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窄河道型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天府气田金华区块沙溪庙组为例

    何江杨羿陈文夏茂龙...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夭府气田金华区块沙溪庙组发育典型的窄河道型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基于详实的野外及岩心观察,结合薄片、扫描电镜及CT、核磁等分析测试,通过储层沉积微相、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综合研究,阐明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夭府气田沙二段沉积相以泛滥平原陆上河流相为主,河道微相储层物性最佳,河道窄而细,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2)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石英体积分数由下向上有明显增加趋势,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孔;3)孔隙结构表现为低孔喉、低分选、强非均质性特征,根据压汞参数,储层类型可细分为3类;4)影响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为胶结和溶蚀,胶结作用具有破坏和保护双重影响,既可通过方解石胶结减孔,又可通过绿泥石环边胶结抑制压实,"富长石"背景下的长石溶蚀作用有效改善了储层.研究认为,夭府气田金华区块优质的高能窄河道砂体、中浅埋藏残余的规模原生孔隙、叠加绿泥石环边抗压实及长石规模溶蚀作用改善储层,三者共同形成"窄河道非连续甜点"的成储模式.该典型模式的建立为夭府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沙溪庙组夭府气田

    普光地区千佛崖组致密砂岩-页岩气藏开发技术对策

    付德奎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光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致密砂岩-页岩气藏为纵向叠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纵横向上储层特征和储集性能差异大,气藏开发潜力不明确,尚未形成开发井型、井网、井距等配套开发技术对策;且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压力系统、气体运动方式不同,利用常规水平井压裂方式合层开采必定导致层间干扰和多余能耗,亟需采用最优开发方式.为此,文中参考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井位优选标准和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井型,根据储层展布特征,结合水平井与直井产能对比分析,优选水平井作为致密砂岩-页岩气藏的开发井型;采用类比法、经济评价法、单井产能法等,确定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和合理井距;根据气藏特征,并借鉴同类气藏开发经验评价单井生产指标;在此基础上开展井位部署,评价气藏开发潜力.结果表明,采用2套井网分别开发千佛崖组致密砂岩气藏和页岩气藏,可建成年产能6.5×108 m3,这为普光地区千佛崖组致密砂岩-页岩气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致密砂岩-页岩气藏混合沉积合理开发开发对策千佛崖组普光地区

    渝东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肖斌郭东旭冯明飞熊姝臻...
    18-2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查明渝东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以地层发育完整的城口月亮坪剖面为例,对采集的27件页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全面分析了V,V/Al,U,U/Al,Mo,Mo/Al氧化还原评价指标,P,P/Ti,Ba,Ba/Al,SiXS古初级生产力指标,CIA古气候指标,Al,Zr,Zr/Al陆源碎屑通量指标等影响有机质生产和保存的地球化学指标.研究表明:城口地区五峰组沉积早期气候温暖潮湿,中—晚期开始变冷,到末期转变为寒冷干旱气候,随后的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整体回暖;伴随着气候变化,较高的P/Ti,Ba/Al,SiXS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整体表现出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仅在龙马溪组沉积晚期有所降低.五峰组沉积早期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贫氧条件不利于有机质保存;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段沉积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是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但在下部沉积时期,水体中贫氧—缺氧条件对沉积物最终积累中—高的TOC起到重要作用,而在中—上部沉积时期,以黏土矿物为主的碎屑通量对有机质保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机质富集页岩五峰组—龙马溪组渝东北地区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赋存特征及可动性评价

    胡德胜游君君孙文钊白楠...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页岩油资源丰富,主要发育基质型、纹层型、夹层型和互层型4种类型.但不同类型页岩油赋存特征和可动性尚不明确,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基于荧光薄片、激光共聚焦和多温阶热解等实验技术,深入剖析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下层序—流沙港组三段上层序不同类型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定量表征了其可动油质量分数和可动油占比,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页岩油可动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页岩油主要有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赋存形式,其中吸附油可动性差,主要富集于有机质残体内;游离油可动性好,主要富集于粒间孔和微裂缝.2)互层型页岩油可动性最好,纹层型次之,基质型和夹层型中等.3)页岩油可动性与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丰度、储层物性及矿物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生油窗内,油页岩成熟度越高,可动性越好;当TOC小于4%时,随着TOC增大,可动油质量分数增大,当TOC大于4%时,最大可动油质量分数趋于稳定;泥页岩中薄夹层砂岩甜点越发育,可动油越富集.

