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演武地区延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

    肖胜东王震亮潘星王联国...
    86-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是主要的含油气层,为明确该区储层复杂多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运用精细岩心描述、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分析等技术,对侏罗系延8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详细表征,并综合分析了宏观沉积作用、微观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双重控制.结果表明:延8段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孔隙度平均为13.99%,渗透率平均为177.33×10-3μm2,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孔隙结构以中孔中细喉道为主,属于低孔中渗透储层.储层物性平面上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垂向上明显受成岩作用的影响.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明显:压实胶结相和含铁碳酸盐胶结相绝大多数孔隙和喉道被假杂基化的塑性颗粒或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孔隙结构类型以小孔细喉道为主,物性较差;强溶蚀相和自生石英-长石弱溶解相次生溶孔发育,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孔隙连通性好,孔隙结构类型以中孔粗喉道为主,是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成岩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特征延安组鄂尔多斯盆地

    普光地区下三叠统富锂钾卤水成因与分布规律

    吴双王峻张春光赵晴...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普光地区钻孔卤水和油田水水化学分析测试,开展离子比例研究,明确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各亚段卤水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组卤水K+质量浓度在4060.00~20160.00 mg/L,Li+质量浓度在26.00~271.00 mg/L,整体为海水浓缩特征.嘉四段—嘉五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4110.00~20160.00 mg/L,Li+质量浓度在76.15~271.00 mg/L,Li+,K+富集受海水蒸发浓缩、"绿豆岩"风化作用和淋滤作用主控;嘉二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4060.00~4140.00 mg/L,Li+质量浓度在26.00~27.80 mg/L,受海水蒸发浓缩及膏盐溶解主控.飞仙关组卤水K+质量浓度在6.13~650.00 mg/L,Li+质量浓度在0.02~50.60 mg/L,整体为地下溶滤特征.飞三段—飞四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588.00~650.00 mg/L,Li+质量浓度在40.40~50.60 mg/L,Li+,K+富集受膏岩等围岩溶滤和嘉陵江组卤水运移主控;飞一段—飞二段卤水K+质量浓度在6.13~478.00 mg/L,Li+质量浓度在0.02~17.90 mg/L,由地层水对碳酸盐岩溶解主控.富锂钾卤水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大湾-土主构造及其构造作用中等的翼部.

    富锂钾卤水成因机制富集规律下三叠统普光地区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蓬溪-武胜台凹西侧长兴组成藏主控因素

    董景海高阳杜劲松丁冬梅...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蓬溪-武胜台凹为开江-梁平海槽同期构造产物,其两侧的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大突破,成藏特征认识也不够清晰.文中在系统梳理烃源岩、储层、构造等成藏条件基础上,结合最新钻探成果,开展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成藏具有3个基本条件,即多套优质烃源岩的发育,规模发育的礁滩储层,通源断层提供的油气垂向进入长兴组的通道.长兴组油气富集规律取决于2个要素:1)源储匹配.源储匹配不佳决定了长兴组未能大规模成藏,多套烃源岩中仅筇竹寺组在生、排烃期上与断层活动期的匹配较好,其余烃源岩对长兴组供烃有限;由于延伸至长兴组的断层较少,源储间有效通道缺乏又进一步导致了气源不足.2)生物礁滩储层发育状况.生物礁滩储层的连续发育促成了垂侧向复合输导体系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有限的烃类会逐步向斜坡高部位运移聚集,气水分布受构造影响较大,非"一礁一藏".据此研究结果,优选了4个勘探有利区.

    有利区带生物礁滩储层长兴组蓬溪-武胜台凹

    基于数字岩心的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特征研究——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为例

    李文涛涂利辉鲁明宇宿亚仙...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为一套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组合方式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资料难以有效表征其储层的孔隙结构及渗透力.文中应用数字岩心技术精细刻画孔隙结构,即采用全直径岩心CT扫描、微米级X-ray CT扫描、大面积扫描电镜拼图成像技术等,建立纳米—厘米级别的多维度多尺度的岩心数字化表征.对大数据图像特征参数提取和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孔渗关系,将整个储层类型分为三区一带:微裂缝区、粒(晶)间孔主控区、铸模孔区、粒间孔加铸模孔过渡带.研究明确了粒(晶)间孔结构是渗透率的主控因素,更好地明确了该类储层孔隙结构对渗流能力的影响,揭示了礁滩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微观渗流特性.

    碳酸盐岩孔隙结构数字岩心孔隙特征

    "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的内涵、矿场应用及改进

    蔡珺君彭先李隆新刘微...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四川盆地气井产能评价实践中发现,针对低渗强非均质性和中高渗储层,常规"一点法"适用性差.为探索并解决该问题,文中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的不同形式,揭示了其内涵."一点法"的内涵主要包括均质储层、可靠的稳定经验数、气井现场测试达到拟稳定渗流状态3个方面,围绕这3个方面的内涵,指明了"一点法"的矿场应用偏差.在此基础上,首先深入剖析了"一点法"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其次对矿场应用提出了改进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稳定经验数与试井地层系数的经验关系式及不同层系试井地层系数与测井储能系数拟合关系式;再次,提出了不同类型气井测试数据评价方法及试油建议;最后应用文中建立的"一点法"改进方法对四川盆地不同气田的31口气井进行了计算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该改进方法不仅适用于常规"一点法"的应用领域,也适用于具有低渗强非均质性、中高渗地质特征的气田,弥补了特定地质条件下常规"一点法"确定气井稳定产能误差大的不足,对于气田的开发设计、规模调整和现场生产组织均具有积极意义.

