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物胃肠道氨基酸感应与转运

    王绿阳李英英李忠鑫杭苏琴...
    3031-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胃肠道中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构成了"胃肠道内分泌系统".饲粮中的蛋白质在动物胃肠道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能够被内分泌细胞膜上的氨基酸感应受体所识别,介导激素的分泌,调控胃肠道生理活动.位于肠上皮细胞的氨基酸转运载体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氨基酸代谢.本文就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系统、氨基酸感应受体与转运载体以及氨基酸感知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氨基酸氨基酸感应受体氨基酸转运载体氨基酸感知信号通路

    氧化脂质对机体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杨晓华张枫琳江青艳王松波...
    3039-3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脂肪沉积对其胴体品质和肉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体中过多脂肪沉积会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因此,调控机体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产品品质和改善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氧化脂质(oxylipins)是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氧化代谢产物,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氧化脂质对机体脂肪沉积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总结了氧化脂质在脂肪生成、脂肪代谢、脂肪组织褐色化及产热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PUFA调控机体脂肪沉积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氧化脂质脂肪沉积脂肪生成脂肪代谢褐色化

    刺五加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张云露谢凯桓贺喜刘自逵...
    3049-3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五加是我国一种常用中草药,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可以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并促进其胃肠发育.本文综述了刺五加提取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刺五加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刺五加生物学功能抗炎畜禽生产

    香椿提取物生物活性功能的研究进展

    杜宝龙万敏艳王璇唐德富...
    3057-3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椿作为中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具有祛寒、消炎、解毒、杀虫之功效.香椿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对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其具有抗氧化自由基、抑菌抗病毒、抗癌、抗炎与免疫调节、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功能而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就香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活性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香椿提取物在未来畜牧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香椿生物活性功能研究进展

    发酵麦麸的营养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安济山刘宽博王永伟李爱科...
    3064-3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麸作为来源广泛的饲料资源,因营养成分不均衡、粗纤维含量较高,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显著改善麦麸的营养特性,提升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从而发挥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多种生理调控功能.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发酵麦麸的营养特性、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发酵麦麸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小麦麸微生物发酵营养特性生物活性物质生理功能

    百里香酚调控动物肠道菌群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应用

    李振翼彭芳贺喜宋泽和...
    3072-3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里香酚是在牛至、百里香等植物中提取的单萜酚类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百里香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真菌等特性,尤其是百里香酚多样化的抑菌机制和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百里香酚的来源和结构、调控动物肠道菌群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百里香酚肠道菌群抑菌机制替代抗生素

    不同工艺处理的五倍子替代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盲肠微生物区系及腹泻率的影响

    沈水宝韦区伍校军农斯伟...
    3080-3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工艺处理的五倍子替代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盲肠微生物区系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95头平均体重为(9.97±0.04)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3头仔猪,公、母仔猪均匀分配到各组的各个重复中.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2092 mg/kg氧化锌,锌添加量为1600 mg/kg)、五倍子粉(GP)组(基础饲粮+852 mg/kg GP)、五倍子粉水解单宁酸提取物(HGT)组(基础饲粮+649 mg/kg HGT)、包被五倍子粉(C-GP)组(基础饲粮+1970 mg/kg C-GP)、包被五倍子粉水解单宁酸提取物(C-HGT)组(基础饲粮+1974 mg/kg C-HGT),4个试验组五倍子水解单宁酸添加量均为6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25 d.结果显示:1)各组间末均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腹泻率有升高的趋势(P=0.076).3)HGT组与C-HGT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GP组和C-GP组(P<0.01);HGT组和C-HGT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GP组和C-GP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及HGT组和C-HGT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盲肠中粪杆菌属的丰度均有所提高.综上,以不同工艺处理的五倍子替代饲粮中的氧化锌后仔猪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变化,但腹泻率有所升高;经提取工艺处理的五倍子(HGT、C-HGT)替代饲粮中的氧化锌可显著提高仔猪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而未经提取工艺处理的五倍子(GP、C-GP)则会显著降低仔猪饲粮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不同工艺处理的五倍子替代饲粮中的氧化锌后仔猪盲肠中粪杆菌属丰度有所升高.

