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党史博采(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党史博采(理论版)
党史博采(理论版)

月刊

1006-8031

dsbcb@163.com

0311-87661786

050071

河北省石家庄市水源街148号

党史博采(理论版)/Journal DANGSHI BOCAI(LILUN B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在传承原有的“以史鉴今,资政有人”的办刊宗旨上,突出党史研究和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学术性;立足培养党史理论学术新人,努力营造学术氛围;精心打造党史理论研究品牌杂志,鼓励学术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恩来党性认识的三重向度

    郑超孙胜男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长期革命实践生涯中,周恩来从价值、理论和实践向度系统回答了"党性何以重要""何为坚强党性""如何增强党性"等基本理论问题,阐述坚强党性关切共产党员安身立命、关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指明了共产党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最重要的是站稳立场、关键在于坚持无产阶级的纪律性等基本观点,指出增强党性重在思想淬炼、组织锤炼和实践锻炼,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高尚品格,为加强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和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蕴.

    党性认识党性修养核心命题关键条件

    朱德与彭德怀的革命友谊以及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

    刘川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德与彭德怀相识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来自旧社会贫苦的农村,都是从旧军队中转向革命,在长期的革命合作中,朱德和彭德怀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朱德和彭德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始负责红军的各项军事工作;抗战时期更是作为正副指挥,运筹帷幄、横刀立马,指挥八路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和彭德怀都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部署和策划三大战役,极大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和彭德怀共同推动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为推动军队建设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晚年岁月,朱德与彭德怀在各自危难之际,依旧相互牵挂和探望,更显革命友谊之深.

    革命友谊军事交往强军思想运筹帷幄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始末

    张智超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抗战时期,张闻天及其率领的"延安农村调查团"所开展的晋陕农村调查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上调查时间最久、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著名调查.不仅在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亦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下进行,是张闻天"行动上的整风",以"检验我们的政策法令".张闻天详细考察了农村社会的真实状况,尤其对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土地问题、地主经济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晋陕农村调查,展现了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生动历史图景,是近代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缩影.

    农村调查延安农村调查团生产力生产关系

    中共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的比较研究

    罗舒刘宇赤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百年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是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典范之作,三个历史决议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对三个历史决议制定的基本背景、体现的内容特色、运用的原则方法、起草的具体过程、取得的历史效果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好党的历史和经验,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决议精神,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中共党史三个历史决议比较研究

    纪念起点:1938年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

    杨鹏王舒
    25-2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始于1935年共产国际的提议及组织,但由于长征尚未结束,预期影响与效果并不理想.1938年,基于客观条件的改善以及战争凝聚人心的需要,毛泽东首次提议将7月1日定为建党纪念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筹备组织建党纪念活动.通过梳理1938年建党17周年纪念宣传周的过程、内容及其形式,总结纪念活动对后续建党纪念的借鉴意义,对于继续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功能定位

    试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

    邱蝶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形象对于中国共产党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大国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延安时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走向国际社会的重要阶段.新时代重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探究良好的国际形象如何塑造,对于当下中国共产党掌握国际话语权和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有重要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坚持统一战线: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团结奋斗的实践底色

    程小强余瑞瑞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①中央苏区时期,面对急转直下的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吸收了共产国际的工农联盟思想,以及对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对农民及农民运动的分析中认识到必须要团结工人、农民和士兵作为革命的基本力量才能挽救党和革命事业.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建设苏维埃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也都是围绕着团结农民,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进行的.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对于如今寻求妥善处理好新时代出现的变化与矛盾的方法论,推进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苏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奋斗

    共产党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的决策启示——以苏北"宋公堤"工程为例

    张立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公堤"是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展现了民主政府真心爱民、清明廉洁的执政态度以及调配资源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文章梳理了修堤背景以及修堤前、修堤中、修堤后遇到的重大危机,分析了应对危机的决策智慧,最终得出坚定决策立场、顽强决策意志和提升决策境界的时代启示.

    "宋公堤"新四军科学决策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红色税史回顾与思考

    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课题组
    45-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税收工作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当时的治税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治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税收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其政治性、人民性、民主性、实事求是等治税思想,奠定了抗战时期税收工作的基础,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保存和发展抗战力量、坚持持久抗战、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财力保障,对后续的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税收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色税史晋冀鲁豫根据地统一累进税治税思想

    渭南早期党团组织建立发展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启示

    张思奇
    49-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在陕西广泛传播的背景下,渭南地区成为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方之一,王尚德在渭南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成为团组织在陕甘的起源,党团组织建立后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为后来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严重动摇了反动势力在各个方面的统治,唤醒了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还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革命中坚力量,为推动渭南乃至整个陕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走向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研究渭南早期党团组织建立发展辉煌历程和总结历史经验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昂扬斗志和凝聚民心人心都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渭南地区党团组织建立发展经验总结时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