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舍饲山羊育肥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彭涛郭贝贝张水印游金明...
    440-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舍饲山羊育肥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0只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健康努比亚母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各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0.4%和0.8%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酵母菌组成,两者活菌数分别为2.0×106、1.0×106 CFU/mL).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2%、0.4%和0.8%益生菌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0.00%、22.46%和15.79%(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7.65%、20.68%和15.36%(P>0.05);0.2%、0.4%和0.8%益生菌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0.4%益生菌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4%益生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4%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舍饲山羊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其抗氧化功能,并具有提高其育肥性能的趋势.

    复合益生菌制剂舍饲山羊育肥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球蛋白

    回归模型法测定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需要量

    李湘路明丽洪琼花薛白...
    44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确定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需要量,为该品种羊饲粮的配制提供理论数据.试验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择45只体况良好、体重(33.30±1.77)kg、10月龄的云南半细毛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5组试验羊所喂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8.00、8.60、9.20、9.80、10.40 MJ/kg,其他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在饲养试验正试期的第7天于每组中随机选择5只羊于代谢笼内,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饲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的终末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2)饲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随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升高;3)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需要量与代谢体重(W0.75)和平均日增重(ADG)的回归方程分别为DE(MJ/d)=0.6780W0.75+0.028ADG(P<0.001,R2=0.999)、ME(MJ/d)=0.5707W0.75+0.025ADG(P<0.001,R2=0.999).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的维持ME需要量为0.5707 MJ/(kg W0.75·d),每增重100 g的ME需要量为2.5 MJ.

    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期能量需要量

    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吴金平阮瑞陈细华褚志鹏...
    45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的初始体质量为(50.47±0.90)g的杂交鲟幼鱼1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C添加水平为0、200、800和48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1)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肌肉凝聚性和弹性无显著影响(P>0.05).200、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硬度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回复性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黏性显著高于0、20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咀嚼性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3)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肌肉粗蛋白质、水分、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0、20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0、200、800 mg/kg维生素C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800 mg/kg维生素C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改善杂交鲟幼鱼的肌肉品质,并增强鱼体的抗氧化性能.

    杂交鲟维生素C生长性能肌肉质构肌肉成分抗氧化性能

    饲粮泛酸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卓李光玉刘可园张海华...
    463-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泛酸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80±5)日龄、平均体重(1.16±0.06)kg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9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泛酸添加形式为D-泛酸钙,基础饲粮中泛酸水平为9 mg/kg,各组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对照组)、10(Ⅱ组)、20(Ⅲ组)、30(Ⅳ组)、40(Ⅴ组)、80 mg/kg(Ⅵ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2 d.结果表明:1)Ⅱ、Ⅳ和Ⅴ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Ⅵ组的泛酸摄入量、粪便泛酸排泄量和泛酸沉积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Ⅵ组的尿液泛酸排泄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Ⅴ组(P<0.05或P<0.01);Ⅳ、Ⅴ组的泛酸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3)各组之间干物质消化率、氮消化率、脂肪消化率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Ⅱ、Ⅲ和Ⅵ组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和Ⅵ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和Ⅵ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5)Ⅵ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Ⅰ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Ⅵ组(P<0.05或P<0.01),Ⅵ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Ⅴ组(P<0.01),Ⅵ组的血清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Ⅲ和Ⅴ组(P<0.05或P<0.01),Ⅵ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泛酸水平可提高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泛酸利用率、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影响血清生化指标.综合生长性能和养殖成本,育成期水貂饲粮中适宜的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10 mg/kg,即饲粮中泛酸水平为19 mg/kg.

    泛酸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

    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对肥胖SD大鼠器官指数?血液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胫骨发育指标及肝脏维生素D受体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刘亚楠王宝维葛文华张名爱...
    47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对肥胖SD大鼠器官指数、血液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胫骨发育指标及肝脏维生素D受体(VDR)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探索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的协同作用.试验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肥胖模型组、维生素D 3组、鸭油甘油二酯+维生素D 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3周,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他各组饲喂高脂饲粮进行肥胖造模;4~6周,造模成功后,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肥胖模型组饲喂高脂饲粮,维生素D3组、鸭油甘油二酯﹢维生素D3组在高脂饲粮中添加12.5μg/kg维生素D3,鸭油甘油二酯+维生素D3组灌胃1 mL/(kg·BW d)鸭油甘油二酯,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相比:1)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协同能够显著降低肝脏指数(P<0.05),对心脏、脾脏、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2)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能够显著升高1、2、3周末的血液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P<0.05);3)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能够显著提高胫骨的骨密度、骨强度(P<0.05),显著降低血液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能够显著上调肝脏VDR和PPARα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鸭油甘油二酯与维生素D3协同能够降低肥胖大鼠肝脏指数,提高血液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上调肝脏VDR和PPARα基因表达量,促进胫骨发育.

    鸭油甘油二酯维生素D3胫骨发育维生素D受体PPARα肥胖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