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比例发酵饲料桑替代基础饲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樊启文郭万正赵娜兰忠...
    7235-7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发酵饲料桑替代基础饲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287.45±22.63)kg]、日龄相近的30头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NT1组和NT2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NT1组和NT2组分别以10%和20%发酵饲料桑等量替代基础饲粮.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NT2组相比于对照组可显著提高试验第70天时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及全期干物质采食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NT1组和NT2组日综合净能摄入量、日粗蛋白质摄入量显著提高(P<0.05),NT2组日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极显著降低(P<0.01).2)NT2组相比于对照组可显著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NT2组试验第70天时血液中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第116天时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NT1组试验第70天时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显著上升(P<0.05),试验第116天时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NT2组试验第116天时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NT1组(P<0.05).4)各组间血清抗氧化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使用不同比例发酵饲料桑替代基础饲粮可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增加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酵饲料桑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肉牛常用蛋白质饲料的饲用价值评价及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预测模型建立

    邓子棋李紫欣李想王金泽...
    7247-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6种肉牛常用蛋白质饲料的饲用价值进行评定,探究体外产气量参数和发酵参数与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EDCP)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体外产气法建立饲料中EDCP的预测模型,为丰富我国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提供数据基础.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棉籽粕、菜籽粕、豆粕、向 日葵粕、啤酒糟和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72 h动态产气量和体外发酵参数,并计算产气量参数;利用尼龙袋法测定了上述6种蛋白质饲料的蛋白质降解率,计算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豆粕的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P<0.05).2)豆粕的24 h体外发酵液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氨态氮(NH3-N)含量与向日葵粕相似(P>0.05);向日葵粕的24 h体外发酵液的pH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P<0.05).3)向日葵粕的72 h蛋白质降解率及EDCP最高.4)EDCP与体外产气量参数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与发酵液pH和NH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5)采用pH、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24 h产气量(GP24 h)作为预测因子预测EDCP,决定系数(R2)达到0.998(P<0.05),预测方程为:EDCP=-833.690+138.088pH-1.219ADF-0.689GP24h.由此可见,不同饲料之间的体外发酵和瘤胃降解特性差异较大,豆粕的体外发酵指标高于其他饲料,向日葵粕的EDCP高于其他饲料;在正常的pH范围内,采用pH、ADF含量和GP24h能准确预测EDCP.

    体外产气法尼龙袋法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预测模型

    肥育安格斯阉牛血清瘦素与剩余采食量、生长性能和脂代谢指标的表型关系

    李伟李想叶柏平阿茹娜...
    7260-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肥育安格斯阉牛血清瘦素与剩余采食量(RFI)、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脂代谢指标之间的表型关系.选取60头体况良好、健康的640~720日龄安格斯肥育阉牛[(634.4±53.35)kg],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63 d的饲养试验,采用采食量自动记录系统测定每头牛每日的实际干物质采食量(DMI),并测定平均日增重(ADG),以确定其RFI.然后分别选择9头低剩余采食量(LRFI)和12头高剩余采食量(HRFI)肉牛,在第64天通过口腔胃管采集瘤胃液和通过尾根静脉采集血液以测定血清瘦素含量及脂肪沉积和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等,并通过B型超声测定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1)与HRFI肉牛相比,LRFI肉牛RFI和DMI极显著降低(P<0.01),增重饲料比(G/F)极显著提高(P<0.01).2)与HRFI肉牛相比,LRFI肉牛血清瘦素含量和眼肌面积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度以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与HRFI肉牛相比,LRFI肉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提高(P<0.05).4)RFI与DMI、背膘厚度以及血清LDL和VLD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G/F、血清瘦素含量、眼肌面积以及瘤胃MC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瘦素含量与RFI、背膘厚度以及血清VL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G/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LRFI肉牛血清瘦素含量更高,且血清瘦素含量与脂肪沉积呈负相关,血清瘦素可成为筛选LRFI反刍动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剩余采食量肉牛瘦素生长性能脂代谢

