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徐子方

双月刊

1671-511X

skxbzf@163.com

025-83791190 83795426

210096

南京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校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关注传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学术史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以推进学术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中国民众的养老意愿及其代际差异

    龙书芹杨春华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开展的2022年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理想养老方式正经历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的转变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依靠子女的"依赖养老"比例随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减,而包含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和新型养老的"独立养老"比例则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增.从影响因素看,家庭养老资源和个人资源对"依赖-独立"养老模式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首先,子女状况对人们养老意愿的影响锐减,子女数量对大多数人的养老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且有无儿子仅仅对"50后、60后"和"70后"群体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更是仅仅在"50后、60后"群体中显著,说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经发生悄然改变.其次,家庭经济资源不再是"依赖养老"的底气,反而逐渐转变成了"独立养老"的动力,对于"50后、60后""90后、00后"群体而言,家庭经济资源越好的个体反而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第三,个人的经济状况越好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因此,家庭养老资源、个人资源对人们养老意愿产生作用的方式及其代际差异,奠定了未来中国社会化养老的心理基础.

    养老意愿"依赖养老""独立养老"代际差异

    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中的孝道文化传承与发展

    张晶晶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必须重视养老的文化面向,深入挖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养老资源.家庭照护和社区居家照护是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的两大核心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赋能家庭形成有弹性的照护安排.情感纽带和类差秩序是孝道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内在机制.情感纽带在当前家庭照护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而以代际类差秩序为前提的孝道刚性约束已被打破,继而凸显出社区居家照护的补充性和保障性意义.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共同体的情感价值和资源聚合优势,尤其是数智技术在照护需求响应、资源供需对接、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式老年照护体系,推动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龄化孝道文化家庭照护社区居家照顾数智技术

    何以耳朵能制造"抽象"——艺术抽象的生理哲学论(之一)

    蓝凡
    12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感知和确立外部世界的途径主要依赖生理的条件获取"形象",在哲学上,肉身感官形象和艺术创造形象可分为具象与抽象两类.视觉的"眼见为实"表明了眼睛的具象性——空间的具象性,听觉的"耳听为虚",表明了耳朵的抽象性——时间的抽象性.这是人类最特有的生理/文化现象.基于人的生理构造的艺术抽象,声音能够先于视觉走向"抽象"的生理/文化的基本条件,体现了耳朵感官基础上的声音抽象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声音的抽象也就是对时间的抽象.这是音乐之所以抽象的时间逻辑,也是建立在视听生理基础上的抽象维度.人类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人类的文化行为决定了人的精神行为.人的视听感官的矛盾决定了人类在抽象、抽象思维和抽象艺术上的对立与统一.人类抽象意识、抽象概念和抽象艺术的存在使自身摆脱了一般生命的限度,进入了一个智慧生命的阶段.从人类听觉艺术抽象化的发展来看,追寻时间的抽象意义一直是抽象艺术的绝对维度,因此,我们可以研判,视觉艺术的抽象化发生与发展也一定是建立在空间维度上的时间意义的发生与发展.

    艺术抽象听觉与视觉时间与空间抽象与具象生理与文化听觉艺术

    天下·天子·天理:论宋代院体画主题的三个维度

    喻颖
    13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院体画作为皇家扶持的绘画类型,其主题围绕"天下""天子"和"天理"形成不同的维度;宋代院体山水画形成"山水-庙堂"的天下结构关系,其主题从"天人关系"的表象隐喻地指向"天下";宋代院体人物画主题隐喻地指向"天子",这一主题指向从"君与民""君与臣""君与君"三个层面展开;宋代院体花鸟画主题隐喻地指向"天"或"天理",通过"以物观物"和"观之以理"的方式呈现.宋代院体画主题的三个维度对应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结构.

    宋代院体画天下山水画天理

    ABSTRACTS

    150-152页

    东南大学举办"伦理道德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会议

    卢文成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