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球学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学报

中国地质科学院

董树文

双月刊

1006-3021

cagsb@qq.com

010-68327396,68992351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地球学报/Journal Acta Geo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设有创新与发现、探讨与争鸣、前沿综述、学术、热点追综、研究进展浏览、学术活动与动态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造-岩浆-沉积-成矿耦合作用——"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江小均
    43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2024 年,随着全国及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有责任、有能力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云南省具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在统筹部署优势特色的31种矿产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望培育形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做好传统优势矿产产业基地.然而,云南仍有几个重要的构造-成矿事件及找矿重点问题值得关注.例如,云南西部三江及扬子板块西缘地区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演化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期沉积-构造-岩浆-成矿复合叠加事件;东部扬子板块在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构造-岩浆-沉积-成矿事件;东南部华南褶皱带受特提斯与太平洋板块构造域叠加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多层位复合叠加成矿事件等.鉴此,为主动服务于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云南省各个地质单位在 2024年第 4期刊发 14篇文章,作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专辑涵盖了基础地质、地质找矿、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等多个研究方向,旨在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云南省多个战略矿床产业基地建设、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

    新一轮找矿行动基础地质成矿作用与规律云南省

    右江盆地富宁地区石炮组化石及顶部凝灰岩年代学特征及意义

    李维科宛胜刘军平晏海宝...
    439-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笔者在右江盆地富宁地区中三叠统板纳组与下伏下三叠统石炮组界面之下约100 m 采获早三叠世双壳类和菊石等化石,在 T1/T2 界面之间新发现一套厚约 5 m 凝灰岩层,对其进行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自下而上分别获得(249.0±1.9)Ma、(247.9±3.4)Ma、(245.5±1.6)Ma同位素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首次获得石炮组顶界年龄为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本次新发现的凝灰岩层及化石可作为早—中三叠世等时地层标志进行区域对比,丰富了右江盆地早三叠世火山岩分布范围,认为右江盆地滇东南地区T1/T2 的划分标志以该套凝灰岩作为标志较为合理.结合前人资料,这套凝灰岩、生物化石为华南陆块 T1/T2 界线的划分提供了重要年代学及古生物证据,认为安尼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年龄应定为245.5 Ma,可能更为合理.

    华南陆块右江盆地早—中三叠统凝灰岩古生物锆石U-Pb年龄

    滇西陇川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原特提斯洋俯冲的指示

    吴嘉林浦涛柏杨刘军平...
    450-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滇西地区原特提斯的构造演化特征,选择滇西陇川地区高黎贡山岩群中识别出的一套角闪斜长变粒岩夹二长浅粒岩的岩石组合进行研究,其原岩恢复分别为玄武安山岩和流纹岩.对其进行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486.8±4.5)Ma和(486.6±4.2)Ma的锆石U-Pb年龄,喷发时代为早奥陶世.角闪斜长变粒岩具全碱含量低(alk=2.75%~4.58%)、富钠(Na2O/K2O=2.32~4.79)、低钛(TiO2=0.70%~1.12%)的特点,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具MORB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相对富集Rb、Th、K、Nd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Sr、Ba、P、Ti,Sr-Nd-Pb同位素特征显示角闪斜长变粒岩具有EMII地幔特征,在La-La/Nb图解中具有岛弧玄武岩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角闪斜长变粒岩(安山玄武岩)是由洋壳俯冲析出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二长浅粒岩具有全碱含量中等(alk=6.09%~7.59%)、富钾(Na2O/K2O=0.4~0.9)、低钛(TiO2=0.10%~0.21%)的特点,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相对富集 Rb、Th、K、Nd 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Sr、P、Ti,轻微亏损Ba、U、Nb、Ta,类似于岛弧花岗岩特征,在Rb/30-Hf-3Ta图解中具有火山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长浅粒岩(流纹岩)是由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研究认为本次发现的早古生代火山岩组合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是由原特提斯洋向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的产物.

