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时相热红外遥感的理塘盆地地热资源探测

    屈泽伟李枭胡亚召姜光政...
    652-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热能是地球内部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地下热能,热量传导至地表会引起地表温度异常.然而,地表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掩盖由地热引起的温度异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突出地热引起的地表温度异常,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高效快速计算多时相冬季平均地表温度并提取地热异常的方法,并对理塘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综合运用多时相冬季平均地表温度对比分析、水体剔除、地形效应抑制等手段来提取地热异常区.结果表明,文中确定的8处地热异常区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且区内水资源丰富,具备地热资源形成的良好条件,可以作为未来地热勘探的重点方向.研究认为,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利用多时相平均冬季地表温度识别地热异常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方法.

    地热资源多时相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GEE理塘盆地

    川西须二气藏产水气井合理配产方案探讨

    黄仕林邓美洲毕有益詹泽东...
    66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须二气藏储层致密,气井普遍产水,且断缝体规模和水体强度差异大,渗流机理复杂,使得单一产能模型和配产方法适用性差.综合因素导致气井合理配产方案不明确,从而制约了气藏的规模生产和效益开发.文中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等影响的气井气水两相产能评价模型,结合采气指示曲线法、动态分析法、无阻流量法及数学统计法,分别探讨了不同断缝体规模、不同水体强度及综合考虑2种因素影响的气井合理配产方案,须二气藏开发实践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气井配产量与断缝体规模和水体强度的相关性明显,整体表现为裂缝越发育,配产量越高,配产比越低;水体强度越高,配产量越低,配产比也越小.该研究对川西须二气藏气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制定与气井稳定生产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

    断缝体规模水体强度产能合理配产川西须二气藏

    大宁-吉县河西区块深部煤层破裂压力预测及分布特征

    王伟王成旺季亮王得志...
    669-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煤层破裂压力的精准预测及分布特征直接关系到井壁稳定性评价与储层可压性评价.为进一步建立深部煤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和明确破裂压力空间分布特征,以大宁-吉县河西区块深部8#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挖掘地球物理测井信息的基础上,引入抗拉强度、煤体结构指数、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给出了深部煤层破裂压力理论模型,并明确了垂向应力、孔隙压力、抗拉强度、有效应力系数、泊松比、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井求取方法,进而形成了适用于深部煤层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通过将该套方法程序化,实现了区块内深部8#煤层的破裂压力计算机可视化自动处理,并建立了 8#煤层破裂压力三维空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测井资料建立的深部煤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能够对区块内深部煤层破裂压力进行精准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13.2%;破裂压力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部、西南—中南部井区.该方法可为地球物理测井预测深部煤层破裂压力提供一种新途径,为井壁稳定性评价和储层可压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煤层气破裂压力分布特征深部煤层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裂缝性地层漏失压力预测

    蔡文军李中殷志明邓金根...
    676-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探区裂缝性地层地质及工程资料严重缺乏,导致现有漏失压力计算模型有效性降低这一问题,文中提供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裂缝性地层漏失压力预测方法,即在现有漏失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裂缝指数,结合钻井液漏失机理,制定漏失类型分类评价指标,形成裂缝性地层漏失压力三维建模方法.另外,建立了渤海A油田漏失层漏失类型分类评价指标,对A油田进行了三维漏失压力建模及预测,并在C-5井成功应用,钻井周期缩短15 d.应用结果表明,A油田的裂缝指数与漏点位置相关.文中方法综合利用地质、工程、地质力学数据,可为新探区提供可靠的漏失压力精细预测结果,有助于新探区的钻井优化设计和管理.

    新探区裂缝性地层裂缝指数三维建模方法地质力学

    断溶体油藏井洞垂向窜流试井解释模型

    陶杉万小勇邹宁何辉...
    684-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溶体油气藏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常规多重孔隙介质模型以及简单溶洞等势体模型难以广泛应用.文中针对断溶体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考虑大溶洞向井筒的垂向窜流以及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分别向井筒和大溶洞的径向供给作用,建立了双层双重孔隙介质井洞垂向窜流试井解释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方法获得井底压力解,绘制井底压力典型曲线并划分流动段,对窜流通道传导率、大溶洞半径、裂缝传导系数比等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窜流通道传导率主要影响早期窜流"下凹"特征,数值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早期窜流"下凹"特征减弱甚至消失;大溶洞半径与大溶洞储容比也主要影响早期窜流"下凹"特征,数值越大,"下凹"特征越明显;裂缝系统传导系数比和裂缝储容比主要影响中、晚期的窜流"下凹"特征.该研究结果对复杂断溶体油藏储集体参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断溶体油藏传导率大溶洞窜流试井解释

    一种新型饱和型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周育瑞郭立强常玉丽周国晓...
    69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临界解吸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相等的饱和型煤层气藏,King提出的经典物质平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未考虑吸附相所占据的孔隙空间.Ambrose修正了自由气体孔隙体积,建立了一种新的物质平衡方程,在实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在King和Ambrose的基础上,文中首次同时考虑了吸附相视孔隙度、吸附相体积随压力变化及吸附相密度等因素,为饱和型煤层气藏储量计算提供了 一种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后,吸附气储量的计算值增加了 59.92%,游离气储量减少了 82.33%,计算得到的总储量增加了 31.08%,新方程计算所得的总储量更接近容积法计算的储量.