    不同粗饲料组合添加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马秀莲姜菲高彦华彭忠利...
    7270-7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不同比例油菜秸秆(RAS)和稻草(RIS)替代全株玉米青贮(WCS)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筛选出1种适宜组合后,继续研究添加不同种类支链挥发性脂肪酸(BCVFA)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1设置12个组,每组4个重复,各组底物组成分别为 100%WCS、100%RAS、100%RIS、90%WCS+10%RAS、80%WCS+20%RAS、70%WCS+30%RAS、90%WCS+10%RIS、80%WCS+20%RIS、70%WCS+30%RIS、80%WCS+10%RAS+10%RIS、70%WCS+10%RAS+20%RIS 及 70%WCS+20%RAS+10%RIS,经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确定1种适宜组合.试验2选择1种适宜组合(70%WCS+20%RAS+10%RIS)为底物,添加0.3%BCVFA(干物质基础),设置对照组(不添加BCVFA)及7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各试验组分别添加异丁酸(IB)、异戊酸(Ⅳ)、2-甲基丁酸(ME)、IB∶Ⅳ=1:1、IB∶ME=1∶1、Ⅳ∶ME=1∶1及IB∶Ⅳ∶ME=1∶1∶1,经体外发酵72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RAS组和RIS组相比,70%WCS+30%RAS组pH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MCP)和丁酸含量以及干物质降解率(DMD)均显著提高(P<0.05),且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高于RAS组(P<0.05);80%WCS+20%RIS组pH显著降低(P<0.05),MCP、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DMD均显著提高(P<0.05),且NDFD显著高于 RAS 组(P<0.05);70%WCS+10%RAS+20%RIS 组 pH 显著降低(P<0.05),MCP 含量和 DMD 均显著提高(P<0.05);70%WCS+20%RAS+10%RIS 组 pH 显著降低(P<0.05),MCP含量和DMD均显著提高(P<0.05).综合比较,70%WCS+20%RAS+10%RIS组为适宜组合.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MC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Ⅳ:ME组最高;挥发性脂肪酸方面,IB:Ⅳ组和IB:ME组丙酸和戊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分降解率方面,对照组和IB:Ⅳ:ME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纤维素酶活性方面,IB:ME组、Ⅳ:ME组及IB:Ⅳ:ME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Ⅳ:ME组最高.综上所述,以 70%WCS+20%RAS+10%RIS 为底物添加 0.3%BCVFA(Ⅳ:IB:ME=1:1:1)能有效改善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

    油菜秸秆稻草支链挥发性脂肪酸体外瘤胃发酵牦牛

    不同月龄岗巴羊肉品质、营养成分及风味前体物质的比较分析

    张立德庆卓嘎洛桑催成次仁曲珍...
    7284-7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月龄岗巴羊肉品质、营养成分及风味前体物质的差异.随机选取自然放牧条件下的6、18和48月龄健康去势岗巴公羊[平均体重分别为(19.67±3.04)kg、(25.08±0.36)kg和(30.68±1.02)kg]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月龄岗巴样随机选3只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的pH、色度、剪切力、滴水损失、熟肉率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风味前体物质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月龄岗巴羊肉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6和18月龄岗巴羊肉的滴水损失极显著高于48月龄(P<0.01),而18月龄岗巴羊肉的剪切力低于其他月龄且熟肉率高于其他月龄,但差异不显著(P>0.05).2)48月龄岗巴羊肉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6和18月龄(P<0.05);18和48月龄岗巴羊肉的丝氨酸(Ser)含量显著高于6月龄(P<0.05),6和18月龄岗巴羊肉的苏氨酸(Thr)含量极显著高于48月龄(P<0.01),并随月龄升高而增加;6月龄岗巴羊肉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比显著高于48月龄(P<0.05);6和18月龄岗巴羊肉的十七碳酸(C17:0)含量显著低于48月龄(P<0.05).3)6月龄岗巴羊肉的呈鲜物质5'-肌苷酸二钠(IMP)含量显著低于48月龄(P<0.05).综上所述,不同月龄岗巴羊肉品质、营养成分和风味前体物质含量有较大差异,6月龄岗巴羊肉营养价值较高,18月龄岗巴羊肉品质较好、嫩度高、系水力强,48月龄岗巴羊肉则具有更浓郁的风味.

    岗巴羊背最长肌肉品质营养成分风味前体物质比较分析

    小麦低聚肽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白晨张昊盛宇飞哈斯额尔敦...
    7294-7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小麦低聚肽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5 kg左右、4月龄的健康小尾寒羊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和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3%小麦低聚肽).试验期共75 d,包括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显著提高了肉羊背膘厚度(P<0.05),对肉羊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羊背最长肌的pH45min、pH24h以及肉色中的亮度(L*)和红度(a*)值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肉色中的黄度(b*)值显著提高(P<0.05),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有降低的趋势(P=0.09).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瘤胃菌群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增加的趋势(P=0.08).本试验结果提示,小麦低聚肽能够增加羊肉的嫩度和保水能力,同时具有调节小尾寒羊瘤胃菌群结构的潜力.

