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侯丽萍

半月刊

1674-7712

xiaofeidianzi@163.com

010-52420279 68253737

100036

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二层240室

消费电子/Journal China This Week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一本集高端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报道、产品评比测试、导购等的大型消费电子资讯半月刊。上半刊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评测推荐,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下半月刊注重消费电子理论研究,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消费电子资讯大型综合半月刊。   杂志脱胎于2003年创刊的《电器评介》,现正式更名为《消费电子》,目前已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知名媒体。是消费电子爱好者交流、学习及收藏的首选;更是政府和企业高层了解消费电子行业动态和普通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参考刊物。编辑内容我们的编辑方针  及时准确、客观详实地传递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信息,促进消费电子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外厂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消费。每期杂志均以大量篇幅发布“消费电子评测室”对各类电器产品的横向对比评测报告,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依据。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电器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同时关注行业热点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奉上行业最热门人物的专访报道。  现已建立国内权威性的消费电子主观评介测试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具有品牌标志的消费电子产品认证标志奖项,众多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都以获得这些奖项为荣。  为了更好的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新增的“潮人玩转消费电子”和“商品集装箱”栏目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们的主要读者描述:  读者对象主要是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发烧友、需要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普通消费者和消费电子行业从业者。目前订阅和购买用户已达到每月16万左右,并且仍旧在不断增长之中。读者对象包括国家公务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IT业者、医疗卫生业者、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等。读者群的收入处于中高水平,多数读者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并且对周围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影响力。这些读者基本覆盖了国内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占总量的45%以上。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发行数据  《消费电子》为大16开全彩印半月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突破16万册,其发行渠道遍及全国各地邮局、报刊亭、同类企业界、相关展会和销售终端。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为主,在重点城市的银行、4S店、宾馆、酒楼及高档写字楼等场所均有本刊的展示,北京及广州等重点城市的主要报摊点均有销售,在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年二十个大型论坛和高峰会议上均会随会议资料派送,并已进入部分高校阅览室、图书馆和上海爱知书店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020-62215592、010-68253737-147  发行部联系方式:010-68253737-146  邮箱:sally@cechoice.com  《消费电子》杂志(学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大型科技理论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探讨和报道国内外消费市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7712 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9/TM 邮发代号:82-22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消费市场 >电子科技 >计算机科学 >技术交流  二、征稿对象:  从事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均可向本刊投稿。  联系方式:  电话:010-52420279  投稿邮箱:xiaofeidianzi@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中大型机场弱电信息系统UPS供电方案的选择

    高远翔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场弱电信息系统供电是否可靠及平稳决定了机场生产运营保障的效率以及旅客的出行体验,对机场的安全生产运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UPS供电系统的简要介绍及根据机场弱电信息系统及机房的分类标准,为中大型机场弱电信息系统UPS供电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机场弱电信息系统UPS供电安全生产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技术教育教学场景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李建凤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建筑技术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方法,开始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建筑技术教育教学中的潜在机遇,如提供更丰富的设计创意、增强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等.同时,本文也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建筑技术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等.通过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旨在为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关于在建筑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建议和指导.

    生成式人工智能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场景机遇挑战

    LED照明系统中照度均匀度优化与评估方法探讨

    刘洪泽
    74-7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LED照明系统,重点分析其照度均匀度优化的重要性.强调均匀照明在办公室、工厂和医院等各种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并阐述其对于视觉舒适性、能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同时提出LED照明设备的战略选择、光学透镜和反射器在实现均匀照度方面的作用,以及控制亮度和色温的重要性.

    LED照明系统照度均匀度光学设计能源效率

    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关系研究

    邱灵灵李兵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社交媒体的崛起,企业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将对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之间的紧密融合如何推动个性化内容推荐、实时互动和客户服务、社交媒体广告优化等方面的策略演变.通过对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实时互动与品牌建设、用户生成内容与口碑营销、移动互联网与购物体验创新等方面的关系分析,揭示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在推动企业营销中的协同作用.

    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个性化内容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运维及安防系统研究

    全兴源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解决变电站运维效率不高、安全防护不到位、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提出建立智能化运维系统和安防系统,也就是以信息技术融合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对变电站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智能分析,切实提高生产信息化程度,以满足现代设备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所以,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归纳变电站建立智能运维及安防系统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设策略,旨在为变电站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融合变电站智能运维安防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稳定性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申瑜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给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性带来了影响,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功率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和改进策略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动态和静态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系统的稳定性状况和探索有效地改进策略.通过有效的改进策略,我们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抗扰能力,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电力系统功率稳定性分析与改进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中心机房建设分析

    时萧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医院内的中心机房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中心机房的构建,重点分析中心机房的建设原则、主要架构、数据存储和安全保障等关键要素.通过研究表明,一个高效、信息化的中心机房应具备高度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而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心机房的初始设计和建设,同时,安全、稳定的中心机房对于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医院信息化中心机房建设

    基于RTDS的应急发电车模拟运行特性研究

    郭强唐志鹏陆斌胡翔...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确反映应急发电车真实系统中的电磁耦合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的应急发电车模拟运行特性研究.基于RTDS的应急发电车模拟的原动机和同步发电机仿真模块,针对应急发电车功率因数控制下的实际运行进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控制下应急发电车实际运行的特性.

    RTDS应急发电车实时数字仿真器仿真测试平

    大规模储能装置在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龙勇代高富范治政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新能源发电受自然环境影响,其电力输出具有较大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大规模储能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配置策略;然后仿真了在该策略下对电网调峰的影响;最后对储能装置配置投资进行了敏感分析,找出了投资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以10MW光伏发电厂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电厂的发电出力特性,在此基础上论证储能装置在电网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储能装置调峰敏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