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设备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Journal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age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故障研究

    覃锋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会产生各类故障问题,不仅对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构成了影响,甚至对电站的生产安全也带来一定的威胁.本文对当前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故障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以期降低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故障发生率.

    水冷壁管磨损循环流化床锅炉床面结焦

    某电厂低压轴封"混腔"导致汽机振动异常分析与处理

    冯鹏飞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影响某电厂汽机振动的可能性因素,认为直接原因是汽机低压轴封供汽不足,根本原因是低压轴封系统存在设计和安装缺陷.通过大量试验和数据分析,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临时运行措施和永久技改方案,为出现类似问题的机组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汽机轴封振动技术改造

    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廖巧玲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湖北省某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分析了光伏电站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对电压、频率、谐波和功率质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并网后电压有效值略有提升,整体电压稳定性有所增强.第二,并网后频率有效值略有提升,电网频率稳定性有所增强.第三,并网后谐波总畸变率(THD)和各次谐波含量均有所下降,谐波稳定性改善.第四,并网后功率波动范围减小,最大功率略有增加,最小功率有所提高,功率因数有所提升,功率质量明显改善.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通过优化并网方案、增强逆变器调节能力、配置储能系统和加强监测与管理等优化对策,可以进一步有效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确保光伏电站并网后电网的安全运行.

    光伏电站并网电网稳定性

    光伏并网储能空调系统协同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朱烨欢张凯东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空调系统协同运行机制的优化问题,通过构建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和实验验证,优化了光伏并网储能空调系统的协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光电转换效率、系统能效比、热泵能效比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空调系统,具体数值分别为18.1%、3.9和3.6.综合节能效果达到34.7%,投资回收期缩短至4.2年,提升了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光伏并网储能协同运行优化能效提升经济性分析

    基于分布式光伏接入供电电压合格率调控技术研究

    钱星旭谢惠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分布式光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在配电网中的接入比例逐渐增加,其对供电电压合格率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技术,包括优化接入点布局、改善运行方式和加强监控管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为提升供电电压合格率和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调控技术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及其优化控制技术探析

    冯伟陈水明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针对风电和光伏输出功率不稳定问题,提出利用储能装置构建分布式发电系统以提升供电稳定性和品质.本文还分析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系统模型,介绍了下垂控制和直流母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旨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对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控制技术技术优化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现代水厂的应用分析

    王俊翔张梅张进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的基础设施,对城市供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现代水厂中属于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行系统.本文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现代水厂中应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发展情况制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就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具体概述,实现最佳发电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现代水厂应用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输出技术的优化分析

    雷声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风力发电主要存在两种供电形式,分别为系统直接并网形式以及负荷直接供电形式,也被称为并网形式和孤岛形式,这两类供电形式在稳定性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风力发电系统如何优化电力输出稳定性进行了论述,对电力输出技术进行定性划分,分为电功率调节和机械功率调节.对比结果显示,在风力发电并网系统中可以使用SMES(超导储能),保证系统电力输出频率和电压的稳定性.

    风力发电电力系统输出技术稳定性优化分析

    集成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研究

    李奥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在气象要素变化下多表现出不稳定情况.故研究建立了门控循环单元与光梯度增强机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功率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集成模型的平均时间成本小于200s,且其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发电功率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提出的集成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能为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效益性、安全性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GRU-LightGBM光伏发电功率污染图像

    新能源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设计及设备选型研究

    王霞朱葛峻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项目存在占地面积大、集电线路长等情况,并且一些光伏电站集电线路全部使用的是电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对地电容电流,从而提高了间歇性弧光过电压的发生概率,对电气设备产生一定威胁.系统接地方式涉及新能源电站和接入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以某屋顶20MWp分布式发电光伏项目某次接地故障为例,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原因,提出改造方案,并进一步论述正确选择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的重要性.

    新能源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设备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