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观
大观

高树田

月刊

2095-8250

djwxzz@sina.com

0378-327077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新天地7号楼3-16

大观/Journal DA 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情感化理论的河北蔚县剪纸艺术特色探究

    张佳琪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一贯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满足现代人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河北省的非遗项目蔚县剪纸色彩丰富,样式多元,元素丰富,技巧讲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情感化理论,分析蔚县剪纸的题材元素、色彩、构图,总结其艺术特色及其带给人们的情感感受。

    情感化理论河北蔚县剪纸艺术特色情感感受

    明刊本《牡丹亭》插图的动态化展示研究

    申宁宁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明代刊本《牡丹亭》插图的版本、画幅数量、分布、内容及其与文本的融合,总结其艺术风格、文学意象与审美趣味。探讨VR和AR技术在动态展示上的应用,阐述观众在动态化展示中的感知变化、插图呈现对文学的嬗变以及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对其的影响。

    明刊本《牡丹亭》插图动态化展示

    现代技术环境下黑龙江非遗视觉元素嬗变研究

    张艳滨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流域的非遗视觉元素受到时代语境和现代技术的影响,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不断演变和融合,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变革展现其独特魅力。现代技术,如数字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非遗元素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黑龙江流域的非遗视觉元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简朴到现代的演变,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尽管非遗视觉元素在未来面临挑战,但也蕴含着发展机遇,具有文化魅力和市场潜力。通过加强传承与创新,非遗视觉元素有望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现代技术黑龙江非遗视觉元素

    益阳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研究

    文雅静李玉洁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策略的引领下,数字技术也在不断地赋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总结益阳市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播现状,根据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实际需求,提出非遗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和方向,以助力益阳非遗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播益阳

    益阳羊舞岭窑陶瓷纹样研究

    刘音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舞岭窑位于长江下游的洞庭湖区域,承载着益阳古城千年的文化底蕴。自宋迄清,作为重要的民窑代表,其以独特的青白瓷、彩釉瓷与青花瓷享誉一时。其所孕育的瓷器作品不仅烙印了各历史阶段的时代印记,更生动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情。其器型朴拙而富有力度,装饰纹样虽显粗犷奔放,却富含深刻的民俗内涵与本土文化主题,尤其在装饰技法上展现出强烈的抽象写意风格。深度剖析羊舞岭窑瓷器的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表达,从微观视角揭示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极高的文化价值。

    羊舞岭窑陶瓷纹样装饰民俗益阳

    黄河文化中陶瓷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

    柴新昕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充满了无尽的魅力。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展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中,黄河流域的陶瓷艺术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黄河流域的陶瓷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这种艺术形式,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黄河文化陶瓷艺术审美特征

    梅山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罗明亮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山剪纸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信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梅山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机遇。从数字化保护的角度出发,探索梅山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路径,旨在提出一种高效、系统的数字化保护方案,以期为梅山剪纸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梅山剪纸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视域下湘绣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张兴华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在多元文化冲击的当下,湘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关注湘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趋势,梳理湘绣的历史沿革与技艺特色,探讨湘绣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传播途径,研究湘绣题材、技法、设计、材料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策略,分析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全面揭示湘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提出促进湘绣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推动湘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多元文化湘绣创新发展

    藏族民居装饰图案与图式化符号研究

    李娜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道孚民居内部装饰的内容、构图、色彩等特点进行概括和归纳,剖析受文化影响的图式及产生的艺术表现手法,提取藏族民居中曼荼罗艺术图式美学元素,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感受,以此促进曼荼罗艺术图式持续传承、创新。

    藏族民居装饰图案图式化符号

    陕北民歌《兰花花》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探析

    李铭磊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民歌《兰花花》是我国民间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歌曲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从音乐分析、歌词解读、情感表达和演唱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兰花花》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欣赏角度。

    陕北民歌《兰花花》艺术价值文化内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