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雕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雕塑
雕塑

范伟民

双月刊

1007-2144

diaosu@vip.163.com

010-67749920 87779476 87706338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盛世龙源区国粹苑D座

雕塑/Journal Sculp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研究和讨论雕塑及公共艺术理论,介绍国内外雕塑作品的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学术性刊物,于学术性、艺术性、前瞻性、新闻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材料与观念——传统女红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和转化

    康悦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经30余年的发展,当今艺术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给了软雕塑更多更好的展示空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尝试用软质材料进行创作,此举既有向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致敬之意,也或能预示当代软雕塑发展的可能走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这种既关照过去、又关联未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会越来越好的释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女红软雕塑纤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跨界设计策略

    周文治刘龙坤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类重要载体,当今的民间艺术并不流行,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有一定的隔阂,因此,使民间艺术活化对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基于艺术领域中跨界发展的一些案例参考,本文提出用"跨界设计"的策略来使民间艺术具有新鲜感,通过分析领域触点的匹配程度来为各类民间艺术寻找适合的跨界对象,这样的理性量化方式可以使跨界显得自然且合理.

    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活化跨界设计

    苗族传统银饰锻造工艺传承的研究

    李振超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苗族银饰作为苗族文化符号的代表之一,在民族大家庭中有很高的辨识度,同时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但是,苗族银饰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人们乐观,苗族银饰的锻造工艺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民间工艺的角度出发,尝试理论分析,并提出实践层面的保护意见,帮助苗族银饰锻造工艺传承有序、健康发展.

    苗族苗族银饰锻造工艺传承

    甘肃十六国时期半跏思惟像

    庞跃雷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十六国时期存有六尊半跏思惟菩萨像,其造型特征较多保留了犍陀罗艺术的特征,但是其身份和图像内涵与犍陀罗出现较大差别.本文从图像学角度来分析甘肃早期的半跏思惟像的造型特征和其图像蕴藏的含义.

    半跏思惟弥勒北凉

    黄升墓出土漆奁的造型之美

    王少羽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升墓出土六角葵瓣形三撞式漆奁,可能是在圈叠胎工艺基础上进行描金髹饰,是南宋中后期崇尚奢华的时代风气及黄升的社会身份在器物上的投射.本文将黄升墓漆奁,与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剔犀、戗金、素髹漆奁比较,发现它们都采用繁复的花瓣形、三撞式造型,且绘画性装饰占重要地位.黄升墓漆奁上的描金漆绘,与宋画工致的用笔、清雅的气质、诗意的追求最契合.由于宋人严谨理性的精神贯穿在漆奁造作中,文人化的绘画趣味参与繁复、华丽的造型尚能自恰.

    黄升墓漆奁造型审美价值历史坐标

    对于肖像的几点看法

    项金国
    90-91页

    传统肖像雕塑

    申晓南
    91-92页

    传统雕塑之肖像探析

    吕相勃
    93-94页

    传统雕塑肖像(神像)的"传神"与"通神"

    耿纪朋
    9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