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丛建安

月刊

1672-9579

dacong3936@163.com

0591-83328793;83324386

350001

福州市古田路7号东升楼702

东南传播/Journal Southeast Commun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刊载发表传播专业类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传播技术、科技类业务研究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返新闻现场:专业媒体机构的新赛道——以"奔驰加塞事件"为例

    冷南羲桑耘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奔驰加塞事件"发生后,自媒体、网络媒体、主流媒体纷纷参与报道和传播,由于该事件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发生在春运期间,且涉及"豪车""老年驾驶员""路怒症"等话题,各种媒体急于发声,在事件真相尚未确定的情况下,逐渐发展成一件由新闻报道引发的极富争议的公共事件,事件"剧情"一再反转.当前,专业媒体机构受多元行动者入场、媒介技术普及、大众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或远离新闻现场,或未能及时到场,或难以吸引受众,在"快节奏"时代面临生存危机.数字传播语境中,新闻真实性原则并未消散,反因虚假新闻的频出成为必要且更具挑战的工作,确保新闻真实始终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立身之本.重返新闻现场,既是强化新闻真实性的内在要求,又能缓解专业媒体机构面临的"即时性"压力,从而发挥其专业优势、提升权威性与可信度、拓展生存空间.

    新闻现场专业媒体机构新闻真实

    媒介地理学视域下个人媒介对地方感构建的影响研究——以贾樟柯之于山西省为例

    狄乾斌刘颖王敏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人,究竟能对他人心中的地方产生多大的影响?以贾樟柯之于山西省为例,基于媒介地理学视角,利用ROST CM6软件与微词云对微博、豆瓣数据文本进行分析以探究个人媒介对地方感建构与重塑的作用.结果表明:贾樟柯通过影视书籍、节事活动等方式让大众对山西产生基础认识的同时,从文化层面切入,借助时代变迁下的集体记忆将故乡山西汾阳打造成中国人的乡土精神家园,让受众对山西产生了"熟悉""亲切"的正向情感,并激发受众在行动中进一步地探索山西.由此可见,媒介是地方感再造的重要途径,而人作为媒介以及媒介的使用者,在地方意象的塑造、地方认同的形成等地方感的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媒介地理学地方感媒介地方感贾樟柯

    重大突发事件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觉传播策略

    王惠蓉张瑜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通过视觉传播途径讲好"中国故事"是助力国家把握国际话语权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重大突发事件是全媒体时代下聚焦舆论的关键话题.因此,要有效运用视觉传播策略,运用多样化的视觉传播结构对突发事件里"故事"的主流价值观、信息真实性以及情感共鸣与说服进行整合,以此来讲好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中国故事",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与价值,从而让故事在视觉传播中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让听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中国力量,在世界舞台上用"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

    重大突发事件中国故事视觉传播

    青少年戏曲自媒体的市场化倾向——以粤剧为例

    邱代东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粤剧爱好者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改编与传播实践,是对振兴粤剧的一种自发性的尝试.从实践来看,青少年的自媒体短视频作品或多或少都呈现出符合媒介经济逻辑的市场化倾向:以表演标准的自适应、热点化的内容和类真人秀作品主动迎合受众的偏好,建立消费链条;以受众反馈为依据进行创作转向、注重与受众的交互以及维持作品系列化的方式维持消费群体.市场化的做法有助于粉丝的集结,并为形成粉丝社群提供帮助,但同时也暴露出作品质量不高、艺术性不强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粤剧自媒体青少年媒介经济文化传承

    "再媒介化":影视IP在抖音短视频中的流转新形式

    何艳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影视类IP在短视频二次创作中呈现出引人注目的现象:吸引了大量粉丝,激活更为丰富的内容记忆和情感记忆,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影视短视频在播放量和点赞量上呈现出在特定内容上的意义程式塑造"用户间交流"的共享逻辑.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探讨影视IP流转成为短视频后所存在的审美诱惑、其"再媒介化"后成为新文本和新议题的现象与竞争优势,以及影视类IP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短视频形式流转所呈现的文化价值,为IP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短视频形式流转提供一定的参考.

    影视IP短视频流转新形式审美诱惑竞争优势

    视频"GPT时刻":SORA应用背景下视频新闻生产机遇变革与风险挑战

    吴锦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Sora的发布标志着视频"GPT"时代已经来临,具备智能型生成能力、虚拟场景仿真、拟人化训练三大应用特征,将对视频生产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同样也给新闻业带来了发展契机.未来的视频新闻生产将大幅提升时效性,制作门槛降低,公民新闻进一步崛起,也会重新定位专业记者的培养方向.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伦理挑战、话语权争夺、监管困难等问题.

    SORA视频新闻人工智能大模型

    观看他人的观看:反应视频中的受众引导机制及风险审视

    王敏姚欣雨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双画面"视频形式,反应视频的兴起为内容的有效传播和受众的观看体验带来了新机遇.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考察了反应视频如何吸引受众反复观看,并进一步指出反应视频所存在的风险隐患.研究发现,受众会受到情绪情感、认知需求、分享欲等因素的影响而反复观看反应视频,而反应视频中反应者持续的情感"投喂"也会进一步加重受众信息茧房的形成.

    反应视频受众引导情感"投喂"信息茧房

    台剧中华文化认同的视觉表达

    黄细兰陈彧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剧不仅占据视觉文化的中心,还是两岸文化交流的载体.近年来,不少现实主义题材的台剧在海峡两岸赢得大量拥趸,具备由表及里剖析内在的多重价值.以今年热播的《有生之年》为中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台剧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运用:离乡归乡的恋乡情结,是游子将家视为精神桃源的视觉表达;年轻时积极入世,失败后奉行出世,是沁润在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成长起来的中式生存哲学的视觉再现;面对生死大事,剧中角色洒脱淡然,是庄子"安时处顺"人生态度的视觉复刻.

    台剧文化认同有生之年

    AIGC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价值探寻、风险探析与进路探赜

    张庆国曹银忠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变革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样态.面对AIGC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既要捕捉到它从提高生产力、丰富表现力、增强渗透力三方面助力主流意识形态"抢滩""引流""破圈"的价值,同时也要防范技术底座、技术赋权、技术反驯伴随的主流意识形态偏见风险、消解风险、悬置风险,进而从加紧技术布局、加快技术融合、加强技术规驯三方面制定AIGC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策略.

    AIGC主流意识形态大数据传播力

    县级融媒体赋能乡村"智治"的实现路径——以山西长治上党融媒体中心为例

    李迎芳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基层媒体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解决了乡村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日益成为赋能乡村"智治"的重要平台.通过结合上党融媒体中心的个案探索,分析县级融媒体赋能乡村"智治"的总体架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依托"一端一点双平台"的表层运作基础与平台化的底层运作逻辑,县级融媒体从技术、关系、服务、组织四方面赋能乡村"智治",塑造可视化、数据化、动态化、便民化、共享化的乡村"智治"图景.

    县级融媒体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