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设备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Journal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温度在线检测技术应用

    王洁然张建国黄万秀包志康...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电力电缆线路温度在线检测系统,并对不同检测技术进行了应用比较和系统性能评估.通过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所提出系统的有效性,而且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为电力电缆的温度监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电力电缆温度检测检测技术

    充电桩接入电网均衡补偿方法探析

    陈威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电站所采用的充电桩分成直流式与交流式两种,其中直流式为三相交流供电,交流式为单相电源供电,电能供应方式都为三相四线制电网.但考虑到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期间无功功率消耗量不同,可能诱发中线零序电流过载或三相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以电动汽车充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无功电流检测要点,提出有效的充电桩接入电网均衡补偿方法.

    电网均衡补偿充电桩

    水电站110kV开关站PASS开关设备运行维护要点

    焦剑伟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开关站是水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接受和分配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经升压后向电网或负荷点供电的高压配电装置的场所.本文结合张掖黑河龙首二级水电站110kV PASS开关设备多年的运行维护检修,从设备运行的每个部位的正常运行要求进行总结,提出了PASS开关设备正常运行必须满足的设备运行条件要求,为工程运行总结和提供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PASS开关设备开关站维护

    基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郑斌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现阶段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维现状,并针对运维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融合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运维技术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供电系统运维智能化水平,增强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人工智能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运维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配电网智能规划研究

    徐嘉豪汪泽原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配电网规划期间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配电网智能规划体系.本文阐述了配电网智能规划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支,进一步结合配电网实例展开具体分析,了解在配电网智能规划中人工智能技术(云边协同、神经网络、知识图谱、机器人)的运用情况,加强电力安全管控、预测短期负荷、配电网故障处理、全天候巡检监测.

    人工智能技术配电网智能规划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研究

    龚俊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后,使生产线内一年内电气设施的控制节点故障发生率下降了至少73.33%,每年各个产线节点的持续运行率增长了至少62.5%.本公司使用PLC技术后,相比原有的电气仪表测定技术故障检测成功性增长了至少20%.由此发现:机器学习、PLC技术引入本公司产线后,能够有效排查电气设备、电气仪表的各类异常问题.

    电气设备机器学习:PLC

    继电保护光纤复用技术探析

    嵇兴康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抑制电网运行过程当中线路故障所诱发的影响,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以本公司电网继电保护通信体系的基本概况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光纤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延迟控制、传输方向以及网络保护等层面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对电网继电保护对光纤复用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光纤复用技术优化运用的具体方案.

    继电保护光纤复用技术原理方案设计

    智能配电房中物联网传感技术运用分析

    谭靖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电房内部配置了开关柜、变压器等一系列重要设备,其运行的安全性将会直接对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需通过监控中心进行有效监管.本文以智能配电房为研究对象,将物联网传感技术用于配电房中,依靠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设备的监测与故障排查,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合理配置,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加强对配电房的智能化监管.

    配电房物联网传感技术传感器

    浅析电力工程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控制措施

    杨亚丽李平郭方圆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造价管控效能,本文基于问题导向法,以全周期、全流程工程分析为前提,聚焦电力工程在投资决策、设计、招标、建设阶段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包括建立BIM可视化平台,强化可行性研究;更改设计取费手段,推行设计监理制度;确定合同形式、保障设备材料,招标投标流程规范;加强设计变更审查,完善造价控制目标等.

    电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材料价格

    BIM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郝倩王胜男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为提高电力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不断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长足发展,以BIM技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电力工程设计中,通过对BIM三维模型的构建,以及应用要点进行阐述,相比于Auto CAD二维平面化设计,BIM技术可缩短电力工程设计周期,提高电力工程设计效率,为电力工程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BIM技术电力工程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