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庆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庆社会科学
大庆社会科学

宋洪德

双月刊

1002-2341

DQSHKX@163.com

0459-4600175

163002

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府楼4403室

大庆社会科学/Journal Daqing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大庆社会科学》是由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大庆石油管理局政工研究会、大庆市金融学会协办的惟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理论期刊,系黑龙江省社科类二级期刊。《大庆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大庆,面向全国,为各级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大庆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阵地,是普及社科知识的园地,以应用理论研究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主攻方向,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理论部门、管理和调研部门、大中专院校,注重开展理论探讨,侧重应用研究,传播学术信息,弘扬先进文化,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研究

    陶林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的提出具有深刻背景.当前在学习研究中存在四种误区:盲目脱离生产关系谈新质生产力;把新质生产力当成什么都往里装的筐;片面否定传统生产力和一味强调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因忽视因地制宜而缺少对各地情况差异的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只有树立这四种思维,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思维误区,在实践中真正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四种误区四种思维

    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实践机制思考

    王传玲刘春晓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在政策支持、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形成了相应机制.在梳理总结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实践做法基础上,对这一实践的成效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举措.

    大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实践机制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辛佳楠初丹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在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完善农业发展政策,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农业相关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积极推动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

    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农业相关产业链

    候鸟养老模式探究——以南滨花园候鸟养老生活为例

    周翔舒凯捷江淑玉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候鸟养老模式,是众多养老模式的一种.三亚市崖州区南滨花园候鸟老人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养老模式的优劣,为老人们选择养老模式提供了参考.他们创新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路径,为候鸟老人养老生活的高质量发展展示了可行的途径.同时,他们探索的经验,为候鸟养老模式的践行提供了借鉴.

    候鸟养老模式利弊分析实践路径经验透视

    数字化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四维向度研究

    踪程李慧杰蒋韶晖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社区治理的数字化嵌入是顺应"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满足城市社区自身发展需求,重塑社区治理形态的必然趋势.价值取向—行动指向—突破方向—目标导向,构成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数字化嵌入的四个核心向度.数字化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价值取向"是彰显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特色,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治理、科技赋能的现代化治理;行动指向是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数字化高质量转型,即整合社区治理多元主体资源、搭建社区治理数字化平台、提升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数字素养;突破方向是增加数字化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普适性,即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全面覆盖、推动数据标准化与行业应用的兼容性;目标导向是实现城市社区的治理创新,即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重塑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模式.

    数字化城市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认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刘晓鹿强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充分阐释了党中央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新时代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守文化根基、掌握思想主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两个结合"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考验与发展路径探索

    万从林张春玲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传承的思想契合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根植于尚学尚德的中华传统,凝炼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尽管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文化认知缺失阻碍,技术革新挑战,以及资源保护缺失与代际传承断裂等多重考验,但总体来看,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未来,应深化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接班人、激发社会参与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考验发展路径

    新时代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管理与创新发展研究

    张鹏辉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亟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自身服务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而开放式服务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理念与实践方式,已然成为各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从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工作机制的形成,以及新时代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管理的处境与困境,以期为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参考.

    图书馆特色文化服务开放式服务管理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理路

    张婷婷宋贺鹏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极具党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重要育人资源.高校善用红色文化涵育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深入推进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优势,高校需把握好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关联,聚焦思政课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存在的浅表化、空泛化、同质化、低效化等现实隐忧,通过主体间交互重塑、技术赋能、场景创设、机制共建、资源共享等手段推进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

    新时代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逻辑理路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推进高校科研人才培养

    贺池斓陆佳佳刘丽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的提出,是推动新时代龙江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同时也为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及政策支持.科研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主要阵地,深入解读和研究《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对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更好推动龙江全面振兴,提高龙江创新能力,推动龙江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政策高校科研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