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草鱼生长、代谢酶活性及体成分的影响

    钟娟李鹏程姚峰岳鼎鼎...
    1445-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循环饥饿-投喂策略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代谢酶活性以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69±0.05)g的草鱼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25±1)℃水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设定4种循环饥饿-投喂方式饲养草鱼,第1种连续投喂(So,对照),第2种到第4种分别投喂6d后饥饿1 d(51/6)、投喂5d后饥饿2 d(S2/5)以及投喂4d后饥饿3 d(S3/4).循环饥饿-投喂8周后停止喂食,称量每缸鱼总重,并取鱼样作分析使用,再逐步关闭循环水加温系统,使水温逐渐下降到冬季的自然水温(4~9℃).经过56 d越冬后,再取样测定体成分.结果 显示:1)S1/6与S2/5组通过提高恢复投喂期间的摄食率(FR)获得补偿生长,其特定生长率(SGR)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3/4组FR有一定提升,但由于饲料转化效率(FCE)下降幅度大,因此SG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获得补偿生长.2)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肝胰脏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上升(P<0.05),肝胰脏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肝胰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0.05).3)血清总胆固醇(TCHO)及甘油三脂(TG)含量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血清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以及总脂酶(TL)活性则先上升后显著下降(P<0.05).4)养殖试验结束时,不同投喂策略的鱼体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越冬后,投喂策略中饥饿时间越长的试验组,其鱼体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下降趋势越明显,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间歇投喂时,草鱼通过显著提高FR获得补偿生长,同时草鱼通过提高肝胰脏LDH及血清LPL、HL活性,即提高对糖和脂肪利用的方式来应对间歇性饥饿胁迫.越冬前不同投喂策略下各组鱼的体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越冬后投喂策略的影响表现出来,越冬前饥饿时间越长,越冬后鱼体粗蛋白质、粗脂肪损失越严重,干物质也越少.

    草鱼饥饿越冬补偿生长体成分代谢酶

    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梦雨吴旋曾祥茜王洋...
    1454-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螺旋藻、裂壶藻、大型潘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77±1.38)g、初始体长(8.79±0.55) cm的健康红草金鱼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潘粉的组合饲料60 d.其中,C组(对照组)饲料中不合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C1组饲料中含4.0%螺旋藻、1.0%裂壶藻、4.0%大型瀣粉;C2组饲料中含6.0%螺旋藻、1.5%裂壶藻、6.0%大型潘粉;C3组饲料中含8.0%螺旋藻、2.0%裂壶藻、8.0%大型溞粉;C4组饲料中含10.0%螺旋藻、2.5%裂壶藻、10.0%大型溞粉.分别于第30天和第60天取样,测定生长指标、组织类胡萝卜紊含量、体表色度和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显示:投喂30 d时,C1、C2组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投喂60 d时,C2、C3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同时C3组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投喂30 d时C2组皮肤与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60 d时C2组皮肤与鳍条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30与60 d时,体表亮度(L*)与红度(a*)值的最大值均出现在C3组,并显著高于C组(P<0.05).投喂30与60 d时,血清和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含量的最大值、丙二醛(MDA)含量的最小值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最小值均出现C3组,且C3组上述指标与C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分析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红草金鱼饲料中添加8.0%螺旋藻、2.0%裂壶藻和8.0%大型溞粉较为适宜.

    红草金鱼螺旋藻裂壶藻大型溞粉生长体色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