。

    跨文化视角时代特征英美文学作品引经据典修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