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视研究
电视研究

赵化通

月刊

1007-3930

010-68539643 68500653

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

电视研究/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指导和实用性电视理论性刊物。辟有电视与法、新闻广角、电视剧论坛、文艺星空、环球新视野、管理透视、创作手记、收视纵等栏目。读者对象为电视工作者、文化宣传工作者、大专院校新闻和电视专业师生及广大电视爱好者。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竖屏视频兴起的三重逻辑

    郭晓燕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竖屏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本样态,已成为人们接收和传递信息、社交及娱乐的重要载体.历经从大屏到小屏、从横屏到竖屏的演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竖屏视频究竟魅力何在?从传播学角度看,竖屏视频兴起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本文基于人际传播、个性传播和交互传播三重逻辑,就此现象进行分析.

    竖屏视频人际传播个性传播交互传播

    历史的书写与书写的历史——《问苍茫》编剧创作谈

    梁振华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问苍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本文从"回到历史现场:虔诚地聆听,敬畏地书写""知之行之:人格化的思想红线由何而来""1921~1927年: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史诗交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情境诗学""情感书写:勾勒伟人的人间情怀"等方面阐释了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编剧创作.

    革命历史题材《问苍茫》编剧

    《问苍茫》的叙事创新与美学风格建构

    周根红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苍茫》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进行了新探索.本文认为,该剧着眼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成长叙事.实现了与新时代青年的对话;选取大历史中的小段落,还原了重要的历史史实和细节;在空间设计、视觉构图、色彩运用、人物对话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隐喻、象征等手法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出诗史交融的美学风格.

    革命历史题材《问苍茫》叙事创新美学风格

    试析无障碍影视剧的口述影像创作——以无障碍版电视剧《山海情》为例

    马茵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迅速普及的智能手机和向视障者免费开放的网络无障碍剧场,为我国1700多万视障群体欣赏无障碍影视剧提供了便利.本文以无障碍版电视剧《山海情》为例,从口述影像创作的解说词撰稿、讲述配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分析总结口述影像创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为无障碍影视剧创作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无障碍影视剧口述影像《山海情》

    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剧叙事策略、文化逻辑与使命自觉

    艾志杰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剧聚焦我国工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巨大变革,日益成为重要的电视创作现象.本文认为,中国工业题材剧以彰显历史感的史传叙事、凸显真实感的非虚构叙事以及强化代入感的情感叙事,再现刚柔并济的工业之美.同时,以人民为中心讲述工业故事、以工匠精神书写奋进故事、以民族文化构筑国际叙事,成为中国工业题材剧内外兼修的文化逻辑.此外,中国工业题材剧始终秉承使命自觉,强调文化自信,倡导价值引领,使观众获得精神"补钙".

    工业题材剧叙事策略文化逻辑使命自觉

    电视剧《人生之路》的青年人物形象塑造与叙事策略

    黄洪珍孙诗雨金颖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人生之路》改编自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陕北高家村青年高加林在经历世事沧桑和命运磨难后,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故事.本文认为,《人生之路》借助立体化的青年人物形象与多元化的叙事策略,昭示时代变迁下青年人永恒的奋斗内核,赋予作品较原著小说更新的时代内涵,是电视剧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生动案例,也为同类型的文学改编剧提供了可行路径.

    《人生之路》青年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策略

    信息动态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