    吸附相视孔隙度吸附相体积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储量计算

    边水气藏型储气库运行动态参数计算方法及应用

    秦正山何勇明丁洋洋王子嘉...
    698-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罐式"概念的传统物质平衡方法无法定量计算储气库采气阶段的水侵区残余气量,也无法定量分析边水非稳态水侵过程中的工作井运行动态参数变化规律.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首先建立了考虑水侵区残余气量的改进物质平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气水非稳态渗流理论推导了工作井采气阶段关键运行动态参数解析模型;然后采用某边水气藏型储气库工作井的基础资料,定量分析了其在采气阶段运行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讨论了该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定量分析边水气藏型储气库非稳态水侵过程中时变井控参数变化规律,掌握不同区域压力变化特征,量化计算水侵区残余气量,明确工作井有效井控库容量.运行动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时变井控半径逐渐减小,水侵区残余气量逐渐增大;在相同水侵量下,相较于采气末期,采气初始阶段的时变井控参数与残余气损失的增加量较小,体现了储气库采气能量由早期主要依靠弹性能驱动向晚期依靠边水补能的转变过程.研究成果对同类边水气藏型储气库运行规律探究、库容参数及运行动态分析、工作井合理工作制度制定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边水气藏储气库运行动态非稳态水侵残余气量井控库容量

    普光主体南部区块海相地层安全优快钻井技术实践

    宋兆辉
    707-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普光主体南部区块海相地层裂缝发育、存在大段盐膏层、储层井漏风险高、钻井时效低等问题,文中通过引入科学优化钻井系统,建立区域地质模型和岩石可钻性剖面,研选高效钻头和提速工具,实时优化钻井参数;构建强封堵复合盐钻井液体系,动态精准计算钻井液井下循环当量密度,优化钻井液防漏堵漏措施;采用封隔式分级注水泥新型固井工具,形成一整套安全优快钻井技术.该技术在P3021-5井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飞仙关组单趟钻机械钻速达15.22 m/h,创工区最高纪录;盐膏层全程保持稳定,并有效预防了低压储层井漏和卡钻风险;缩短完井周期5 d.

    科学优化钻井系统优快钻井海相普光主体南部区块

    涪陵页岩气田瘦身井配套钻井关键技术实践与认识

    王鸿远明鑫张玉强魏振华...
    714-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涪陵页岩气田开发效益,提升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需采用井身结构瘦身优化设计技术.为满足压裂改造、采气要求,通过建模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文中提出了 2种井身结构瘦身方案,并针对瘦身井钻井配套技术难点,开展了个性化钻头、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定向仪器结构4项技术的优化与实践.现场应用表明,井身结构瘦身后,机械钻速显著提高,钻井周期进一步缩短,单井用电量降低37.5%,钻屑量降低19%~39%,每年可减少固体废物上万立方米,降低了油田安全环保压力.该技术可为国内其他页岩气田效益开发提供参考.

    页岩气田水平井井身结构瘦身难点分析关键技术

    压裂缝高度对致密砂岩气储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何明舫周长静古永红崔云群...
    720-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来越多的开发实践显示,对于多隔夹层型致密砂岩气藏,并不是有效储层钻遇率越高,产能越高.为搞清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部分低钻遇率水平井(钻遇率小于60%,最低仅31%)压裂改造效果好、产能较高(初期产能最高可达7.5×104 m3/d)的原因,文中综合储层发育特征、岩石力学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压裂缝高度对隔夹层发育的致密砂岩气储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隔夹层发育的致密砂岩气储层,隔夹层被压穿,使得纵向多套气层通过压裂缝与井筒连通投产,是低钻遇率水平井高产的主要原因,压裂缝高度对水平井产能有重要影响;对于隔夹层不发育的单一厚层致密砂岩气储层,随压裂缝高度增加,水平井产能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对于长水平段(大于100 m)连续钻遇薄隔夹层的水平井,可根据致密砂岩气储层纵向砂体及气层发育情况,考虑在非有效储层段射孔压裂,并尽可能压穿纵向多套隔夹层,以明显提高气井产能.这对鄂尔多斯盆地内外类似致密砂岩气储层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和水平井单井产能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隔夹层水平井压裂有效储层钻遇率缝高扩展盒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