    早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陇川地区原特提斯洋

    云南镍钴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邢程董涛杨新强王涛...
    46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钴是我国重要的紧缺战略性矿产,其保障程度对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作为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了镍矿床(点)42 处,钴矿床(点)48 处,查明资源量位于全国前列,具有较好的镍、钴矿找矿潜力.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梳理了云南省镍、钴矿床的成因类型、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总结成矿规律,并探讨找矿方向.云南省镍、钴矿床可划分为岩浆型、岩浆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受变质型、中-低温热液型和风化型 6 种矿床类型.镍、钴矿主要集中于扬子陆块及三江造山带,镍矿床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及喜马拉雅期,钴矿床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晋宁期及印支期.岩浆型和风化型镍、钴矿床与印支期扬子陆块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活动关系密切,中-低温热液型钴矿与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相关,海相火山岩型和受变质型钴矿则是位于扬子陆块内与晋宁期火山活动相关的昆阳群和大红山岩群中.通过对全省镍、钴矿成矿作用分析和成矿规律总结,结合潜力评价工作成果,全省共圈定 8 处找矿远景区.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镍、钴矿勘查部署提供思路.

    镍矿床钴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云南省

    云南省锗矿资源成矿规律概要

    薛戈王小虎刀艳周家喜...
    48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找矿空间大,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形成时代相对集中,为新近纪;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东北东川、会泽、彝良、鲁甸等地,与铅锌矿床同体共生,形成时代普遍认为是三叠纪.本文全面梳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综合圈定出找矿预测区共 23 处.由此提出,当前应加强现有 Ge 矿床深部和外围地区接替资源找探矿及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及时对找矿预测区和有利远景区进行找矿勘查与靶区优选工作,尽快实现老区资源增储和新区找矿突破,为打造世界级Ge资源产业基地和国家Ge矿资源战略储备需求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锗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云南省

    云南峨山塔甸地区中元古界黑山头组石英岩矿地质特征

    李维科刘军平晏海宝胡绍斌...
    493-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典型剖面及刻槽采样等研究,在云南峨山塔甸地区中元古界黑山头组识别出厚 104~227 m数层石英岩矿层,含矿岩性为灰白色、白色、乳白色块-厚层状石英岩,呈隐晶质-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石英(>95%)组成;分析显示样品SiO2 含量为 95.15%~99.41%,Al2O3 含量为 0.21%~2.61%,CaO含量为 0.008%~0.047%,TFe2O3 含量为 0.088%~0.47%,K2O 含量为 0.009%~0.56%,MgO 含量为 0.010%~0.13%,Na2O含量为 0.012%~1.4%,TiO2 含量为 0.011%~0.06%,部分达到玻璃用、结晶硅用等硅质原料矿工业指标要求,黑山头组石英岩矿为多层位赋存且单体厚度大的矿体,层位稳定,且延伸较远,为一套滨海相沉积-变质型石英岩矿床,具有较大潜在价值和经济效益,有望形成大型石英岩矿原料产地.

    峨山地区中元古界黑山头组石英岩矿沉积变质型找矿潜力

    华南锑矿带单锑型锑矿床"两层楼"二元成矿模型——以滇东南木利锑矿床为例

    王加昇付浩侯德发王永瑞...
    50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南锑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锑成矿带,分布有众多大型-超大型单锑型锑矿床.本文以滇东南木利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华南锑矿带内单锑型矿床中最典型的锡矿山和独山锑矿田(床)进行详细的基础地质特征对比研究.发现对于单锑型锑矿田(床)而言,无论是矿田尺度还是矿床尺度,普遍具有"石英-辉锑矿"和"方解石-辉锑矿"两种矿石类型.同一矿田内,部分矿床(段)以"石英-辉锑矿"的矿物组合为主,部分以"方解石-辉锑矿"的矿物组合为主;而矿床(段)尺度内,又往往表现为上部"石英-辉锑矿"型矿物组合,下部为"方解石-辉锑矿"型矿物组合的两层楼模式.该模型的提出对于华南锑矿带单锑型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锑矿带"两层楼"二元成矿模型木利单锑型锑矿床