    "一点法"产能稳定经验数低渗强非均质性中高渗储层测井资料地层系数四川盆地

    超深碳酸盐岩储层岩石三轴压缩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黄腾达纪成赵兵朱其志...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文中以取自埋深约8350 m的顺北油气田奥陶系储层碳酸盐岩真实岩样为研究对象,按热处理与无热处理,在110 MPa围压范围内进行三轴压缩实验,从而得到高围压下的岩石力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高围压下,岩石表现强烈的塑性流动,加热处理会使得岩石强度降低,但随着围压等级的升高,不同温度下的岩石峰值应力又趋于一致.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发展了塑性硬化参数与等效塑性应变之间的关系,对2种温度下的岩石三轴压缩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作为拓展应用,采用所建立的弹塑性本构对单条裂缝压裂过程进行模拟,发现在本岩样所在的储层条件下,压裂过程中的裂缝扩展不受岩石塑性的影响,这一点与裂缝闭合过程完全不同,这为目标储层压裂改造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超深储层碳酸盐岩高围压三轴压缩实验数值模拟

    考虑硫沉积影响的水平井稳产能力预测

    王勇飞刘言梁中红向祖平...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平井是高效开发高含硫气藏的主要井型.高含硫气藏在开发过程中,井筒附近压力下降,导致水平井井筒周围形成不规则的硫沉积区,严重的可能导致部分井筒单元没有气体流入.为了更好地对该类气藏进行气井稳产能力预测,构建了水平井分段渗流双区复合物理模型,建立了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并采用Laplace积分变换、边界元和压降叠加对井底压力进行了求解.结合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与高含硫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构建气井稳产能力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稳产时间和井底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硫饱和度、堵塞段与渗流段长度比值和水平段长度等对稳产时间和井底压力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含硫饱和度和水平段长度与气井稳产时间呈指数变化关系.通过对元坝气藏某水平井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该模型和方法的建立为高含硫气藏水平井稳产能力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含硫气藏硫沉积水平井边界元稳产能力

    大尺度离散裂缝的渗透率应力敏感研究——以顺北油田为例

    李冬梅李会会朱苏阳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尺度离散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模型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文中基于裂缝介质内秉渗透率和离散裂缝充填长方体支撑物模型,建立了大尺度离散裂缝的内秉渗透率-应力解析模型,分析了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压力、裂缝渗流物理/力学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当裂缝面孔隙度大于0.8时,渗透率损失程度随着孔隙度的增加快速增加,导致大尺度离散裂缝和小尺度连续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的差异;同时,弹性模量平均每下降1000 MPa,渗透率应力敏感指数增加19.26%,而泊松比对应力敏感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文中建立的内秉渗透率应力敏感模型在顺北油田生产动态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大尺度裂缝内秉渗透率应力敏感力学参数解析模型

    低渗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优化配产新方法

    陈刚舒维白江孙兵华...
    154-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渗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早期经典气井优化配产方法的不适应问题,文中建立了基于节点分析法的径向复合地层系统流动方程,以及地层压力描述方程、流动压力描述方程与井筒流动方程联合求解的动态资料耦合优化配产方法.在产量优化过程中,首先用图解法确定气井的产量区间,再采用耦合优化配产方法确定气井不同生产制度下油压、稳产期等动态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对气井配产进行优化.该方法已在四川盆地某特大型气藏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符合气藏地质和生产动态认识,验证了其实用性与可靠性.

    碳酸盐岩气藏低渗强非均质性优化配产四川盆地

    深层断溶体油气藏钻完井储层保护技术挑战与对策

    方俊伟贾晓斌游利军周贺翔...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层断溶体油气藏储层裂缝发育,易导致大量工作液漏失,造成严重储层损害.以顺北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考虑储层超深、超高压、超高温与断裂带特点,综合工区钻井液漏失情况、储层物性特征、矿物组成和裂缝发育情况,结合流体敏感性、应力敏感性与储层润湿性评价,揭示了深层断溶体油气藏储层损害机理.钻井液漏失是深层断溶体油气藏最重要的储层损害方式,岩体结构破碎、储层非均质性强、走滑断层裂缝缝面光滑及高温长井段循环进一步加大了储层保护的难度;通过采用控压钻井技术,结合抗高温高酸溶屏蔽暂堵技术与抗高温强滞留堵漏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根据深层断溶体碳酸盐岩油气藏裂缝发育特征,钻进全程加入高强度架桥材料,利用鳞片状岩屑作为填充材料,达到钻井过程防漏与开发过程预防裂缝应力敏感性的效果,实现漏失控制—储层保护—增产增渗的一体化目标.

    深层断溶体储层损害漏失预撑裂缝堵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