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文化
东南文化

徐湖平

双月刊

1001-179X

025-84806201

210016

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东南文化/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文科学专业刊物。以江苏省为主,兼及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等东南地区的文物,收有考古学、民俗学、博物馆学、区域史、艺术史等方面的具有学术性的论文或馆藏文物、考古发掘、民俗调查等方面的资料性简报、报告、省内有关学科的学术活动的消息报道等。该刊注重从文物、考古学、民俗学和博物馆学角度出发,研究探讨中国东南地区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以此构成它的鲜明特色。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价值研究:实现过程与评估框架

    赵云赵荣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研究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基础理论研究中最紧迫且具有全局性的学术问题.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共同构成其价值实现过程,公园区域文化整合是该过程的本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是其基本要求,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品牌价值的创建与实现是其理想状态.核心遗产选择、公园区域界定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败具有制约作用,品牌价值目标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导向作用.涵盖建设和运营阶段、全流程、动态性的国家文化公园价值评估框架由核心遗产价值评估、公园整体价值评估、品牌价值评估三方面内容组成.

    国家文化公园价值实现价值评估核心遗产整体价值品牌

    价值导向下文物类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探析

    郑建栋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纳入不可移动文物体系的工业遗产因其近现代的时代特征、建筑功能的独特性、再利用要求的必然性,其保护利用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宜以价值为导向,在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较为灵活和适宜的保护利用策略,根据保护建筑的价值重要性合理确定文物本体.工业遗产作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具有很强的再利用属性,可以参照“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分类方式,对建筑分级保护,分类把握展示利用强度,统筹历史环境特征延续与景观提升,从而实现工业遗产价值传承与合理再利用相结合的目标.

    工业遗产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本体遗产核心价值分级保护分类利用

    《东南文化》征稿启事

    19页

    南朝陵墓石刻的整体性保护与多样化展示

    徐晨希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朝陵墓石刻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长久以来一直是南京、镇江和江苏省文保部门讨论的话题.基于南朝陵墓石刻的现状,应尝试实施整体性保护与展示,诸如构建完整的阐释体系,坚持“原址保护”的原则,兼顾保护效果和美学因素,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形式,展示陵墓原貌,更好地弘扬南朝石刻艺术.

    文化遗产保护南朝陵墓石刻阐释体系整体性保护原址保护石刻博物馆数字化展示

    浙江德清东汉上渚山窑址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
    26-37,中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5-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上渚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清理东汉龙窑两处,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和窑具:窑炉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窑具种类多样,器物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从造型艺术到装饰手法,均存在着印纹硬陶的明显烙印.该窑址的发掘丰富了东汉陶瓷考古的内涵,为研究东汉时期的窑炉结构、装烧方式、产品特征,尤其是原始瓷向成熟青瓷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浙江德清县东汉窑址龙窑原始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侯庄组汉、晚唐至五代墓葬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38-54,中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侯庄组墓地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北乡,是一处沿用时间较长的古代墓地.此次发掘共发现10座汉代墓葬和160座晚唐五代墓葬.其中晚唐五代墓葬排布规律,具有公共墓地性质.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扬州城市规划、墓葬习俗、社会风貌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扬州汉代五代公共墓地

    广东省陆丰市长浦仔墓地发掘简报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丰市博物馆
    55-62,中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陆丰市长浦仔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4座,其中隋至唐初时期墓葬3座,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墓葬1座.出土遗物有六系瓷罐、瓷碗、铁剪刀、铜钱等.本次发掘的墓葬在汕尾地区尚属首次,填补了该地区同时期考古学空白,为考古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陆丰墓葬砖室墓

    江苏苏州姑苏区福星小区两座唐代纪年墓发掘简报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63-66,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市姑苏区福星小区附近的两座土墩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的两座唐墓出土有砖志,分别为“天宝十四载”和“贞元十九年”.虽然出土文物不多,但墓葬时代明确,是研究苏州地区唐代墓葬的重要资料.

    苏州唐代墓葬

    江苏灌云罗祖庙晚唐五代古墓葬发掘简报

    连云港市博物馆
    67-77,中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6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对灌云县小伊乡罗祖庙庄古墓葬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晚唐五代墓葬、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了一些典型的晚唐五代陶瓷器,为研究灌云地区唐宋时期官河漕运、墓葬形制及丧葬礼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灌云晚唐五代长梯形砖室墓儿童墓

    浙江东阳吴越国中兴寺塔出土文物

    魏祝挺陈荣军
    78-95,封2,中插6-中插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东阳中兴寺砖塔倒塌于1963年,出土文物二百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多达7件.2018年,东阳市博物馆组织对中兴寺塔出土文物全面整理.出土文物可分为石碑、石函、经卷、小塔、造像、玻璃器、金银器、铜器、瓷器、漆木器、钱币、建筑构件等12个种类,为研究五代吴越国时期的佛教史、佛塔营造及佛教文物提供了宝贵资料.

    东阳五代吴越国中兴寺砖塔阿育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