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雕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雕塑
雕塑

范伟民

双月刊

1007-2144

diaosu@vip.163.com

010-67749920 87779476 87706338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盛世龙源区国粹苑D座

雕塑/Journal Sculp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研究和讨论雕塑及公共艺术理论,介绍国内外雕塑作品的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学术性刊物,于学术性、艺术性、前瞻性、新闻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探"海丝"背景下厦门漆线雕艺术的机遇与挑战

    王艳君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厦门漆线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将研究建立在一手资料与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对厦门漆线雕艺术的传承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度观察和思考,对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践,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如何更好的迎接挑战.最终促进厦门漆线雕艺术的良性传承与发展.

    "海丝"背景漆线雕艺术机遇与挑战

    楚汉漆耳杯形制演进研究

    张欣杨怡凡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楚汉为漆器制作的繁盛时期,生产及制作达空前盛况,尤以漆耳杯最甚.漆耳杯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鼎盛于西汉,延续至魏晋,是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漆耳杯作为实用饮酒器具、随葬品及明器,在楚汉墓葬中广泛存在.文章从实用、审美、技术三个角度分析,结合出土实例,梳理其形制演进特征,考证其更迭形式,探寻其造物思想与艺术意蕴.漆耳杯形制演进的轨迹,不是时代更替所致,亦是功能、技术与审美凝结的外化,对研究楚汉漆器造物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楚汉漆耳杯形制造物

    "佛教东渐"影响下的德化瓷观音

    郑桢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近瓷观音,直至进入瓷观音世界,既需要走进"佛教东渐"的历史文化长廊,尤其需要走进观音信仰并演绎而成的文化长廊,又需要走进根据观音信仰所演绎而成的观音众身相所构成的文化空间.走进借助陶瓷造型来承载与表现观音众身相的德化瓷观音所构成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以体验人们对于观音众身相的信仰,以最终体验瓷观音的创意及其制作,与体验瓷观音所参与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演绎.

    瓷观音世俗社会世俗生活

    大漆语言与雕塑造型的建构

    魏宁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大漆脱胎造型的当代语言建构方式,探索漆立体艺术的创新,解析其与雕塑造型方式的异同.漆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媒材,其特殊的材质性赋予了作品独特的亲和力,其技术性则赋予作品以层次感,正因如此,漆艺作品和雕塑有共通之处.脱胎技艺作为一种立体造型方式,强调作品中图式元素的形态的变化和装饰.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漆与立体造型的相互作用,展示了其在艺术创新中的潜力.

    大漆造型语言雕塑造型新方向

    数媒专业课程中红色主题雕塑的美育作用

    涂娟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论述红色主题雕塑的美育价值出发,分析红色主题雕塑的艺术解析环节应用在数媒专业的美育课堂上.结合数媒专业课程教育的总体规划设计,将红色主题雕塑应用在数媒专业的美育工作中,促进数媒专业美育教育成果的巩固.为红色主题雕塑在数媒专业美育的应用在数媒专业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的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积极思考.

    红色主题数媒专业美育教育

    浅谈安岳、大足石刻的时代精神

    牟文虎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岳石刻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两座石刻从唐朝时开始雕凿,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开凿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不断融入其中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本土化与世俗化特征,也呈现出优秀的精神风貌.本文试从孝道文化、家风传承、工匠精神与体育精神四个方面对安岳、大足石刻的人文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其具有的时代意义.

    孝道文化家风传承工匠精神体育精神

    "再造像——当代文化视阈下的石窟艺术学术研讨会"

    90-95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