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气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气工程学报
电气工程学报

张丰收

月刊

2095-9524

emanu@126.com

010-88379056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电气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CSTPCD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涉及的企业有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元件制造业、变压器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自动化产品制造业、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电机制造业等。读者为电气制造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开发、设计、生产、技术人员、采购供应、质量保证人员、制造设备供应商,以及电气制造专业相关的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波束形成的变压器噪声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袁晶卢灏刘领航王永强...
    290-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变电站中最为昂贵和重要的设备,变压器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对象.目前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结合波束形成技术针对变压器噪声源识别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所调研的变压器噪声特性,确定了所关注的噪声频段和所用的声源识别方法,阐述了宽带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与波束形成的相关理论,进而整理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数据的宽带变压器信号定位思路,利用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定位思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最后基于 LabVIEW 平台搭建了一套变压器噪声源识别系统,并通过对不同情况下实际运行变压器的现场试验,对系统的定位效果进行了测试,其定位误差在 2°左右,结果证明噪声源识别思路和搭建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变压器波束形成空间谱估计噪声源识别

    基于改进YOLOX的继电保护压板状态校核方法

    方国权赵俊陈昊吴司颖...
    299-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电保护压板状态校核是变电站巡检的重要业务,然而现有校核方法多为人工读取和复诵核对,存在费力耗时以及安全风险的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的智能化校核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以注意力机制改进主干特征提取模块的YOLOX 模型,实现压板状态识别和压板标签定位.其次,针对标签边界框标定的图像区域进行倾斜角矫正,并基于光学字符引擎和压板双重名称专业语料库实现文本识别,获得压板状态和双重名称的映射关系.最后,采用实际变电站的压板图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压板状态识别,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并且对于文本识别、倾斜角矫正和专业语料库的构建,可以显著提高压板双重名称的识别准确率.所提方法为巡检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压板状态校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智能运检继电保护压板状态文本识别注意力机制透视变换

    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对共用走廊并行配电线路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包艳艳刘康温定筠张广东...
    308-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750 kV输电线路电磁感应影响,35 kV配电线路并行接近共用走廊的750 kV输电线路时,35 kV配电线路会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严重时会引起35 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影响该线路的运行可靠性,目前国内外针对该问题的治理措施报道较少.分析了并行段内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距离、高度、并行长度等参数对35 kV线路三相电压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降低35 kV配电线路对地高度并加装屏蔽地线,在35 kV配电线路上加装并联电容器,在35 kV配电线路上加装并联电抗器等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措施可有效改善35 kV配电线路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升了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和抵御电磁影响的能力,为750 kV和35 kV线路共用走廊段线路的设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案.

    电能质量共用走廊治理措施配电线路电磁影响

    虚拟电厂落地适应性分析——以阿荣旗奶源基地为例

    张赢赵建勇何麟林嘉恒...
    316-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增设虚拟电厂对阿荣旗奶源基地电网改造的适应性,首先基于虚拟电厂的演进趋势以及我国发展现状,提出一套针对合约型向市场型转型的两阶段虚拟电厂运行优化模型,并基于实际情况选定两阶段的控制设备分别为电锅炉和蓄电池储能进行最优调度仿真.其次基于仿真结果,分析一阶段合约型虚拟电厂中电锅炉作为价格型负荷侧响应的经济收益,以及二阶段市场型虚拟电厂中储能对系统削峰填谷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虚拟电厂和扩建变电站的传统方案在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上的差异,得到"虚拟电厂可以作为响应电力体制改革和清洁能源转型过渡阶段的有效思路"的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虚拟电厂在现阶段的实际规划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电力市场虚拟电厂储能经济调度需求响应

    基于GA-ELM的锂电池SOC估计及主动均衡

    于仲安张军令陈可怡
    326-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电池的状态估计和主动均衡是提高电池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针对参数模型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方法忽略电动汽车实际工况而导致的估计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极限学习机(GA-ELM)神经网络算法来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SOC,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了ELM的参数,提高估计精度和泛化能力,并在UDDS工况数据下进行训练与测试.同时采用双向Buck-Boost均衡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能够快速实现电池间的能量传递,同时又降低了传递路径的复杂性.通过遗传算法的极限学习机估计出的SOC作为均衡变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GA-ELM神经网络平均误差为 0.15%,而传统的ELM神经网络平均误差为 0.56%,因此提出的神经网络能够更精确地估计SOC;同时电池组之间能够快速完成能量均衡,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遗传算法Buck-Boost电路SOC估计极限学习机电池均衡