    五倍子五倍子水解单宁酸提取包被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腹泻率盲肠微生物区系

    乳铁蛋白对大河乌猪繁殖性能及母猪与仔猪铁营养、血细胞参数、免疫指标和猪 β防御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车丽涛李岑曦徐娜娜张春勇...
    3089-3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铁蛋白(LF)对大河乌猪繁殖性能及母猪与仔猪铁营养、血细胞参数、免疫指标和猪β防御素(pBD)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经产(3~4胎)、产仔数和体重相近的大河乌猪母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第80天至分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F1组、LF2组、LF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mg/kg LF,甘氨酸螯合铁(Fe-Gly)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Fe-Gly.考察母猪繁殖性能,检测母猪和仔猪血液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清免疫指标以及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并检测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LF1和LF3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LF2、LF3和Fe-Gly组母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血液RBC及HGB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组母猪血清和乳汁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LF1、LF2和LF3和Fe-Gly组仔猪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提高(P<0.05);LF1、LF2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溶菌酶(LSZ)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LF2组仔猪肝脏、脾脏、十二指肠pBD-1基因,肝脏、脾脏pBD-2基因以及脾脏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组仔猪肝脏pBD-1、pBD-2基因以及LF3组仔猪肝脏、脾脏pBD-1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LF1、LF2、LF3和Fe-Gly组仔猪十二指肠pBD-2基因以及肝脏、十二指肠pBD-3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大河乌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200 mg/kg)LF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改善仔猪铁营养和提高血清免疫指标,增加仔猪肝脏、脾脏和十二指肠pBD-1基因表达量,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乳铁蛋白大河乌猪繁殖性能血红蛋白猪β防御素

    甘露寡糖和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结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钟晓霞黄健刘志云周晓容...
    3099-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和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结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144头体重(8.50±0.11)kg、28~30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甘露寡糖组,饲喂基础饲粮+0.1%甘露寡糖;Ⅲ组为复合益生菌组,饲喂基础饲粮+0.1%复合益生菌;Ⅳ组为甘露寡糖和复合益生菌合用组,饲喂基础饲粮+0.1%甘露寡糖+0.1%复合益生菌.预试期5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Ⅳ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2)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3)与Ⅰ组相比,Ⅲ和Ⅳ组的盲肠内容物中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升高趋势(P=0.10);Ⅲ和Ⅳ组的结肠内容物中丁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9.67%和60.84%(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升高趋势(P=0.06).4)与Ⅰ组相比,Ⅱ组盲肠内容物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在门水平上,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主要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软壁菌门.在属水平上,盲肠内容物的主要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毛螺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结肠内容物的主要优势菌群为乳杆菌属、不可培养拟杆菌目S24-7群、梭状芽孢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甘露寡糖改善了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及后肠菌群结构;饲粮中添加0.1%复合益生菌对后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特别是丁酸的含量有正面影响;两者合用对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提高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改善后肠菌群结构均有正面影响.

    甘露寡糖复合益生菌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菌群结构

    低蛋白质饲粮中丝氨酸和甘氨酸比例对育肥猪背最长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刘永辉李响周锡红李凤娜...
    3109-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评估和探讨低蛋白质饲粮中丝氨酸和甘氨酸比例对育肥猪背最长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选取96头体重相近(约59.50 kg)的杂交(杜洛克×大白×长白)健康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4组试验猪分别饲喂正常蛋白质饲粮(NPC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丝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为1.18:1.00)、低蛋白质饲粮(LPC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2%,丝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为1.20:1.00)、额外添加0.48%丝氨酸和0.08%甘氨酸并减少豆粕含量使丝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为2.00:1.00的低蛋白质饲粮(S2G1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2%)和额外添加0.57%甘氨酸并减少豆粕含量使丝氨酸和甘氨酸的比例为1.00:2.00的低蛋白质饲粮(S1G2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2%).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与NPC组相比,LPC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氧合肌红蛋白含量降低(P>0.05),最长肌中高铁肌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低蛋白质饲粮导致氧化应激.2)与LPC组相比,S2G1组和S1G2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氧合肌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S2G1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高铁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S2G1组和S1G2组育肥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S1G2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背最长肌中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猪育肥阶段饲喂丝氨酸和甘氨酸比例为1:2的低蛋白质饲粮有利于缓解宰后背最长肌的氧化应激.

    丝氨酸甘氨酸低蛋白质饲粮氧化应激游离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