    小尾寒羊小麦低聚肽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菌群结构

    浒苔生物制品对云龙石斑鱼摄食、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周志斌赵丽丽王艺超王鲁波...
    7303-7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浒苔粉(EPM)以及经过酶解工艺加工而成的浒苔酵素(EPH)和浒苔多糖(EPP)对云龙石斑鱼摄食、生长、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 g左右的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饲喂无添加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分别添加0.2%的EPH(EPH0.2%组)、0.4%的EPH(EPH0.4%组)、0.03%的EPP(EPP0.03%组)、3.0%的 EPM(EPM3.0%组)、0.1%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0.1%组)和1.0%鱿鱼膏(SP1.0%组)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63 d.结果表明:1)3种浒苔生物制品都具有诱食作用,且摄食7~10 d后的诱食效果超过DMPT0.1%组.2)3种浒苔生物制品对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依次为EPM3.0%组>EPH0.2%组>EPH0.4%组>EPP0.03%组.3)与对照组相比,EPH0.2%组降低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而EPH0.4%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EPH0.2%组和EPH0.4%组分别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且3种浒苔生物制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EPH0.4%组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LZM)活性(P<0.05).5)与对照组相比,EPH0.4%组和EPP0.03%组头肾中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所有浒苔生物制品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EPH0.2%组头肾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6)攻毒试验后,EPM3.0%组累积死亡率最低为10%,其次为EPH0.4%组,累积死亡率为20%.综上所述,3种浒苔生物制品在对云龙石斑鱼的摄食、生长、降血脂、抗氧化能力、免疫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通过酶解工艺等对浒苔进一步加工后,可在降低饲料中浒苔使用量的同时,达到或超过传统EPM的作用效果.

    浒苔酶解工艺诱食性生长性能云龙石斑鱼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牛磺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活性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李培佳吕旦李敏彭凯...
    7320-7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牛磺酸对杂交鳢生长性能、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活性及免疫应答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组:低碳水化合物组(LC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1%)、高碳水化合物组(HC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7%)和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牛磺酸组(HT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7%,牛磺酸添加量为1%),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饲喂8周.结果表明:与LC组相比,HC组的血浆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HC组相比,HT组的饲料系数(FC),血浆GLU含量及ALT、AST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沉积率(PPV),血浆总蛋白(TP)含量、ALP活性、胰岛素含量,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肝脏胰岛素相关基因蛋白激酶B(AK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丙酮酸激酶(P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脏白细胞介素-10(IL-10)、TGF-β和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肝脏白细胞介素-8(IL-8)、IL-1β、TNF-α、TLR4和MyD88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可诱发杂交鳢的氧化应激和炎症,而添加牛磺酸可提高杂交鳢的抗氧化活性,缓解炎症,促进糖代谢.

    杂交鳢牛磺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免疫

    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的组合效应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梅秀丽李钰莹邝良德李丛艳...
    7335-7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的组合效应对肉兔生长性能、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28日龄的体重相近的新西兰白兔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内20只肉兔,公母各占1/2.配制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之和占比为28%的5种试验饲粮,其中对照组饲粮中燕麦干草:苜蓿干草为0:4,试验Ⅰ、Ⅱ、Ⅲ和Ⅳ组饲粮中燕麦干草:苜蓿干草分别为1∶3、1∶1、3∶1和4∶0.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显示:1)试验Ⅰ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和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Ⅲ和Ⅳ组(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腹泻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中以试验Ⅰ组饲粮各养分表观消化率最高,且试验Ⅰ组的饲粮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Ⅲ和Ⅳ组(P<0.05).3)各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与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Ⅰ组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绒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和Ⅳ组(P<0.05).由此可见,肉兔饲粮中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的最佳组合比例为1:3,其可促进肠道发育,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进而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

    燕麦干草苜蓿干草组合效应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发育

    白藜芦醇对脂多糖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的缓解作用

    张磊正冯志华龚建刚郝艳霜...
    7344-7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炎性损伤与屏障功能障碍的缓解作用.将IPEC-J2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的LPS和白藜芦醇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18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确定LPS造模浓度(10.0 mg/L)和白藜芦醇预处理浓度(5.0、20.0、35.0 μmol/L).分别用上述确定的预处理浓度(5.0、20.0、35.0 μmol/L)的白藜芦醇预处理IPEC-J2细胞后进行LPS(10.0 mg/L)诱导,同时设置对照组(不添加LPS与白藜芦醇)与LPS单独刺激组(添加10.0 mg/L LPS),测定细胞活性、细胞迁移率、炎症因子分泌量、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紧密连接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相较于LPS单独刺激组,20.0 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显著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IPEC-J2细胞活性的降低(P<0.05);5.0和20.0 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组IPEC-J2细胞迁移率较LPS单独刺激组显著提高(P<0.05);5.0、20.0和35.0 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LPS单独刺激组(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高于LPS单独刺激组(P<0.05);5.0和20.0 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显著缓解了 LPS刺激引起的细胞中IL-8、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P<0.05)以及IL-10与NF-κB抑制蛋白ct(IKBα)mRNA相对表达量的降低(P<0.05);5.0和20.0 µ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后细胞中封闭蛋白-1(claudin-1)、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且35.0 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后细胞中Z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提高细胞迁移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提高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缓解LPS诱导的IPEC-J2细胞的炎性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

    白藜芦醇脂多糖IPEC-J2细胞炎症损伤肠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