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调控和交易模式影响的中低压分布式光伏协调配置方法

    刘文霞白亚玲吕笑影张帅...
    577-586,中插20-中插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安全、经济、公平的消纳分布式光伏,以整县光伏为研究场景,提出了一种考虑调控和交易模式影响的中低压分布式光伏协调配置方法.首先,分析了多电压等级协调和交易模式对分布式光伏接纳能力的影响.其次,以两个电压等级光伏并网容量为控制变量,建立联合考虑经济效益和调控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一是多主体经济性最优,建立3 种交易模式下各主体效益模型,并采用凸化和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转化为单层求解;目标二是计及电压调控能力的多电压等级消纳量最大,采用关联决策变量方法与目标一统一求解.最后通过中低压配网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为市场环境下分布式光伏多电压等级协调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分布式光伏调控交易模式多电压等级协调协调配置

    适用小样本的并网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

    王梦圆徐潇源严正
    587-596,中插24-中插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提出一种适用小样本的并网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光伏阵列的稳态输出电信号时间序列构建特征向量,论证该特征向量可以表征正常、开路故障、短路故障、阴影等不同状态.其次,针对光伏阵列运行环境多变的情况,提出一种将实际气象条件下光伏阵列输出值转换到统一工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然后,为适用小样本情况,将线性判别分析方法与有偏差的协方差估计、公共奇异值分解相结合,解决样本高维低量导致的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奇异和判别函数求解困难的问题.最后,在上海市某高校楼顶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光伏阵列不同状态下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数据处理方法对使用稳态电信号的必要性,及该故障分类算法在小样本场景中的有效性.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小样本时间序列开路故障短路故障

    基于动态指标的光伏组件健康程度诊断

    李智华张宇浩吴春华汪飞...
    597-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光伏组件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组件的光生电流,等效串联电阻,等效并联电阻 3 个指标的光伏组件健康程度定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布谷鸟算法对测量的光伏组件I-U线进行参数辨识,形成实测健康曲线,再利用光伏组件自然老化模型确定理论健康曲线,然后计算实测健康曲线与理论健康曲线之间的偏移量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进行数值校正;定义健康程度 H 参量计算得到光伏组件健康程度量化值.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不同环境下的光伏组件健康程度进行有效在线诊断,为光伏组件维护提供参考.

    光伏组件参数辨识健康程度灰色关联分析布谷鸟算法

    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

    王子辉贾燕冰李彦晨韩肖清...
    607-617,中插26-中插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网新能源接入已成必然,光储并网配置将成为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建立一种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下层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以系统网损最低为目标对各主动管理措施和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调度;上层配置模型以发电系统年投资运行成本、各光伏并网点电能质量评估值、系统总弃光率和储能收益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向量序优化理论进行求解,保证计算结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采用IEEE-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电能质量影响开展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可以保证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尽可能提升电网的电能质量,对于新型主动配电网规划建设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光储系统双层优化配置

    考虑节点功率储备与中心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集群电压控制

    杨悦陈宇航成龙孙玮澳...
    618-629,中插29-中插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photovoltaic,PV)接入引起的主动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降低控制策略的时序复杂性,提出一种考虑节点功率储备与节点影响力(global importance of each node,GIN)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集群电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考虑系统各节点的功率储备度,定义聚类算法的电压灵敏度-功率储备度(voltage sensitivity-power reserve,VS-PR)综合电气距离量度.进而,以GIN算法改进亲和力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实现网络集群划分与主导节点选取.然后,建立主动配电网集群电压控制模型,并通过动态粒子群算法(dynam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建立基于MATLAB 2021b平台的IEEE 33 节点仿真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动态集群划分与电压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源-网集群分布式光伏综合电气距离亲和力传播算法节点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下时滞孤岛微电网的负荷频率控制

    钱伟孙晓彤费树岷
    630-639,中插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孤岛微电网系统中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导致的低惯性和开放通信网络中通信延迟对系统稳定运行造成的不可忽略的影响,该文研究变时滞影响下低惯性孤岛微电网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引入虚拟惯性控制的时滞微电网分层频率控制模型;然后构造一个新的Lyapunov-Krasovskii 泛函,它包括时滞乘积项和增广的s-dependent 积分项.进而,选取复合松弛积分不等式、二次函数不等式和凸组合等方法与所构造泛函有效配合,得到保守性更低的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不同场景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在提高孤岛微电网时滞稳定裕度和系统动态性能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并分析了时滞稳定裕度与控制器参数、非线性负载扰动之间的关系.