    页岩油赋存特征可动性流沙港组涠西南凹陷

    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

    甯波任大忠王虎张瀚澎...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的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精确表征.研究结果显示:致密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其次为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隙;高压压汞、CO2吸附、N2吸附以及渗吸-核磁等实验结果均反映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多尺度联合法表征的致密砂岩孔径分布以微孔为主,介孔次之,大孔最少;微孔的大量分布为比表面积做出主要贡献,介孔、大孔贡献较少,孔容主要由微孔、介孔贡献,大孔贡献较少;核磁共振计算的孔径分布比例与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在介孔、大孔阶段具有较好一致性,在微孔阶段,多尺度联合法的计算值大于核磁共振法,表明微孔为气藏的主要气体储集空间,而介孔和大孔为气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多尺度联合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方面更具特色.

    致密砂岩气藏气体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孔隙表征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层次聚类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

    张景越肖小玲王鹏飞向家富...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将机器学习的方法用于测井曲线分层可以提高分层效率和精度.在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沉积相分析等研究时,先要对测井曲线进行分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层次聚类分层方法,实现了对测井曲线的自动分层.首先,采用滤波的方式滤除曲线上的噪点,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其次,通过特征优选,选择包含较多地层信息的特征曲线,构造一个滤波器,将其中相似性较高的曲线融合,曲线融合的权值通过遗传算法求得;最后,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对多信息融合后的测井数据进行划分,将分层结果与人工分层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分层效率,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分层依据.

    多信息融合层次聚类测井曲线分层滤波遗传算法

    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储层成因及分布规律

    曹环宇徐祖新高俊杰李炳弢...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勘探历史悠久,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川东南地区PQ1井在洗象池群测试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寒武系洗象池群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结合钻井与野外露头等资料,依据全球可对比的确定等时界面与岩性、电性界面,可以将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分别对应洗一段—洗四段.川东南地区洗一段—洗二段沉积期继承早期隆凹相间的地貌格局,以填平补齐作用为主;洗三段—洗四段沉积期沉积地貌差异小,地层厚度变化小,为相对稳定浅水沉积.川东南地区洗三段—洗四段沉积于陆表海潮坪环境,具有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频繁叠置的特征,可划分为潮下带—潮间带沉积序列与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沉积序列2种类型.川东南地区洗象池群储层单层厚度小,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作用、溶蚀作用与晚期构造作用三方面因素的控制.潮间带浅滩是川东南地区洗象池群储层发育的基础,受准同生期溶蚀与埋藏期溶蚀作用的影响形成主要储集空间,晚期构造作用改善储集性能,形成相对优质储层.

    层序地层沉积储层碳氧同位素洗象池群寒武系川东南地区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三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差异分布

    张伟涛赵瑞星邓涛董艳蕾...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沉积.2)东三段沉积类型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明显.西缘陡坡带发育近源砂砾岩与暗色泥岩组合的近岸水下扇;南侧和东侧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内发育湖相泥岩,断裂带附近多为滑塌浊积扇.3)沉积相带影响了储层质量.距源区越远,结构成熟度越高,则有利储层越发育;滑塌浊积扇相带储层质量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相带,近岸水下扇相带相对较差.

    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东营组东三段沾化凹陷孤北洼陷

    致密油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为例

    郭秀娟王建宁伍岳邹敏...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含油非均质性极强,导致水平井产能差异及开发难度大.文中基于钻、测、录井及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红河油田36井区长8油层组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河油田由于油气充注强度整体较低,呈现"大面积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2)断裂与储层物性是控制含油性的2个主要因素,不同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的含油性差异大.其中:中尺度断裂及其伴(派)生裂缝带既是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也能改善储层物性,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带(区);裂缝带以外的基质区主要受储层物性影响,在优质储层发育部位,可发育形成次油气富集区.3)研究区存在断-缝输导成藏和源-储接触成藏2种油气成藏模式,由此建立了长8油层组致密油藏含油性差异成因模式,明确了高含油饱和度区呈"裂缝带内条带状分布、裂缝带以外沿优质储层片状分布"的特征,"雁列式中尺度断裂+优质储层"部位为有利的开发目标区.

    致密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红河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

    李卓奕尹太举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1)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能够较清楚地刻画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2)运用六步剖析法(即确定标志层,划分等时地层单元;进行底拉平处理,认识等时地层单元内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识别较大的沉积界面,区分并追踪复合朵体;在复合朵体内识别单朵体,刻画其分布;分析朵体间接触关系,确定朵体间连通性;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验证剖析结果的正确性),对目标砂体的刻画结果打破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层状结构的传统认识.3)目标砂体内部可以以进积、退积特征划分为一系列的沉积复合朵体和单朵体.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运用六步剖析法对砂体内部结构的刻画结果,避免了传统的基于相带的砂体结构剖析法中跨沉积时间单元所造成的对砂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偏差,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叠覆朵体砂体内部结构砂体连通性三角洲前缘砂体密井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