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球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球环境学报
地球环境学报

双月刊

地球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arth EnvironmentCSCDCSTP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津市热环境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巧真闫兵杨光姜楠...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很大影响.为探究天津市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5—2020 年四期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计算城市热岛比例指数,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城市热环境发展和布局,利用地表温度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城市地物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响应关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高程、绿地、建筑用地和水体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天津市热岛足迹沿主干道由市内六区向环城四区发展,天津城市热环境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标准差椭圆分析可知,城市热岛呈现发展主轴维持在东北—东南方向,整体空间格局呈现放射状分布;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用地面积占比逐年增加,水体面积占比逐年降低,各类型地物平均温度排序为:建筑用地>绿地>水体;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NDBI和NDVI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NDVI和MNDWI对LST交互作用最强,是城市热环境驱动作用最强的因子组合.

    地表温度Landsat城市热岛辐射传输方程法地理探测器

    疫情前后太原市主城区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锋赵娇燕班凤梅
    14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城市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大气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原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里金插值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HYSPLIT轨迹模型对太原市主城区 2022 年疫情前后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O3 浓度呈逐月递增趋势.其他污染物在管控期间浓度有所下降,与 2021 年同期相比,PM2.5 下降了23.6%,PM10 下降了 32.7%,NO2 下降了 2.6%.(2)在空间分布上,PM2.5、CO、SO2 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点,PM10 浓度则呈"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3)太原市污染物在疫情前及管控期间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及山西省内晋中地区短距离传输影响.在常态化时期,气流轨迹更分散,来自晋中市和临汾市的短距离传输占比最高,为21.45%.(4)管控期间重点工业企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达到 28.33 亿kW·h,工业活动受管控影响较小;但移动源污染排放减少,缓解了大气污染.

    新冠肺炎太原市空气质量HYSPLIT轨迹模型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固体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因子测定及分布特征

    杨乐汀张宁宁张勇王怡...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放因子是估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为获取可靠的、有区域特征的固体燃料排放因子,2018年在我国西部9个省/自治区利用稀释采样系统入户收集了226个固体燃料燃烧样本,获得了薪柴、秸秆和煤在不同类型炉具中燃烧排放CO2、CO、OC、EC、PM2.5 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秸秆类较易燃烧的燃料有较高的OC、EC、PM2.5 排放因子,煤有较高的CO2、CO排放因子.炉灶类型对薪柴的OC、PM2.5 的排放因子影响稍大,薪柴在炕中燃烧的OC、PM2.5 排放因子比在砖灶和铁炉高约 2—3.1 倍,但秸秆在不同炉具中的排放因子差异较小.受不同区域燃料和炉灶类型以及操作习惯差异的共同影响,排放因子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高CO2 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区域,高OC、EC、PM2.5 排放因子分布在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区域,并且CO、OC和PM2.5 排放因子的区域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农村地区我国西部固体燃料污染排放排放因子

    陕西红碱淖湖泊表层底泥磷形态研究

    刘晓清刘昱含刘钊于学峰...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其与氮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十分显著.采用连续提取法对陕西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磷形态进行分析,得到弱吸附态磷(NH4Cl-P)、铁锰螯合态磷(BD-P)、铁铝氧化态磷(NaOH-P)、钙磷(HCl-P)、惰性磷(Res-P)五种磷形态.结果表明:总体上,红碱淖表层底泥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较低,但在湖泊水体pH值上升背景下,一些碱溶解磷(如NaOH-P)向湖泊水体释放的风险可能增加.五种形态磷在全湖的空间分布表明:NH4Cl-P与BD-P呈现大致相似的特征,NaOH-P主要在湖泊南岸附近富集,HCl-P和Res-P呈大致相反的变化趋势,总磷(TP)在全湖近乎均匀分布.与国内典型湖泊沉积物的对比显示:红碱淖表层底泥无论是总磷还是活泼磷均处于较低水平,也说明该湖泊表层底泥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相对较低.

    红碱淖表层底泥磷形态释放风险

    《地球环境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