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球学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学报

中国地质科学院

董树文

双月刊

1006-3021

cagsb@qq.com

010-68327396,68992351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地球学报/Journal Acta Geo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设有创新与发现、探讨与争鸣、前沿综述、学术、热点追综、研究进展浏览、学术活动与动态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隆起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及找矿启示

    聂逢君杨舒琪封志兵夏菲...
    26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盆地古隆起对油气成藏起到明显控制作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制约也不可忽视.砂岩型铀矿通常就位于盆地边缘构造斜坡带和盆地内部隆起附近.隆起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具体体现在:控制地下水补-径-排体系、控制层间氧化作用、控制沉积相带发育、伴生断裂促进物质输运以及为成矿供给铀等.中国北方沉积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经历复杂的构造活动,盆地域内非均衡发展而多形成隆起,因此我国铀矿找矿尤其需要重视隆起对铀成矿的控制.其中,盆地内部找矿应重点关注被大幅抬升的隆起,而盆地边缘构造斜坡带上找矿需重视微隆起以及基底上覆地层的褶皱.将隆起作为关键控矿要素,优选适用的攻深找盲方法,精细刻画盆地基底隆升形成的背斜、褶皱及伴生断裂,可有效提高铀矿找矿效率并拓展铀矿找矿空间.

    砂岩型铀矿隆起构造斜坡带盆地内部成矿流体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磁场及其基底断裂特征研究

    田刚汶小岗薛海军马丽...
    27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基底断裂特征,在分析其重磁场特征基础上,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获取了基底重磁异常场,并对其基底断裂构造进行了综合识别和解释.研究发现盆地北部布格重力异常场呈东高西低、航磁场呈近东西、正负相间排列的特征;盆内发育 28 条基底断裂,整体上以NE向和EW向基底断裂为主,NW和SN向基底断裂错断或斜交分布的构造格架;EW—NE向基底断裂形成于~1.95 Ga阴山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陆陆碰撞事件,其中新召北—泊尔江海子南(F4+F10)基底断裂带在中元古代之前是一条不同构造单元的分界线;SN—NW 向基底断裂是上述陆陆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撕裂构造,中元古代在近 EW 向拉张应力场下选择性激活.盆地北部基底断裂体系形成是不同陆块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在后期选择性活化,为研究华北克拉通化和再造过程提供了构造变形的证据.

    克拉通化和再造构造格架基底断裂基底重磁异常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粤东河源盆地的深部构造、沉积序列与盆地演化

    张敏李海龙唐灵祁士华...
    29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东河源盆地是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晚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研究该盆地的深部构造、控盆断裂、沉积序列和盆地的形成发展,对于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新近纪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反射剖面和约两千米的地质科学钻探等数据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了河源盆地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地层结构清晰,沉积基底为早古生代地层,并建立了该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的三阶段沉积序列;该盆地发育渐新世的火山岩,揭示了控盆边界断裂及内部构造发育特征,暗示了原型盆地的破坏发生于晚新生代:即盆地南北两侧紫金—博罗逆冲断层和河源断裂带在晚古近纪—新近纪强烈地改造了原型盆地;基于以上认识,初步恢复了河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构建了河源盆地沉积序列-构造演化模式.

    河源盆地沉积序列反射地震构造演化控盆断裂科学钻探东南沿海

    维西—乔后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

    李鉴林常祖峰阿拉塔
    309-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西—乔后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接壤地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研究其新构造活动特征对认识川滇块体构造格局和运动图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据野外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结果,重点阐述断裂北段的运动特征及其滑动速率.研究表明:白济讯、维西县城及扎你洛等地均发现晚更新世活动的地质证据,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迹象;该段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根据阶地扭曲、陡坎等测得其水平滑动速率为 1.0~1.2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 0.3~0.4 mm/a.

