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观
大观

高树田

月刊

2095-8250

djwxzz@sina.com

0378-327077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新天地7号楼3-16

大观/Journal DA 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分析

    戴海星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表演是一门肢体艺术,舞者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递舞蹈作品及舞者内心的情感。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不仅可以增强舞蹈的魅力和感染力,还能够促使舞者与观众建立起情感纽带,产生情感共鸣,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对舞蹈表演进行概述,同时对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舞蹈表演中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期加深大众对舞蹈表演艺术的理解,推动舞蹈表演艺术持续发展。

    舞蹈表演情感表达肢体语言

    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式研究

    王晶王诗瑶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对于舞者的形体条件、角色塑造能力、舞蹈技术水平以及创作思维与情感抒发等都有着很高要求,舞者必须具备足够强的表现力才能够彰显出舞蹈本身的张力与韵味。分析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内涵及重要性,探讨影响舞者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舞者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以促进舞者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舞蹈艺术艺术表现力舞蹈艺术素养

    舞蹈表演中本土元素的融入探析

    李敬华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艺术创作脱离生活,艺术创作将漂浮不定、意义不明,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在舞蹈表演中融入本土元素,可体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一主题,让舞蹈表演更具有意义。概述舞蹈表演的现状与融入本土元素的意义,分析舞蹈表演中融入本土元素的原因,提出舞蹈表演中融入本土元素的实践要点,有效促进舞蹈表演中本土元素的融入。

    舞蹈表演本土元素舞蹈创编

    数字时代沉浸式艺术体验的多维审美探讨

    储旭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浸式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将多重审美、多种技术融会贯通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沉浸式艺术体验的重心在于围绕沉浸这一主题,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交互设计、仿真技术等为支撑,借助数字化优势,构建以观赏者为主体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创作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拉近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艺术家重视深度交互,为沉浸式艺术不断注入新的灵魂,丰富艺术审美内涵,在感性艺术与理性科技的升级融合中创造更加新颖的审美方式。阐述沉浸式艺术的内涵,分析沉浸式艺术体验的审美特点,并就沉浸式艺术体验这一主题进行思考,以期在体会美感、欣赏艺术的同时,领悟到沉浸式艺术作品背后的美学思想。

    数字时代沉浸式艺术体验艺术审美

    多元文化下舞蹈编创与民族舞元素的融合探究

    张蕾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舞蹈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为编创出优秀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应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改变以往的表演艺术形式,在丰富舞蹈内容的同时借鉴其他舞蹈元素,从而展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基于此,分析舞蹈编创与民族舞元素融合的作用,阐述舞蹈编创与民族舞元素融合面临的挑战,提出多元文化下舞蹈编创与民族舞元素融合的措施,以期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

    多元文化舞蹈编创民族舞元素融合

    民族声乐作品《断桥遗梦》及其演唱研究

    王勇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桥遗梦》是一部描写许仙与白素贞爱情的民族声乐佳作,以江南水乡为情感舞台。作品体现了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的交织,创造出浪漫而哀愁的艺术世界。演唱者要有纯净的音质、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及稳定的气息,共鸣与咬字亦需精准,方能展现其内涵与时代魅力。这部作品是民族声乐的瑰宝,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音乐的盛宴,也为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族声乐作品《断桥遗梦》演唱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化题材研究

    姚蔼萍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在审美追求及创作题材上不断尝试和创新,尽显其独特风格,呈现出新颖的画面效果。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作品的个性化表达,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题材的发展步入了多样化、开放化的格局。

    工笔人物画多元化题材绘画

    国画山水写生的艺术特色和技巧

    陈来国周如一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手法而受到广泛关注。写生作为国画山水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旨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准确观察和绘画实践,提升画家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阐述国画山水写生的艺术特色和技巧,分析国画山水写生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帮助更多的绘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画山水艺术。

    国画山水写生艺术特色技巧

    非遗葫芦烙画中艺术语言运用赏析

    侯蕾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葫芦烙画是绘画类非遗的典型代表。为了让人们更了解葫芦烙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从创作题材、作品主题以及艺术语言特色的角度对宁陵葫芦烙画进行全面赏析,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赏析葫芦烙画,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非遗葫芦烙画艺术语言

    书法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探究

    王晋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是我国古代经典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被广泛采用于公用艺术的创新设计领域,客观上达到了装点公共艺术空间、美化公共场所氛围、传承古代书法文化精髓的效果。探讨书法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分析书法在公共艺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包括提升公共艺术设计成果的价值、烘托优雅的公共艺术氛围、传承和弘扬经典书法文化,提出书法在公共艺术中的创新应用策略,包括丰富公共艺术领域的书法融入方式、引进数字化与立体化的公共艺术设计模型、突破固化的书法艺术应用思路、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欣赏需求、凸显主流舆论的传播,以促进书法的传承和公共艺术的发展。

    书法公共艺术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