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麦与谷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麦与谷类科学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大麦与谷类科学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姚立生

双月刊

1673-6486

damkx@163.com;dmkx@periodicals.net.cn

0515-88330625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9号

大麦与谷类科学/Journal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查看更多>>《大麦与谷类科学》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委员会的技术性期刊,内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主要报道大麦、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设主要栏目有:专论、栽培与育种、生理与生态、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介绍、农业产业化、综述、简讯与信息、人物介绍等。主要读者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欢迎有志为期刊事业作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协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宜宾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稻谷优质生产的综合技术解析

    包灵丰江青山张英赵德明...
    50-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宜宾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不利于水稻形成优质米。本文结合宜宾水稻生产和加工的实际情况,从品种、温光、土壤、栽插密度、施肥、病虫害、收获、翻晒、储藏和稻谷加工等方面,分析它们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利于形成优质稻的技术措施,为生产和加工出优质稻米提供比较系统的技术参考,确保消费者最终能吃上优质可口的米饭。

    四川宜宾稻米品质影响因素综合技术解析

    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保饲麦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付正波许金波赵加涛刘猛道...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饲麦30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9-22-1-1/V008-4为母本、V24-9-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籽粒产量6348。15 kg/hm2左右)、优质(蛋白质质量分数9。5%以上)、多抗(高抗锈病、高抗条纹病、抗白粉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23)530019,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100 m冬播大麦产区水田、旱地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保饲麦30号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国审小麦品种瑞华麦518的选育、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杨鹏李珍富杨永乐常东伟...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审优质小麦品种瑞华麦518为对象,研究分析其亲本、选育经过及在国家试验中产量、品质和部分农艺性状表现,旨在为黄淮南片麦区培育优质、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瑞华麦518遗传背景包括了高产、优质、抗病、早熟、广适种质,遗传基础丰富。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年比对照周麦1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比对照周麦18增产6。77%,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达100。0%。区域试验2年与最优品种差异不显著比例和适应度分别居第2、3位,具备广泛适应性。产量3要素协调,区域试验2年平均穗数654。8万个/hm2,穗粒数33。4粒/穗,千粒质量40。4 g,为多穗型广适小麦品种。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结果显示:区域试验2年瑞华麦518主要品质指标平均达中强筋小麦标准。综合分析表明,合理选择亲本能有效实现育种目标,多穗型、多抗品种利于高产稳产,丰富遗传基础是培育广适品种的有效途径。

    小麦瑞华麦518优质高产育种启示

    耐盐优质水稻新品种盐稻18号的选育及应用

    代金英岳红亮赵绍路朱静雯...
    66-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稻18号,原代号盐稻17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徐稻3号为母本、盐稻9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采用系谱法,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而育成的耐盐中粳稻新品种。盐稻18号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33。99 kg/hm2,具有耐盐优质、抗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江苏省沿海土壤含盐量(质量分数)0。3%~0。5%的盐碱地作淡水灌溉种植。202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10043,命名为盐稻18号。

    水稻耐盐优质盐稻18号

    国审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19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珍富杨鹏常东伟卫万娟...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华麦519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和矮秆大穗、抗性好的小麦品种瑞华麦516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半冬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20—2022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瑞华麦519的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084。8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30%,2年较对照增产均具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生产试验和第2年区域试验同步,瑞华麦519平均产量为9354。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6。71%,具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30045,已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瑞华麦519选育中强筋高产栽培技术

    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宁洪麦45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张平平徐修奎姚金保张云涛...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洪麦452(审定编号:苏审麦202200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连麦7号为母本、淮麦20为父本,通过系谱法结合生化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半冬性高产优质白皮小麦新品种。2019—2021年2年度宁洪麦452平均产量为8799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7%,增产点率100%。经江苏省种子站组织第三方机构鉴定,宁洪麦452中感赤霉病、条锈病,中抗黄花叶病毒病,品质特性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本文对宁洪麦452选育、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小麦宁洪麦45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征稿启事

    封4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