    维西—乔后断裂晚更新世滑动速率

    上黑龙江盆地砂宝斯金矿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王远超谭伟赵元艺刘金龙...
    32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宝斯金矿床是上黑龙江盆地内唯一的大型岩金矿床,但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仍然存在争议.为此,在详细的矿相学和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世代黄铁矿开展LA-ICP-MS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砂宝斯金矿床从成矿早期到主成矿阶段,黄铁矿可划分为 3个世代,不同世代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差异明显.PyII为金的主成矿期,其中 Au、Ag、Cu、Pb、Zn、Bi、Co、Ni、As、Mn、Sb、Sn、Ga等元素含量较高.Co、Ni、As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黄铁矿晶格,Cu、Pb、Zn、Sb、Bi元素以金属硫化物矿物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Au元素以Au+、银金矿、铜金矿矿物包裹体微粒和亚微米的包体金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As-置换S-,形成Au(HAs)-,对Au的迁移及沉淀具有重要的作用.砂宝斯金矿床黄铁矿Co/Ni比值大多数小于1,大部分点落入沉积成因范围,少部分落入火山成因和热液成因范围,表明黄铁矿并非单一来源.综合 S、Pb 同位素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砂宝斯金矿床成矿物质既来源于具上地壳和地幔混源特征的深部岩浆,又来源于二十二站组围岩.结合区域成矿构造背景,认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早白垩世陆壳拆沉引发岩浆作用形成的初始成矿流体形成PyI型黄铁矿,Cu、Pb、Zn、Ag、Au、Bi含量较少,Co、Ni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萃取二十二站组围岩中成矿物质,富含 As、Cu、Pb、Bi、Au、Ag,形成沉积成因的 PyⅡ型黄铁矿;成矿晚期由于大气降水的减少,形成既有沉积成因又有热液成因的PyⅢ型黄铁矿.砂宝斯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硫-铅同位素砂宝斯金矿床上黑龙江盆地

    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探讨

    曾钦旺石少华钱滔吴承东...
    337-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地质工作实践认识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对几种重要热液矿床成矿的岩浆作用贡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结果认为:①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和排泄交替循环的,因此,通过简单的地下水的循环逐步转化为含矿热液成矿是难以实现的,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往往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驱动的热水循环.②地下卤水不是形成内生多金属矿床的矿源体,其本身不具有形成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条件,产于板缘地热异常带内的热卤水中的多金属元素,是板块活动引起的强烈的岩浆-火山活动所提供,卤水起到了活化、富集和搬运金属元素的作用.③MVT铅锌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本身说明它们的成矿与岩浆热液有成因关系.④根据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定义,所有的变化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难以形成变质热液矿床,其成因类型可归为岩浆热液矿床.⑤韧性剪切带是岩浆热力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成矿是岩浆热液在后期脆性断裂中充填交代而成.对矿床成因的正确认识,可有效的指导找矿勘查工作.岩浆成矿作用是最广泛、最强烈的成矿作用之一.

    地下水层控热液矿床地下卤水多金属矿床MVT铅锌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变质热液矿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河南省栾川—嵩县地区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白俊豪祝朝辉侯雪刚时永志...
    34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河南省栾川—嵩县地区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研究矿床的萤石稀土元素特征,以探讨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以及矿床成因.结果显示,栾川—嵩县地区萤石矿床的萤石样品ΣREE含量范围 7.17×10-6~178.02×10-6,平均值 67.85×10-6,LREE/HREE值范围 0.30~4.31,平均值 1.80,δEu范围 0.21~1.04,平均值 0.64,δCe范围 0.11~0.93,平均值 0.76.萤石矿床的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形态整体上具有平坦型特点,萤石呈中等Eu和Ce负异常.通过对比萤石矿床的萤石、地层岩石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分析各地质体主要成矿元素Ca和F的丰度,认为研究区大规模萤石成矿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华群、熊耳群地层,其次是中生代花岗岩体或岩浆期后热液;大气降水的参与以及成矿流体的运移是成矿流体由还原环境向氧化环境逐渐过渡的主要因素.萤石稀土元素La/Ho-Y/Ho关系图表明,萤石成矿在大尺度时间范围内具有同源性、小尺度时间范围内具有同源不同期性的特点.栾川—嵩县地区萤石矿床是由地层岩石、花岗岩体或者岩浆期后热液提供成矿物质、大气降水为成矿流体的主体、岩浆后期冷却提供成矿驱动热量、受断裂控制的热液型矿床.

