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雕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雕塑
雕塑

范伟民

双月刊

1007-2144

diaosu@vip.163.com

010-67749920 87779476 87706338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盛世龙源区国粹苑D座

雕塑/Journal Sculp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研究和讨论雕塑及公共艺术理论,介绍国内外雕塑作品的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学术性刊物,于学术性、艺术性、前瞻性、新闻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论坛文选

    张书鹏
    4-13页

    西安美术学院学办"时代风华——中国劳模精神主题雕塑作品展"暨研讨会

    郭继锋
    14-19页

    生动江南·立体苏州——2023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第六届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暨学术论坛综述

    李凤志
    20-23页

    场域·建构·未来——2023国际公共艺术邀请展综述

    周鉴鸿
    24-27页

    开弓之作:首个具有主体性的AI"人"在上海举办雕塑个展

    牟子
    28-29页

    雕塑类文化衍生品与国画元素的结合探究

    叶仲凯李琳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品市场逐渐繁荣,产品功能也扩展至具有装饰、收藏、馈赠等多种属性.雕塑类文化衍生品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将传统文化的符号提取,在雕塑的材料技法基础上利用创造性手段赋予文化衍生品情感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功效.中国画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从绘画用具到颜料分类,从绘制笔法到思想观念,都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因此当国画元素遇上雕塑类文化衍生品,能够拥有"双赢"效果:中国画为雕塑类文化衍生品提供优质的文化根基,雕塑类文化衍生品能够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利用雕塑类文化衍生品这种形式对中国画进行解读,能够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挖掘文化基因、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画雕塑文化衍生品传统文化

    西方女性在服装流行中的自我认同

    张译丹肖文陵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尚是一把双刃剑,给产品冠以短暂的生命周期来刺激消费,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时尚也似乎赋予个人提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但这只是特定时期服装的一部分.本文研究背景是西方早期二十世纪初期(1900-1929),这期间在社会不断变革的冲击及影响下,女性个人意识及自我心理和价值观不断变化及觉醒,反映在社会流行及服装中身体和自我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而通过服装的彰显来确定女性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助于推动当今社会中女性对服装的自我表达及对服装流行趋势进行反思.

    女性服装流行自我认同

    我国城市雕塑创作队伍的现状和分布特点

    孟满平
    34-37页

    "柔弱于水"第14届光州国际双年展巡礼

    甄亚雷
    38-41页

    汉字抽象雕塑创作谈

    朱林
    4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