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丛建安

月刊

1672-9579

dacong3936@163.com

0591-83328793;83324386

350001

福州市古田路7号东升楼702

东南传播/Journal Southeast Commun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刊载发表传播专业类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传播技术、科技类业务研究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流媒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策略研究——以《创意微政论片|真理之光》为例

    胡德乾孙毓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媒体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力军,通过丰富的传播实践活动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利用好现有的传播手段,创新表现形式,为做好主题宣传、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新华社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策划的融媒体产品《创意微政论片|真理之光》的叙事风格、选题角度、内容表现的分析,并探讨重大主题报道在技术手段、内容呈现、情感挖掘三方面的优化路径,为提升主流媒体传播能力,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方向.

    重大主题报道融媒创新宏大叙事个体叙事舆论引导

    互文性视域下福建电影中的戏曲文化

    杨春艳郭玉真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对"文本"的研究,其概念在不断发生演变,后结构主义将文本视为一种开放的存在,并由此为"互文性"的提出打下了基础.文章将福建电影与中国戏曲文化置于互文性视域下进行关照,不仅表现出互文性这一概念的艺术价值,而且通过福建电影与戏曲文化在戏影相生的过程中实现互文性的表达,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福建戏曲电影,以此更好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彰显出真正的主流价值.

    互文性福建电影戏曲文化戏曲电影

    地方精神、生存命题和伦理传统:福建电影中的信俗空间

    孙越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俗空间是在匀质空间里断裂、与世俗空间异质的一种空间形态.福建电影由"异"入手落足"同"与"和",围绕地方精神、生存命题和伦理传统,将对信俗空间的表达深入到异乡、异度和异族的叙事框架中,塑造了"隐在的圣域"的影像空间,形成了福建电影差异化的地方特色,传达了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共同体美学观念.

    福建电影信俗空间共同体美学

    民国时期福州电影放映活动的三重话语绘景

    洪子祎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电影史的地域研究中,福建电影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而作为福建省会的福州,更是鲜少有学者关注.为阐释福州早期放映活动图景的独特之处,笔者从商业、民间以及官方三重话语的角度入手,包括放映空间的变迁和特征、福州市民阶层与电影放映的双向互动,以及30年代官方话语下的电影审查和电化教育等.通过文献考察的方法,梳理和揭示了福州电影放映活动的独特历史价值.

    福州电影放映空间电化教育

    中国儿童电影的审美建构与现实观照

    邱月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电影兼具娱乐和教育等功能,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题与内容的优质化,能够引导儿童思想、提升审美趣味、锻炼审美能力、形成审美心理.目前,儿童电影存在成人逻辑、主题至上、题材低幼化等问题.应基于"儿童本位"思想,研究符合儿童审美接受习惯的视听特征,对儿童电影的创作现实进行观照,探寻儿童电影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儿童电影审美建构现实观照儿童观影儿童本位观

    空间·越轨·自由:华莱坞现实题材电影中的底层叙事研究

    袁爱清卢艺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传统的二元空间建构,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核心主流文化的叛逆与霸权话语的反抗,因此在"第三空间"视域下研究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底层叙事,可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提供创新视角.本文基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基础,对华莱坞现实主义题材中的底层空间的塑造以及底层人物的"越轨"行为进行分析,使被排斥和底层化的内容能够在这个空间中得以解读,进而为现实中的弱势文化借助影像传播,助力自身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华莱坞现实主义第三空间底层叙事

    健康传播视域下的新世纪国内医疗题材电影叙事

    李兰英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医疗题材电影在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不仅是娱乐消遣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传递价值观念和健康理念的工具.本文将从健康传播视域出发探讨新世纪国内医疗题材电影的叙事,主要包括健康传播视域下的主题表达、塑造良好的医患媒介形象和传播健康的理念.

    健康传播医疗题材主题表达医患形象传播健康的理念

    2000年以来我国电影改编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其演进

    郭奇军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中国知网2000年至2022年的2293篇核心文献,对2000年以来的电影改编研究进行文献分析后发现:2000年以来有关我国电影改编研究论文的数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与研究机构,但研究者之间缺乏合作.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类型化电影改编研究、改编者与作家研究是其重要的三大研究领域.时间序列上,可分为延续发展期,蓬勃发展期与IP电影改编新时期三个阶段,关键词突显与电影产业、媒介生态变化紧密相关.电影改编理论的建构与媒介融合下电影改编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新热点.

    电影改编现状热点演进

    袅袅乡音·悠悠乡情:方言电影的共情传播研究

    陈天依李思怡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梦里乡音近""切切故乡情",乡音是故乡的沧桑,乡情是故乡的守望.方言作为乡音的符号呈现,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格迥异的方言电影见证着故土的岁月斑斓,记录着地方人物的真实故事,逼真的城市质感与复杂的人性情感形成影片的戏剧张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电影作品为切入点,将共情传播作为理论基础,从场景、氛围、符号与叙事的层面探讨方言电影中表达的乡音、传递的乡情.

    方言电影共情传播乡音乡情

    VR影视对传统电影语言的改变

    石静怡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6年以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逐渐被人所熟知,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VR技术与影视行业的融合发展催生出了新兴的VR影视,给传统影视业带来冲击.无论是叙事表达上还是视听语言上,VR影视都展现出了全新的态势,不仅让一些影视工作者跃跃欲试,更激起了观众的探索欲.VR影视在叙事模式、视听语言与创作特征三方面与传统影视都存在明显差异.

    VR影视传统影视叙事模式视听语言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