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丛建安

月刊

1672-9579

dacong3936@163.com

0591-83328793;83324386

350001

福州市古田路7号东升楼702

东南传播/Journal Southeast Communi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刊载发表传播专业类学术研究和新闻传播、传播技术、科技类业务研究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迁与发展:都市路径视角下的台湾电影产业

    陈伟伦陈睿菁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的当下,台湾电影产业不仅见证了城市空间的演进,更在影像中深切映照着这种变化.运用电影的"城市性"理论剖析台湾电影如何描绘与解读都市空间,得以窥见都市路径视角下台湾电影产业的变迁与发展.都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为台湾电影提供了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对台北繁华街景的细腻刻画,还是对海滨静谧生活的深情描述,无不展现了台湾电影对都市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富有地方特色的影像风格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更促进了台湾电影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差异化发展.

    电影的城市性台湾电影产业都市文化

    疾病之"变"、情绪之"困":电影病理学视阈下当代台湾电影研究

    苗学慧胡存颖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台湾电影在疾病题材影像塑造层面最具特色,通过平静冷淡的叙事风格、色彩失衡的视听呈现、精密细化的视角切合,创新型地展现当代台湾大众在现实社会的生存面貌、情感纠葛及精神诉求.将电影病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为理论依据,深究当代台湾电影在疾病类型的表征与转变,并分析电影作品中人物情绪与精神建构的设计特征,最后可探讨其影像背后所彰显的时代内核与人生哲理.

    当代台湾电影电影病理学疾病情绪

    传播中的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及应对

    王鸿志龙海平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播中的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及应对,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向.应对传播影响下的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应当围绕风险特征、风险表征、风险应对几个方面展开.围绕这几个问题,本文阐述了传播影响下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产生的几个来源,即,认知域易变化、认知域价值多元化、认知域霸权化、认知域数智化;阐释了传播影响下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的几个具体指向,"虚假信息和历史虚无""智能算法"操控、"计算宣传"撕裂、认知域"武器化";探讨了风险的应对措施,提出构建认知战国防力量.

    认知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认知战国防力量国家安全中国叙事国际化

    新闻叙事学视角下的融媒体直播——以《古厝里的中国》第二季为例

    王铣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章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的融媒体直播节目《古厝里的中国》第二季为例,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融媒体直播节目在叙事主题、叙述信号及被叙信号方面的创新策略.文章认为,这档节目的成功体现了新闻叙事学在融媒体直播领域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发展融媒体直播节目提供了参考.

    新闻叙事学融媒体直播《古厝里的中国》

    共情传播:实践智能传播时代群众路线——以《福建新闻联播》为例

    叶茂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传播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时政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主流电视时政节目重获受众青睐,引导舆论,塑造主流价值,成为主流媒体必须深思的问题.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以共情传播为手段,不仅能够使主流媒体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还能在融媒时代中建立起更为深入的共情传播机制.结合《福建新闻联播》系列融媒作品媒体实践,本文通过研究新时代如何践行网上群众路线,赋予主流媒体"群众办报""开门办报"新时代媒体实践内涵.

    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共情传播

    中国黑色喜剧电影的致笑机制及其价值表征——以柏格森喜剧理论为视角

    王一淳周轩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从柏格森的喜剧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黑色喜剧电影的致笑机制和价值表征.黑色喜剧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备受欢迎的喜剧片亚类型,将黑暗荒诞的悲剧主题与喜剧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本文通过运用柏格森的喜剧理论,在解析中国黑色喜剧电影中的喜剧性和笑的生产机制的同时,分析黑色喜剧电影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阐释其如何运用喜剧技巧赋能黑色题材,并被中国当下社会所接受.

    黑色喜剧电影柏格森致笑机制社会功能

    三十年来中国的电影研究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

    王永赟黄依玲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知网上收集相关研究论文,运用CiteSpace工具探究电影研究的前沿热点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初步的相关研究图谱.分析表明,三十年来国内电影研究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电影导演;研究类型电影和电影产业;研究场景、新媒体、互联网以及某一具体影片.未来电影研究应加强理论构建,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研究.

    电影研究CiteSpace工具可视化分析

    溯源·困境·破解:媒介异化现象的当代审思——以《黑镜·急转直下》为例

    杨靖垭许乐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法治监管与监督建设、媒介技术安全性与保障性支撑、媒介行业自律化规范化管理是加强媒介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基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异化"的现实解读,拱绕英剧《黑镜·急转直下》中的"媒介功能异化"所引发的伦理困境,透视媒介异化的引导策略,力求辩证审思人与媒介的关系,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行业约束、公众场域、个体视角中寻绎破解之法,希冀媒介技术在道德伦理框架内能发挥积极作用.

    黑镜·急转直下"媒介异化"媒介伦理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漳州非遗传承与传播路径研究

    薛秀云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线上媒介的高速发展,数字非遗传播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在广泛收集调研和分析漳州非遗传承和传播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生存语境下漳州非遗在传承与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组建漳州数字非遗专业传播队伍、开展数字化非遗传承专题培训、建立中英文双语非遗传播体系和依托高职院校推广非遗平台等途径,助力漳州非遗在新时代的对内传承及对外传播.

    数字化漳州非遗传承传播

    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内容监管研究

    王四新韩希佳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营业性演出内容及表现形式多元,在实践中常面临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擅自变更演员及演出内容、假唱与假演奏、不理性追星及不文明观演、演出网上网下信息风险等内容监管问题.目前,我国大型营业性演出内容监管坚持申请审批与现场检查双重把关,注重营业性演出规范并倡导主流价值观,开始关注网上网下风险综合评估与治理,但还面临着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形成合力、内容监管标准有待进一步明晰、事后处罚力度缺乏威慑力等问题.

    大型营业性演出内容监管文化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