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费电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侯丽萍

半月刊

1674-7712

xiaofeidianzi@163.com

010-52420279 68253737

100036

北京海淀区翠微中里15号楼二层240室

消费电子/Journal China This Week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一本集高端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报道、产品评比测试、导购等的大型消费电子资讯半月刊。上半刊立足最新消费电子产品评测推荐,放眼全球消费电子前沿动态,全面指导理性健康的消费电子产品购买,下半月刊注重消费电子理论研究,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消费电子资讯大型综合半月刊。   杂志脱胎于2003年创刊的《电器评介》,现正式更名为《消费电子》,目前已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知名媒体。是消费电子爱好者交流、学习及收藏的首选;更是政府和企业高层了解消费电子行业动态和普通消费者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首选参考刊物。编辑内容我们的编辑方针  及时准确、客观详实地传递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信息,促进消费电子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外厂商提供全方位高水准的服务,帮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消费。每期杂志均以大量篇幅发布“消费电子评测室”对各类电器产品的横向对比评测报告,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依据。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电器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同时关注行业热点事件和人物,为读者奉上行业最热门人物的专访报道。  现已建立国内权威性的消费电子主观评介测试实验室,逐步形成了具有品牌标志的消费电子产品认证标志奖项,众多消费电子生产厂商都以获得这些奖项为荣。  为了更好的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新增的“潮人玩转消费电子”和“商品集装箱”栏目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们的主要读者描述:  读者对象主要是消费电子技术和产品发烧友、需要购买消费电子产品的普通消费者和消费电子行业从业者。目前订阅和购买用户已达到每月16万左右,并且仍旧在不断增长之中。读者对象包括国家公务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IT业者、医疗卫生业者、公司职员、服务业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等。读者群的收入处于中高水平,多数读者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并且对周围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影响力。这些读者基本覆盖了国内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占总量的45%以上。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 发行数据  《消费电子》为大16开全彩印半月刊,在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突破16万册,其发行渠道遍及全国各地邮局、报刊亭、同类企业界、相关展会和销售终端。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核心城市为主,在重点城市的银行、4S店、宾馆、酒楼及高档写字楼等场所均有本刊的展示,北京及广州等重点城市的主要报摊点均有销售,在工信部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全年二十个大型论坛和高峰会议上均会随会议资料派送,并已进入部分高校阅览室、图书馆和上海爱知书店等。   编辑部联系方式:020-62215592、010-68253737-147  发行部联系方式:010-68253737-146  邮箱:sally@cechoice.com  《消费电子》杂志(学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大型科技理论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探讨和报道国内外消费市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成果,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专业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7712 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9/TM 邮发代号:82-224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消费市场 >电子科技 >计算机科学 >技术交流  二、征稿对象:  从事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均可向本刊投稿。  联系方式:  电话:010-52420279  投稿邮箱:xiaofeidianzi@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参数组合估计的多元控制图的优化研究

    陈留抗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运用多元控制图监控复杂生产系统的过程中,当过程总体参数未知时,参数估计对多元质量控制图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在介绍两种常用参数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参数组合估计,来减少参数估计对多元质量控制图性能造成的估计误差和设定误差.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对几种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模拟对比,得出当样本容量较少且偏移量很小时,参数组合估计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数估计MEWMA控制图压缩估计

    事业单位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秦健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阶段,计算机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计算机的简单使用,转而将关注点放在了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上.现阶段,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应用和推广,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转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思路,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文以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医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王晓杜世凤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校医院是高校一个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承担着整个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医疗保健、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心理卫生教育等多项重要任务,在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服务互联网化是校医院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探索校医院医疗服务管理新模式,分析当前校医院医疗服务现状,构建和完善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平台,提供挂号管理、病历管理、诊断管理、系统管理、药品管理、普及医疗知识等基本功能,在校医院和师生之间建立线上沟通平台,从而可以更大化利用校医院资源,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校医院为例,试运行该医疗服务平台,为校医院的构建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校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研

    许浩王成义
    2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由最初的第一代发展到当前的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5G通信关键技术,最后做出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基本内涵发展趋势

    面向等级保护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与应用实践

    邹敏
    2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办公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日益突显.当前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执行标准,按照系统的影响范围与重要性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管理,将企业各专业的协调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使得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得以切实提高.

    信息系统管理等级保护信息安全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王凯周宏哲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单一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下通信技术的发展,根据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在融合中寻找新的突破.

    短距离通信WIFI蓝牙ZigBee

    基于Fisher判别法的鸢尾花分类研究

    赵清梦周中洪
    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类判别问题在生活中是一个有着重要应用需求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希望能够准确快速地解决例如根据邮件内容或者发件地址来判断其是否属于垃圾邮件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利用历史数据来建立合理的分类器.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一种常见的判别分类方法——Fisher判别法,基于鸢尾花的公开数据集,根据鸢尾花的萼片长度和宽度,花瓣的长度和宽度,使用Fisher判别法对鸢尾花的类别归属进行判别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解决了对鸢尾花的分类问题.

    Fisher判别法分类SPSS软件

    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研究

    王兴军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的带动下,互联网时代势不可当,计算机技术凭借其先进性与优越性,成为更多专业技术的核心,大大改变了社会生产与生活,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与更新,计算机应用技术也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强化对技术的完善可以有效应对技术难题.本文以新形势为背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与实践进行全面与系统地研究.

    新形势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

    图卷积网络在特殊人群异常行为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邹开达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问题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重点.针对传统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存在的光照、噪声、物体遮挡,背景复杂而导致的运动目标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图卷积网络与混合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方法,对监控设备采集的画面进行实时运动特征提取,实现在缺少或没有看护人员的场景下,检测发生的异常行为(跌倒、挥手、击打和抽烟),最大限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模型在大型数据集NTU-RGBD上的准确率达到81%,具有良好的性能.

    异常行为检测图卷积网络特定场景

    刍议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检测技术

    刘东辉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是指计算机软件协议、硬件以及计算机系统语言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由于计算机软件中包含了较多的信息,当计算机软件出现的安全漏洞一旦被不法人员加以利用,不仅会增加计算机软件被攻击的概率,还会导致计算机软件中重要的信息被窃取或丢失,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带来恶劣影响.

    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