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极端场景研究及应对综述

    郭红霞陈凌轩张启黄河...
    3975-3991,中插1-中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受能源转型政策、地缘政治影响一次能源供应与负荷水平均呈现强不确定性.中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极端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凸显并呈现出加剧趋势.基于此,从极端场景基本内涵、模拟与生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应对措施等角度入手,总结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极端场景研究.首先,归纳了极端场景的定义与特性,指出了极端场景与极端事件、最恶劣场景等概念之间联系,归纳了极端场景集的构建方法;随后,针对极端场景小样本特性,梳理了极端场景的直接与间接生成方法;探讨了极端场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具体应用领域;最后,结合现有研究与实际工程案例从4个层面提出了极端场景的应对策略,并指出了极端场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后续建设灵活可靠、供需平衡的电力系统提供了思路.

    极端场景应对策略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场景生成

    计及极端气象事件的年度系统运行场景生成方法

    牛奎烨刘金波汤奕韩昳...
    3992-4001,中插4-中插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增长,新型电力系统与气象系统间的耦合程度不断加深,系统运行场景分析与生成面临严峻挑战.极端气象事件的频发导致新能源波动加剧,系统运行场景不确定性激增,而现有方法对气象事件与新能源出力间关系的考虑不足,难以准确刻画极端气象事件影响下的新能源出力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极端气象的长时间尺度系统运行场景生成方法.该方法根据极端气象事件时空分布特性对气象因素进行建模,基于插入多个短时间尺度气象事件的年时间序列,通过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模型与 Copula 函数、数据-知识联合驱动方法结合拟合生成完整的年气象场景,然后将气象场景映射到新能源出力场景,最后通过求解机组组合问题得到系统运行场景.使用SG-126节点算例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考虑极端气象事件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

    极端气象事件高斯过程回归新能源出力场景

    基于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检测

    孙勇张鹏姜涛宋晓喆...
    4002-4011,中插9-中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电力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快速、准确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synchrosqueezing generalized S transform,SSGST)和改进稀疏时域法(improved sparse time domain method,ISTD)结合的次/超同步振荡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能量比函数对电力系统广域量测信息实时检测,当检测到信号能量发生突变时,利用SSGST对检测到的振荡信号分解得到相应的SSGST时频系数矩阵;然后通过改进的脊线提取方法在时频域实现对各振荡分量的最优轨迹搜索;进一步,结合最优轨迹时频索引重构各振荡分量的时域分量,并利用ISTD辨识方法计算出各振荡分量的频率和阻尼比系数;最后,通过自合成模拟信号、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并网系统仿真信号和某实际风电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次/超同步振荡参数辨识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脊线提取改进稀疏时域法

    考虑路网-电网耦合的移动式储能软开关与多资源协同供电恢复策略

    康童朱吉然宁昕李天麟...
    4012-4020,中插13-中插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限于车身空间容量限制和单一的工作模式,既有柴发型和储能型等移动式应急装备(mobile equipment for emergency,MEE)存在续航能力差、工能单一、闲置率高等弊端.如何改造既有装备,发掘或拓展其功能模式以提高其参与供电恢复的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突破传统应急装备仅能单端入网的思维,结合多端柔性互联装置与MEE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移动式储能软开关(energy-stored vehicle with soft open point,ESV-SOP),并详细阐述了其装备架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其在多种工况下的运行工作模式.同时,基于其独特的工作特性及多端口入网方式,进一步设计了面向ESV-SOP与多资源协同供电的恢复策略.首先,建立ESV-SOP多种工作模式柔性切换的数学模型及其约束.考虑灾后路网承载力变化对ESV-SOP调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动态路网-配电网耦合结构的ESV-SOP移动路径表征方法.接着,在计及配电网网络重构、ESV-SOP调度、多类资源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失电经济损失、新能源消纳率等目标,设计了所提策略求解流程.最后,基于IEEE 33和IEEE 69节点系统分别验证所提ESV-SOP及其供电恢复策略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配电网供电恢复移动式装备软开关储能

    基于直升机优化调度的电力系统灾后快速恢复模型

    范康健李更丰孙思源别朝红...
    4021-4030,中插18-中插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概率-高风险的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电网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建立健全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电力应急响应机制迫在眉睫.为确保高电压等级骨干网架的安全运行,充分利用通用航空资源,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灾后快速恢复方法.首先针对直升机飞行特性以及航路三维特性,建立了直升机三维航路规划模型,包含最小离地高度约束、最大转弯距离约束和最大俯仰距离约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直升机优化调度的电力系统灾后快速恢复模型,模型以经济损失最小为目标,考虑停电损失和直升机调用成本;约束条件包含直升机维修路径约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约束及故障线路状态耦合约束,考虑了直升机容量约束、航行里程约束使得模型更加贴切实际.算例测试采用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展示了利用直升机进行灾后恢复的全过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极端事件应急响应直升机优化调度三维航路规划灾后快速恢复

