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都市快轨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都市快轨交通
都市快轨交通

施仲衡

双月刊

1672-6073

dskgjt@vip.sina.com

010-51683785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33室

都市快轨交通/Journal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都市快轨交通》宣传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地铁与轻轨国内外建设、运营过程的经验,实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重要技术信息,促进同行间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对行业主管人员、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各大城市交通院校师生以及对地铁与轻轨关心的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站域建成环境与地铁客流量的非线性关系和协同效应——可解释机器学习分析

    汪雨菲杨皓森喻冰洁付飞...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量化站域建成环境与地铁客流量的复杂关联效应,运用公共交通刷卡、手机信令、POI(point of interest)等多源大数据,采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融合随机森林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对站域建成环境变量与成都地铁客流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量影响最大的3个建成环境变量是容积率、就业密度和道路密度.SHAP模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站域建成环境对地铁客流量的阈值效应以及建成环境变量之间的协同效应.上述发现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规划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城市轨道交通TOD建成环境协同效应非线性机器学习

    基于四网融合的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与发展研究——以西户铁路为例

    姜彦璘卢剑鸿李逍刘志鹏...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四网融合背景下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相关问题,以西户铁路为例,研究既有铁路市域化运营改造的新思路与新模式.首先结合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在梳理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建设模式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存在技术标准不完善、线网融合程度低、客流强度不高、运营亏损严重等问题;然后以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为例进行研究,分析运输组织模式、客流特征、交通接驳方式等内容,深入探讨单线市域铁路客货混跑模式的适用性;最后论述市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提出统筹前期规划、优化交通衔接、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用地开发、打破管理壁垒等建议方案,为后续既有铁路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四网融合既有铁路改造市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

    16页

    都市快轨车站设计研究——以京雄快线典型车站设计为例

    山琳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市快轨是在我国都市圈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轨道交通干线,以京雄快线为例,以探索可推广的都市快轨车站设计标准为目的,使其兼有铁路的快速通达和城轨的公交化运营两方面优势,并与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相融合.梳理传统铁路客运站与城轨车站的特点和差异,以因地制宜、各取所长作为设计导向,剖析京雄快线各站点在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分为城市重大交通节点、城市级、区域级,提出面对差异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开发强度做好建筑空间一体化.面对都市快轨快速通达的乘客诉求,采取公交化运营缩短旅行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换乘、接驳服务水平.面对列车高速越行产生的风压,设全高站台门隔绝轨行区与乘客候车区,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采用"桥建分离"的结构形式,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满足风压计算强度要求.面对都市圈轨道先行,圈内各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站型选择和总体布局中为都市轨道线路未来逐步成网预留好主支结合、不断生长、网络化运营的拓展条件.

    都市快轨车站分级车站设计

    基于IFC的轨道交通BIM构件标准库研究

    白明刚周刚赖华辉杨远栋...
    23-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方法不统一、信息不规范,导致BIM模型数据难以在后期有效统一应用的弊端,研究基于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的轨道交通BIM构件标准库.首先,根据轨道交通工程各专业构件的表达需求,研究构件类型、构件信息的IFC表达,以及适配IFC标准的扩展机制;其次,提出轨道交通BIM构件标准库技术框架,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层、技术支撑层、应用场景层、用户层;然后,采用国家标准的分类编码方法定义轨道交通各专业BIM构件的分类编码,设计了构件信息模板,规范各专业构件的属性信息及其资源链接方式;最后,研究BIM构件模型的加解密方法,以保障轨道交通工程BIM模型数据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搭建统一的BIM构件标准库,能够促进参建方采用标准化的BIM构件模型创建轨道交通BIM项目模型,保障BIM模型的规范性.

    轨道交通构件库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业基础类(IFC)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碳排放预测与减碳目标研究

    杨晓强刘树峰屈昊聿邓莉...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未来运营碳排放量与减碳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基于2018-2022年西安城轨交通运营能耗的统计分析,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对过去5年运营碳排放量进行核算;采用指标法对未来5年西安城轨交通运营能耗进行预测,并得到碳排放量的预测值;依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综合能耗强度约束性要求,对未来5年西安城轨交通运营节能总量目标进行量化分析,进而确定碳排放总量需达到的约束值与减碳量目标值.研究表明:2018-2022年,西安城轨交通运营产生的碳排放约175.9×104 tCO2e,在此情景下估算未来5年城轨交通运营预计将产生的碳排放约321.6×104 tCO2e,其中以牵引与车站电耗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为主要来源.若达到城轨行业协会提出的综合能耗强度下降目标,经估算与预测碳排放量相比,2025年全线网运营碳排放量预计可减少约13%,2027年全线网运营碳排放量预计可减少约15%;未来5年预计共减少碳排放量约1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碳排放碳排放因子减碳目标

    基于Dueling DQN算法的列车运行图节能优化研究

    刘飞唐方慧刘琳婷胡文斌...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优化地铁时刻表可有效降低地铁牵引能耗.为解决客流波动和车辆延误对实际节能率影响的问题,提出列车牵引和供电系统实时潮流计算分析模型和基于Dueling DeepQNetwork(Dueling DQN)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的运行图节能优化方法,建立基于区间动态客流概率统计的时刻表迭代优化模型,降低动态客流变化对节能率的影响.对预测Q网络和目标Q网络分别选取自适应时刻估计和均方根反向传播方法,提高模型收敛快速性,同时以时刻表优化前、后总运行时间不变、乘客换乘时间和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实现节能时刻表无感切换.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节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到达换乘站时刻偏差不超过2 s和列车全周转运行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列车牵引节能率达5.27%,车公里能耗下降4.99%.

    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优化牵引节能DuelingDQN动态客流

    基于列车运行多模型的能耗仿真计算

    刘钦生陈雅岚万欣付敏雪...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剧增导致能耗计算量大、计算不够精准的问题,通过考虑电机动态效率,精确计算实际列车侧能耗,并构建基于列车运行单质点和多质点模型的能耗仿真计算模型.首先分析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建立各部件效率与列车运行状态的关系.然后,结合各部件效率转换,依据两表法推导基于电功率的实际列车能耗计算公式,综合分析影响能耗的因素,进一步提出考虑单质点和多质点列车模型的能耗仿真计算方法.最后,以国内某市域线路的四站三区间为例,验证本文所提能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质点还是多质点列车运行模型下的运行能耗,与实际运行能耗相比,均能实现5%以内的偏差;在单质点模型的基础上,多质点模型的运行能耗进一步减小了 1.66%的偏差.本文所提模型可以为列车节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市域铁路列车运行模型列车运行能耗电机动态效率单质点列车模型多质点列车模型

    全球首条双制式运营地铁线路开通

    53页

    数智化地铁安全应急保障系统建设研究

    许锡伟陈炜陈冠麟王英...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阶段,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不及时、应急处置不到位等问题,设计一套数智化地铁安全应急保障系统,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架构、应用场景和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该系统集成水文、气象、传感器等多源异构数据,并结合数字孪生、GIS、BIM等新兴技术,对地铁运营日常安全监控、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指挥调度等应急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针对火灾、防台防汛、大客流三大应急场景进行深化建设,显著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处置效率,提升现有应急管理体系数智化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数智化地铁数字孪生应急保障地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