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碳地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碳地产
低碳地产
低碳地产/Journal Ditan Dich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

    司徒杰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管理,为提高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成本提供前提和保障。

    工程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的探索

    王昌华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优势,系统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要点。

    绿色供应链高校基建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究

    吕为民李强
    146-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基础建设项目方面的发展也逐渐加快,这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工程质量问题。市政工程不单单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居民的利益,所以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的质量会受到群众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在施工质量的管理上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时会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关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究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戴建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按照各分项工程构造不同的内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其在现代绿色建筑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其运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等。雨水回收利用是节能、绿色一项综合性技术。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筑应用

    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考

    孟丽娜
    14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空间节能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属性及节能策略。

    节能策略建筑空间设计气候适应属性

    广西农村典型居住建筑现状与节能特点调查研究--以南宁金陵镇3个村屯的建筑为例

    庞新霞余远贵马俊
    15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向村镇地区转移。广西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刚刚起步。开展建筑现状和用能情况调研,可为本地区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农村建筑新农村建设建筑现状建筑节能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措施分析

    叶舟行王靖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存的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如何改善居住环境,建立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们的必然追求和选择。本文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存在问题效益分析

    建筑装饰装修环保节能措施分析

    徐慧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新建改建的建筑数量成正比。建筑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室内装修作为工程建筑中的重要部分,环保节能难以起到显著的效果,这是工程建筑自身的特殊造成的。本文探讨了建筑装饰工程的环保节能技术,从内外装饰多角度分析节能环保,探析了建筑装饰装修的环保节能方式,期望对建筑装饰行业提供借鉴。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节能技术

    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中俄天然气合作的粗略认识

    朱卫军李力
    1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天然气作为世界能源供应主力之一,对发展低碳经济具重要作用。中国系天然气消费和进口大国,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下,中俄天然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

    低碳经济天然气中俄合作

    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探讨

    王其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我国土地资源比较紧张,人地矛盾日益加剧。针对土地布局与结构设置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建设用地粗放、土地开发空间不足、后备资源少、耕地数量逐年变少等问题,应高度重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计划以及规划的调控作用,促使闲置土地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不断健全建设用地储备制度,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多方面地将节约集约用地责任贯彻落实至实际工作中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要节约集约用地,确保耕地不少于18亿亩。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