    黑启动中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移动-固定式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王睿琪薛熙臻张艺涵刘军会...
    4031-4040,中插22-中插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电力系统的弹性水平亟须有效提升.针对黑启动中电网的储能配置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移动式储能与固定式储能的混合配置方案,以增强电网黑启动的灵活性与可靠性.首先,考虑移动式储能在电网中的行驶状态、行驶时间等动态运行过程,建立了移动式储能的时空交互模型和运行调度模型;其次,对电力系统中各黑启动电源进行分析与建模,应用场景法考虑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并对火电机组在恢复过程中的爬坡率和有功功率变化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固定式储能的运行模型,以移动式储能和固定式储能的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面向电力系统黑启动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黑启动中系统对负荷的恢复要求,并从负荷稳定角度应对系统的不安全扰动,构建了黑启动中各机组、节点和线路的恢复模型.最后,以改进的IEEE30节点算例验证了混合配置移动式储能和固定式储能对提升极端事件中电力系统恢复能力的有效性,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黑启动移动式储能混合配置新能源随机性

    基于代理梯度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网络攻击事后安全控制策略

    朱继忠黄林莹陈一熙
    4041-4049,中插29-中插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电力系统在遭受网络攻击后修复过程中的系统安全稳定问题,同时应对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梯度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网络攻击事后安全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针对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系统功能的网络攻击模型,构建了攻击后系统的安全控制策略模型,并分析了网络攻击下系统事件演化过程;接着,在深度强化学习的框架下,定义了安全控制策略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而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代理梯度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参数扰动生成智能体种群,将智能体种群中对应各组扰动的适应度加权平均作为代理梯度;最后,采用IEEE-39节点系统对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

    网络攻击深度强化学习代理梯度安全控制不确定性

    天气数据驱动下基于深度主动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失衡风险快速评估方法

    王邦彦皮俊波王秀丽齐世雄...
    4050-4059,中插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极端气象,天气因素对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冲击常被忽视,但多日无风无光等事件同样可带来保供问题.提出了一种天气数据赋能、深度主动学习赋智的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失衡风险快速评估方法,较传统方法更高效、更准确.首先,考虑源网荷储多环节建立以天为尺度的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以进行无风无光等异常气象下系统供需失衡的分析.同时,针对传统可靠性指标的不足,提出以天为尺度的新型分布式指标,并进一步利用风险曲线描述系统长期风险.然后,提出应用深度主动学习的电力系统风险快速评估框架,建立风险预测主网络和误差预测副网络耦合的双深度神经网络,并构建相应的损失函数和训练流程.最后,基于IEEE标准算例进行了效果验证与各方法对比,结果验证了其高效、准确、可拓展等特点.该研究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风险快速评估提出了一种新颖有效的思路.

    新型电力系统天气因素电力电量平衡风险评估深度主动学习

    基于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区域能源互联网韧性在线评估

    李振坤张天翼邓莉荣符杨...
    4060-4073,中插33-中插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台风灾害的日益频发,能源系统的供能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迅速、准确地根据实时更新的台风预测信息在线评估系统在未来短期内的应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能源互联网韧性在线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模型难以在线应用的缺点.首先,针对极端天气历史数据样本缺乏的问题,利用非序贯蒙特卡洛法离线模拟了系统在不同台风等级下的海量故障场景,以此生成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集;其次,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构建了能源互联网的韧性在线评估模型,以多能负荷削减率为输出特征,通过离线训练提取台风信息、系统状态与负荷削减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同时,利用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改进了 TCN 的残差模块,通过自主的滤波学习降低了训练过程中冗余特征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接着,基于构建的韧性在线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扩展交叉熵的韧性指标在线计算方法,通过迭代优化的最优概率密度函数,有效降低了在线仿真场景数量,进一步提高了指标方差收敛速度.最后,对某能源互联网的韧性进行了仿真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能源互联网韧性评估模型-数据混合驱动时间卷积网络扩展交叉熵

    面向极端事件的配电网差异化韧性供电服务及其定价方法

    李沛霖刘友波廖红兵许立雄...
    4074-4083,中插36-中插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极端事件导致的大停电事故给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挑战.为解决不同用户对配电网灾后应急供电需求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极端事件的配电网差异化韧性供电服务及其定价方法.首先,基于电网-交通网融合系统提出考虑移动储能(mobile energy storage system,MESS)规划与调度的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然后,基于用户差异化的灾后供电需求设计多种韧性供电等级下的服务定价菜单.最后,为将韧性供电服务的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构建韧性供电服务提供与定价双层模型,上层配电网运营商(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DSO)提供差异化的韧性供电服务并设计定价菜单,下层用户结合服务成本与效益订购最佳的韧性供电服务等级.改进混沌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chaotic-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SAPSO),结合gurobi求解器迭代寻找模型的均衡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权衡DSO与用户的效益,满足了用户差异化的灾后供电需求,实现双赢.

    极端事件配电网韧性供电服务双层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