    萤石矿床稀土元素成矿物质矿床成因河南省栾川—嵩县地区

    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布曲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刘天夫季长军
    365-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羌塘盆地胜利河地区侏罗系海相地层的地表露头有大量的油气显示.以往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多套含油气系统,油气性质复杂.本次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中侏罗统布曲组(J2b)中部油页岩露头、探井岩心的油气显示以及地表油气显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 TOC 分析、岩石热解、饱和烃色谱和饱和烃色谱-质谱的分析,更为详细地研究了胜利河地区烃源岩类型,对原油来源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该地区 J2b 组中部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具有较高的生油潜力.该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还原性海相沉积环境.研究区样品的有机质输入主要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DB4142以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贡献,BD4902 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处于成熟阶段,所有样品均检测出25-降藿烷系列的化合物,指示样品均遭受了较为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依据生物标志物指纹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原油主要来自于同层位(J2b)的烃源岩,而B、C、D类原油没有或者很少有该套烃源岩(J2b)的贡献,可能来自其它层位烃源岩贡献.

    羌塘盆地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油源对比

    河北省北部晶质石墨矿层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翟大兴石姝华郑丽超杨四路...
    375-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晶质石墨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近年在河北省北部发现了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床,主要赋矿层位于新太古代崇礼上岩群、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等,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采样、分析测试工作,详细研究了赋矿层位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并对碳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赋矿岩石主要为含石墨黑云斜长变粒岩、片麻岩与透辉岩,原岩恢复以砂泥质碎屑岩、钙质沉积岩为主.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2含量为38.90%~80.42%,CaO+MgO为2.05%~31.93%,Al2O3为1.50%~15.34%;稀土元素含量为 79.1~321.4 μg/g,PAAS标准化分布模式一般具有右倾或较平坦分布特征,δCe略具负异常,部分具有δ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环境,部分地区存在富氧条件,局部为还原环境或存在热液加入.石墨中碳同位素值为-26.0‰~-20.7‰,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有机碳;大理岩碳同位素值为-3.8‰~1.1‰,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成因无机碳.区内晶质石墨矿层分布受到地层、岩性、岩相控制,含矿有利层位为古陆边缘滨浅海相富含有机质的砂泥质碎屑岩、钙质沉积岩.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矿床.

    华北板块北缘石墨矿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碳同位素

    LA-ICP-MS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在异剥钙榴岩和矽卡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王森张拴宏蔡梦颖申佳奇...
    386-396,中插1-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Coherent GeoLas HD型 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Agilent 7900 型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建立了 LA-ICP-MS 石榴子石 U-Pb 定年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冀北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混杂岩体中的异剥钙榴岩和闽西南马坑式铁矿含矿石榴子石矽卡岩这两种岩石中的石榴子石开展 U-Pb 定年研究.在冀北地区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混杂岩体中的异剥钙榴岩中,获得石榴子石下交点年龄为(387.6±5.4)Ma(D496-1,MSWD=1.1,N=30)和(409.3±7.8)Ma(D493-1,MSWD=2.0,N=60),在马坑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中,获得石榴子石下交点年龄为(128.6±2.1)Ma(ZK7921-b24,MSWD=2.0,N=60)和(128.7±3.2)Ma(ZK7922-b1,用锆石 91500 校正,MSWD=1.8,N=42);在潘田铁矿的石榴子石矽卡岩中,获得石榴子石的下交点年龄为(128.7±1.7)Ma(PT-b1,MSWD=1.7,N=30)和(132.1±1.3)Ma(PT-b1 样品,用锆石 91500 校正,MSWD=1.6,N=30)(除了指明使用锆石标样 91500 校正石榴子石未知样品外,其他皆用石榴子石标样Willsboro校正石榴子石未知样品的 U/Pb分馏).以上结果与 Sm-Nd等时线年龄及前人报道的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马坑式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U-Pb定年结果表明,利用石榴子石标样Willsboro 和锆石标样 91500 作为外标样校正同一样品中石榴子石 U/Pb 同位素分馏,获得的下交点年龄一致,206Pb/238U 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也一致,说明石榴子石与锆石之间的基体效应较小,在缺乏石榴子石标样时,可用锆石标样 91500 代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石榴子石U-Pb定年方法在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及异剥钙榴岩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认为石榴子石 U-Pb 定年方法在矽卡岩型矿床及异剥钙榴岩年代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推广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意义.

    石榴子石锆石U-Pb定年LA-ICP-MS异剥钙榴岩矽卡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