    孤岛微电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分布式协同二次调频控制

    李斌龚祥祥胡丹丹曾志辉...
    33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孤岛微电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一次控制存在的频率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定时系统的分布式二次频率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预定时系统对一致性进行改进并适配虚拟同步发电机本体算法,使各逆变器仅依靠相邻单元的通信,即可实现系统有功缺额按容量分配与频率的无差控制.同时,预定时系统通过提前设定一致性的收敛时间,进一步提高频率的恢复速度,并且无需考虑初始容量与协议参数的影响,有利于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提高运行效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孤岛微电网虚拟同步发电机一致性算法二次频率控制频率定时恢复

    基于CNN-BiGRU-Attentio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任爽杨凯商继财祁继明...
    34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电力负荷数据随机性强,影响因素复杂,传统单一预测模型精度低的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以及注意力机制(Attention)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上的不同优点,提出一种基于CNN-BiGRU-Attention的混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CNN对历史负荷和气象数据进行初步特征提取,然后利用BiGRU进一步挖掘特征数据间时序关联,再引入注意力机制,对BiGRU输出状态给与不同权重,强化关键特征,最后完成负荷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判定系数(R-square,R2)分别为0.167%、0.057%、0.993,三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验证了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优势.

    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注意力机制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混合预测模型

    基于跃变探索式电导增量法的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研究

    王艺博苏高民邱榕鑫
    35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传统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局部阴影出现后会发生寻优失效,难以实现全局最大功率跟踪(Global maximum power tracking,GMPPT).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等群搜索算法应用在MPPT控制过程中,虽然能够控制工作点稳定在全局最大功率点处,但由于该算法收敛能力依赖于核心参数,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概率会导致系统振荡.针对以上问题,在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的基础上提出跃变探索式电导增量法(Jump explore incremental conductance,JEINC),相较于传统电导增量法而言,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能够在局部阴影下实现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同时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能力,在工作点位于最大功率点附近能够快速稳定.在三种光照环境下进行Matlab仿真,从稳定时间、暂态过程能量损耗率和振荡幅值三个方面验证了所提算法相较于电导增量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

    光伏阵列局部阴影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导增量法粒子群算法

    固化制度调控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绝缘性能的研究进展

    李进孔晓晓杜伯学
    358-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酐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绝缘、热学以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支撑、绝缘和密封等关键部件.然而极端运行环境与紧凑化设计趋势下,环氧树脂绝缘经常发生过热和击穿故障,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环氧树脂体系原料混合比、固化时间与温度组合为核心的固化制度是决定环氧树脂微观结构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影响其宏观性能.本文介绍了酸酐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需考虑前后固化过程分阶段拟合其动力学参数.基于不同的混合比以及固化时间和温度组合,重点论述了固化制度对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固化状态相关微观结构对绝缘性能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高端电工环氧树脂应用提供配方选型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参考.

    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固化制度绝缘性能微观结构

    基于EWT-FE分析联合改进SVM算法的GIS局部放电诊断方法

    王利猛王硕
    3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类型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 EWT-FE 结合IHPO-SVM 算法的 GIS 局部放电诊断方法.为深度挖掘局部放电信号内部特征,利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结合模糊熵(Fuzzy entropy,FE)算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并提取有效特征量;为提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自适应能力与分类识别精度,提出利用经过余弦衰减计算方法以及指数下降函数改进的猎人猎物优化(Improved hunter-prey optimizer,IHPO)算法对SVM算法参数进行优化选取;搭建GIS局部放电试验模型,建立基于EWT-FE信号分析结合 IHPO-SVM 的局部放电识别模型,对所提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 GIS 局部放电类型诊断精度均大于95%,优于传统诊断算法.

    局部放电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经验小波变换模糊熵改进猎人猎物优化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