    孤岛微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时滞虚拟惯性控制低惯性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基于半动态交通均衡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概率分布建模

    朱峻良武志刚刘嘉宁
    640-649,中插33-中插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通常采用对电动汽车个体进行抽样模拟的方式,未能从分析机理的角度描述电动汽车群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宏观运行状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半动态交通均衡模型和组合荷电状态(combined states of the charge,CSOC)概率计算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概率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分析电动汽车的交通特性和充电特性,并提出一种可行路径集构建方法;然后,引入交通均衡理论进行电动汽车空间分布建模,建立考虑随机效用的半动态交通均衡模型,实现宏观交通流均衡分配.进一步地,从理论层面分析电动汽车群的荷电状态变化,建立基于 CSOC 的充电负荷概率分布计算模型.最后,分别在 13 节点路网和实际大路网中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电动汽车渗透率和路网结构对充电负荷概率分布的影响.

    电动汽车半动态交通均衡组合荷电状态充电负荷建模概率模型

    基于相互解耦四单极接收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操作性

    张艺明沈志伟毛行奎陈凯楠...
    650-657,中插38-中插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而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不能满足自动化和便利性的要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受到广泛的研究.无线充电系统中常见的线圈结构有单极型线圈、双极型线圈和田字形线圈,由于不同厂商的适配问题,要兼容这些线圈则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线圈来实现互操作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相互解耦的四单极接收线圈结构,能实现与不同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操作性.通过在接收线圈内部添加解耦绕组以实现 4 个接收线圈之间的解耦,并且通过串联二极管整流器使得发射线圈和四单极接收线圈之间的等效总互感是发射线圈和 4 个单极线圈之间的互感绝对值的总和.搭建了一套实验样机,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四单极接收线圈可以兼容单极型和双极型线圈以及田字形线圈,实现对不同接收线圈的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无线电能传输田字形线圈单极型双极型兼容

    基于累积和事件段识别与改进谱聚类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

    肖先勇陈智凡汪颖何涛...
    658-667,中插44-中插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内短路故障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其检测受到在线检测实时性以及故障特征获得性制约,是当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事件段检测与改进谱聚类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首先,考虑内短路故障时的电压/温度变化特性,基于累积和事件突变点识别方法,识别疑似内短路故障事件段.其次,构建三维故障特征,刻画检测对象内短路故障特征属性.然后,构建基于 Wasserstein 测度的内短路故障特征距离矩阵,检测三维空间各点稀疏特性,客观划定故障聚类,实现内短路故障检测.搭建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实验平台、建立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仿真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疑似内短路故障事件段,在不同串并联形式及故障类型下实现故障检测,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内短路故障检测事件段检测故障特征Wasserstein距离改进谱聚类算法

    绿色电力消费与碳交易市场的链接机制研究

    黄国日尚楠梁梓杨张继宏...
    668-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别于国际碳市场仅纳入直接排放(范围 1)的普遍设计,中国依据自身的国情除纳入直接排放(范围 1),还纳入因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 2).随着绿证全覆盖制度的推进,企业绿色电力消费如何与碳市场链接成为争论的焦点.为避免重复计算、交叉补贴与"漂绿"风险,提出绿电在间接排放核算时直接扣减对应电量,剩余电量按火电处理.同时,依据绿证的成本额外性与效应额外性提出,不同类型绿电项目产生的绿证应设置不同的时间限制,存量项目6年内的绿证可用于碳市场链接,新增项目签发的绿证使用 21 个月原则.且需碳市场纳排企业绿电消纳比例超过所在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考核权重比例才可以进行链接.该方法较其他方法在简便性、公平性与避免重复计算方面都更优.该机制的提出可为中国电-碳市场耦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碳市场电力市场绿证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