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继业

月刊

1672-4844

dlxxh@epri.sgcc.com.cn

010-58386019 58386021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滨河路33号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Journal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电力行业,集权威性、指导性、技术性、信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电力工厂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设备数字化思考与实践

    蓝元良刘伟麟兰天何秦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和电网数字化转型要求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电网核心资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设备正面临全面数字化的挑战.文章首先在梳理目前特高压换流阀设备数字化现状及其数字化提升意义基础上,结合目前研究热点——数字孪生及相关技术,提出了换流阀设备数字化的总体目标及其数字孪生体架构和数据基础构建方法.然后,为了实现换流阀设备底层数据的高可靠低成本获取,文章介绍了在特高压换流阀设备上开展高可靠低功耗无线智能传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主要包括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开发、多物理量智能传感器研制、验证测试等方面.最后,对换流阀设备数字化的思考和实践进行总结,对未来换流阀设备数字化工作进行了展望.

    特高压换流阀设备数字化数字孪生低功耗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智能传感器

    储能用户多市场协同响应服务优化模型

    杨英杰蔡田田李俊业吴杰康...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是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文章利用电力物联网平台对储能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储能用户提供更智能、高效的管理方式.针对储能用户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如何参与多样化交易的问题,在研究弃风弃光量调控的同时,将储能用户参与的交易范围扩展至新能源消纳方面,建立了储能用户同时参与能量市场、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和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的协同响应服务优化模型,并以用户的最大收益为目标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算例中3个方案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储能用户电力物联网弃风弃光量调控调频服务备用服务多市场协同响应服务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挑战与对策研究

    杨涛周洪魏凤陈建梅...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给电网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自然灾难、设备故障、电网管理、恶意破坏等传统风险,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新兴安全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外电力系统及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征和形势,研判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风险和挑战,并从预测预警预判技术、极端气候对电网的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4个方面梳理了全球应对电网安全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网前瞻性规划部署、提升电网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韧性、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等应对建议,期望为我国电网提高电力供给能力、安全稳定性、韧性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安全新能源风险管理

    计及虚拟电厂内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实时电价和V2G协调优化调度策略

    任帅肖楚鹏梁新龙刘进进...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电价策略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可以为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文章综合考虑负荷用户、虚拟电厂运营商和上层电网利益,建立了以平抑净负荷功率波动为目标的价格型需求响应实时电价模型,通过引入多种群交互、模拟退火、最优个体扰动等机制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实时电价方案;然后结合住宅区电动汽车时移特性,在虚拟电厂两日的经济调度时间尺度上,考虑虚拟电厂和电动汽车用户利益建立优化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述策略提高了虚拟电厂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减少了与上层电网的平均交互电量和峰谷差.

    需求响应优化调度虚拟电厂粒子群算法教与学优化算法实时电价

    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网络安全脆弱性评估

    王伟朱江魏兴慎朱卫平...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型配电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面临网络攻击的安全风险增加.文章针对新型配电系统信息侧安全风险及安全漏洞无法定量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跨空间的风险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建立新型配电系统网络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改进的基于穆迪图的层次分析法(Moody's diagram ba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SDM-AHP)构建权重矩阵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不准确的问题,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节点的脆弱性因子进行量化并计算攻击目标的攻击概率.最后,依据 IEC61850 标准建立了新型配电系统子站信息模型,并基于此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新型配电系统脆弱性评估MSDM-AHPTOPSIS

    基于联盟链与边缘计算的电动汽车跨域认证方案

    易荣华李军文黄思钰张潇...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到电网(vehicle-to-grid,V2G)技术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流动,而成功实施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于电动汽车用户和服务运营商之间的安全通信.恶意攻击者会通过伪造合法电动汽车用户的信息来获取经济利益和破坏计费过程.因此,实现电动汽车用户与服务运营商之间的快速认证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同的充电服务运营商之间存在显著的隔离,形成多个信任域.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 V2G 中基于联盟链和边缘计算的电动汽车跨域认证方案,以联盟链技术实现对不同运营商下信任域的链接,保证用户在不同运营商之间能实现快速身份认证.并在理论上证明该方案具有机密性、不可伪造性和用户的隐私性.

    联盟链边缘计算V2G电动汽车信任域跨域认证

    基于自主可控式的变电站移动化业务的信息安全防护设计与应用

    杨鑫唐龙李小航杨洋...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变电站移动化业务应用实际情况,通过搭建电力无线Wi-Fi专网,采取认证、加密、隔离等技术措施,以及边缘物联代理等模式,实现变电站多类型业务移动化应用,业务通过Wi-Fi专网传送数据流,解决变电站终端信号弱或无法连接网络等问题,有效提升了电力企业移动应用能力与安全防御成效.结果证明,该技术成果对于推动电网业务移动应用的实用化具有促进作用,网络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变电站Wi-Fi信息安全终端安全安全防护

    基于改进DETR的电力作业现场安全行为识别方法

    郭鹏天李黎王勇郑碧煌...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作业现场采集的图像样本少,且正负样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检测变压器(detection transformer,DETR)的电力作业现场安全行为识别方法.一方面,通过多次预训练的方式提高DETR模型的泛化性能;另一方面,在DETR模型中融入Adapter模块,利用少量样本进行微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安全帽佩戴识别、短袖短裤识别、安全带佩戴识别场景中实现了较高的检测精度.在使用100张样本训练的条件下,平均精度为0.81,比现阶段先进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v5和Faster R-CNN分别高0.02和 0.03;在使用300张训练样本的条件下,平均精度为0.84,比YOLOv5和Faster R-CNN分别高0.01和 0.03,基于改进的DETR方法实现了端到端的训练,通过Adapter微调能够实现其他任务场景的快速迁移.

    DETRAdapter目标检测安全行为识别小样本学习

    基于分布式哈希表标识的配电数据网路由优化方法研究

    田荣刘冰洁虞婧梁恩民...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量配电终端接入的路由存储开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标识的配电数据网路由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工业以太网构建的配电数据网低存储开销的技术需求;然后通过引入DHT存储设备接入信息和Chord快速查找哈希表等策略,设计基于DHT标识的低存储开销的路由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所提方法性能的有效性.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存储开销小、额外时延小、额外信道占用比例小等优点.

    路由方法存储开销分布式哈希表工业以太网标识网络

    一种电力特殊场景下提升低功耗无线发射机能效的计算方法

    张慧梅文明徐高峰项栩琛...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在偏远地区、地下场景等供电条件困难的环境下,无线通信设备供电时长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低功耗无线发射机发射功率计算方法,通过整个无线通信信道损耗和sub-GHz低功率收发天线芯片的数据表计算出无线发射机发射功率.通过仿真计算,相比传统发射机发射功率计算方法,该方法更精确地计算出发射端所需要的最低发射功率,提升了无线发射机能效,从而使得无线通信设备满足偏远地区、地下场景等供电条件困难环境下的供电时长要求.

    发射功率能效无线传感器网络接收灵敏度路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