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干部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干部学刊
大连干部学刊

吴高飞

月刊

1671-6183

yxly_lcl@dl.gov.cn dlgbxk@163.com

0411-82403119

116013

大连市西岗区滨海西路75号

大连干部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Official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一校两院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大连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为大连市“两个基本”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敏行
    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生成逻辑、内涵要义和践行路径

    杨启涵马飞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具有极其丰富的生成逻辑、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导向.从生成逻辑上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深刻经验总结,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中长期执政的战略考量,是理论、历史、现实的三重逻辑使然.其内涵要义表现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民主集中制、为什么要贯彻民主集中制、怎样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问题.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教育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抓好关键少数,切实提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长效性和针对性.

    民主集中制生成逻辑内涵要义践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郝平蕾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防汛救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厘清这一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体现在根本保证、基本立场、现实路径、保障制度、根本方法、精神动力等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做好什么样的防汛救灾工作、怎样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

    防汛救灾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话语的建构

    薛光远郑为均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构中国现代化话语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与西方现代化的对比反思,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现代化话语,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也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并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传递出中国声音.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化话语建构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理论逻辑、核心要义与时代意义

    杨丽梅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奠基石,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其源自对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赓续和超越,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创造性转换;其生成是以中国共产党开展法制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从而形成了民主法制理论、"两手抓""十六字方针"及法制教育等思想,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实现途径.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构建法治中国的新时代,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法制思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法治建设

    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陈鹏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技术变革与国家治理形态变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大数据的出现、深度学习算法的重大突破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互联网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国家治理格局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深度应用,给治理体系的丰富完善、治理需求的精准识别、治理方案的科学制定和治理绩效的客观评估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政府面临去中心化的风险、数据霸权、算法独裁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异化导致的国家治理失序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智能为辅助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国家大数据系统;从法律、伦理、技术等层面强化对算法设计和运行过程的监管;构建全球应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这些举措是化解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可能面临风险的有效路径.

    人工智能国家治理机遇风险

    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生发逻辑、理论内涵与战略意蕴

    杨佚楠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宗旨,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分析梳理团结奋斗生成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从主题主线、主体构成、路径方法三个维度阐述团结奋斗的理论内涵,进而凝练出团结奋斗在维护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大战略意蕴.

    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统一战线

    《反对本本主义》的多维解读

    王志强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寻乌调查期间撰写的一本经典著作.从文本的创作动机看,《反对本本主义》的创作,需要从何以能与何以要这两个层面展开解读.解读《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史贡献,可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党的思想路线这三者的发展历程展开.《反对本本主义》在其形成之后亦经历了一个接受度逐渐增强与意义不断再生的过程.新时代解读《反对本本主义》,需要进一步深化已有的解读视角,并尝试开启新的解读视角,唯如此,才能不断彰显《反对本本主义》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创作动机精神实质意义变迁

    系统论视域下的党内法规实施:要素解读、逻辑基础和现实路径

    潘姚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便始终注重通过党内法规实施加强自身建设,系统论为新征程上深入研究党内法规实施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范式.从要素层面考察,党内法规实施可被分解为由党内法规执行、党内法规遵守、党内法规实施监督三大要素共同组成的三元结构.从整体层面考察,基本目标的一致性、规范功能的互补性、严格要求的同一性,是党内法规执行、党内法规遵守、党内法规实施监督协同推进党内法规实施的重要逻辑基础.在系统论视域下,党内法规实施应坚持从要素到整体这一路径,即在确立党内法规实施基本遵循的前提下,持续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竭力促进党内法规得到全面遵守、不断强化党内法规实施监督力度,同时,正确认识党内法规实施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推进各要素均衡发展,形成各要素和谐统一之现实场景,达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实目标.

    系统论党内法规实施要素优化整体推进

    论环境司法不作为的现实样态与应对

    周旭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司法不作为由于结合了环境司法领域诉讼周期长、专业性强、司法资源较为稀缺、影响广泛等特征,形成了突出的行为症结与应对需求.在广义层面的环境司法中,不作为形态存在于立案、侦查、起诉、审理、执行与抽象行为等各个领域,而单凭法律规范的完善已难以充分克服司法主体的行为弊病.改革者需要考虑司法主体不作为的主客观缘由,在纠正司法主体的行动理念与发展实务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司法环境,并促进司法活动牵涉主体间的科学配合,以实现公正目标.

    环境司法不作为司法能力司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