    扬子西缘东炉房Cu-Mo矿床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段召艳张有名杨新强杜斌...
    515-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炉房 Cu-Mo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矿床发育与石英二长斑岩相关的斑岩型 Mo(-Cu)矿和接触带矽卡岩型Cu矿.前人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斑岩Mo矿化的成因,但是对矽卡岩型Cu矿化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基于系统整理项目组对该矿床的勘查成果,对矽卡岩型Cu矿化有关的石英闪长玢岩开展锆石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锆石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 82 Ma,表明其形成于晚白垩世,与格咱弧晚白垩世 W-Mo(Cu)成矿作用时代一致.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硅(SiO2=60.74%~63.36%)、富碱(Na2O+K2O=7.03%~9.29%)特征,属准铝质(A/CNK=0.63~0.86)、钾玄岩系列 I 型花岗岩.岩石具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型)和典型的埃达克质岩亲和性特征,可能为幔源岩浆注入中-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岩源区性质、围岩类型等条件决定了东炉房矿床的矿化分带性,深部石英二长斑岩的钾化带内发育斑岩型Mo(-Cu)矿化,浅部石英闪长玢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型Cu(-Mo)矿化,外围大理岩局部发育脉状Pb-Zn-Au-Ag矿化.矿床由深到浅、由内到外构成了Mo(-Cu)→Cu(-Mo)→Pb、Zn、Au、Ag 的斑岩成矿系统.通过区域综合对比认为格咱弧晚白垩世岩浆岩及相关成矿作用向南延伸至扬子陆块西缘,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且由北往南岩浆分异程度逐渐降低,幔源岩浆贡献逐渐增多,导致成矿作用差异明显(休瓦促W-Mo→热林Mo-W→红山、铜厂沟Mo(-Cu)→东炉房Cu(-Mo)).

    石英闪长玢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晚白垩世东炉房扬子西缘

    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刘聿栋昂文安鹏李杨林...
    530-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厂铅锌矿床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前人针对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和矿床成因仍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金沙厂闪锌矿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结合围岩和萤石的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围岩对成矿的贡献,厘定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闪锌矿以富集Cd、Ge、Cu、Ga,贫Fe、Mn、In、Co、Ni为特征,这些元素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中,个别元素如 Cu、Ge 等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低温流体有关.矿床中闪锌矿存在多种颜色的原因可能是Cu、Ge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矿端的围岩明显富集Zn、Pb、As、Cd等元素,而闪锌矿中同样富集这些元素,说明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金属元素.萤石继承了围岩的Eu、Ce负异常,并受到了具有较高Ce负异常的成矿流体影响.萤石较围岩具有较高的Y/Ho比值,说明萤石中的部分Y来源于围岩,从而导致萤石具有较高的Y/Ho值.总体上,该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与MVT矿床基本一致,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和远端夕卡岩型矿床,其成矿温度属于低温范围,结合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金沙厂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

    金沙厂铅锌矿床闪锌矿围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矿床成因

    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岩浆演化与稀土富集机制——来自磷灰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马飞王蝶丁志丹刘俊鹏...
    547-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约 1 319×10-6),具有较高程度的稀土元素找矿前景,然而,对于卓潘碱性岩的岩浆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卓潘岩体中的出露岩性(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对其中主要的富稀土矿物磷灰石进行主、微量测试,深入剖析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旨在探讨岩浆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中磷灰石均为氟磷灰石,F含量分别为2.92%和3.31%;磷灰石稀土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2 288×10-6 和16 503×10-6;稀土模式配分图均表现出富集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特征.据磷灰石Mn温度计估算结果结合SO3 含量的相对高低,正长辉石岩氧逸度相对低于辉石正长岩;磷灰石中高的Ce/Pb和低的Th/U特征,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流体活动性较强,并且前者流体活动性高于后者;磷灰石中的挥发分(F、Cl)含量及其比值特征指示岩浆源区受到大洋俯冲相关的交代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卓潘碱性杂岩体稀土元素的富集过程:(1)18~10 km岩浆房阶段,由于硅酸盐矿物的大量结晶,岩浆房中磷酸盐含量逐渐饱和并结晶生成大量磷灰石,此时岩浆体系具有较高流体活动性和较低的挥发分F,导致正长辉石岩中结晶的磷灰石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低;(2)~10 km岩浆房阶段,由于早期磷灰石的大量结晶,岩浆房中磷酸盐含量降低并生成少量磷灰石,此时岩浆体系具有较低流体活动性和较高的挥发分F,导致辉石正长岩中结晶的磷灰石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高.因此,卓潘碱性杂岩体中正长辉石岩和辉石正长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稀土找矿前景.

    磷灰石主微量元素成分稀土富集卓潘碱性杂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