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张文亮

月刊

1000-3673

pst@epri.sgcc.com.cn

010-82812532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电网技术/Journa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电网技术》创刊于195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编辑部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自然科学学术技术期刊,每月5日出版。《电网技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电力、电工和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情况及科研成果,重点报道中国电力和能源建设及发展规划、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家和电力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重大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大区联网和全国电网互联及其运行技术、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等。《电网技术》的报道范围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除发电厂中热工部分和土木工程以外的所有专业。此外,《电网技术》还适时增设热点专栏,如专家论坛、特约专稿、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电网技术》发行的对象主要是电力、电工、铁道、煤炭、石化等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电网技术》是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EI收录核心期刊,1996年开始被国家教委列为发表学位论文(包括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有效刊物。收录《电网技术》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典型负荷曲线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方法

    张琛董旭柱阮江军邓永清...
    3515-3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条件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迎峰能力,是资产精益化管理的发展方向.该文首先分析动态温升模型的热参数,使用光纤实测的绕组热点温度数据对热参数优化并对温升估算模型进行改进,最终热点温度估算最大误差不超过3K,其次结合变压器运行工况,综合考虑热点温度、顶层油温、寿命损失及套管和分接开关最大允许电流等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循环迭代的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评估方法,并分析了典型负荷曲线及环境温度曲线的提取方法,最后针对变压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多个动态载荷能力评估应用实例进行研究,确定变压器的动态载荷能力及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套管和分接开关最大允许电流可能成为限制变压器动态载荷能力的主要因素,较额定工况,不同场景下变压器载荷能力可提升28%以上,具有较大的载荷潜力.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点温度热参数优化典型负荷曲线变压器动态载荷

    基于非线性尺度空间与极坐标分布熵的GIS局放特征提取方法

    钱庆林孙炜昊王真路永玲...
    3525-3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缺陷类型的准确识别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至关重要,为了解决PD模式识别中特征提取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分布熵优化的非线性尺度空间特征(KAZE)提取方法.首先,对光、电单参量图谱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得到包含信息更丰富的光电融合图谱;然后,利用KAZE算法提取图谱典型特征点,并依据相位、幅值、尺度信息将特征点发散至极坐标,提取子区域分布熵构成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信息带入经自适应增强算法(Adaboost)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模式识别验证,并与KAZE法、统计参数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在不同训练集分布下均可达到较高的识别率,最高可达91%,相较于统计参数法、CNN分别提升8.8%和4.4%,可以为提高GIS局部放电特征提取准确性提供参考.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非线性尺度空间特征提取图像融合分布熵模式识别

    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煤电与新能源等多元资源协调优化运行及其挑战

    孙大雁耿建杨胜春张粒子...
    前插1-前插2,3105-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且持续高速发展,电网运行面临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障供应的双重挑战,需多方位提升系统灵活性,构建新型供给消纳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立足我国电源结构和新能源快速发展态势,提出和分析了五大关键技术:煤电与新能源灵活性运行能力提升技术、柔性电-氢-化系统集成设计与运行控制优化技术、多资源互补优化调度运行技术、容量和新型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及出清技术、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和优化运行系统应用技术,促进煤电与新能源的协调发展,推动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推动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

    新型电力系统多元灵活资源优化调度灵活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