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处理条件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程志泽艾比布拉·伊马木乃比·阿不来提白丽莎...
    5387-5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分含量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以末次收获辣椒后的新鲜辣椒秸秆为原料,通过预干燥将水分含量调整为73%(H)、65%(M)和55%(L),青贮时添加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B)、枯草芽孢杆菌+糖蜜(BM)、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BC),以不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组(C),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室温下青贮60 d后测定各样品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不同处理辣椒秸秆青贮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选用综合评价前4位的辣椒秸秆青贮(MBM、MBC、LBM和LBC)为原料,以苜蓿作对照,通过体外试验测定其48 h累积产气量、体外发酵参数和干物质(DM)降解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水分含量对辣椒秸秆青贮pH,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辣椒素、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NH3-N/TN)有极显著影响(P<0.01);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pH,DM、CP、NDF、ADF、WSC、EE、辣椒素、LA、PA含量,RFV和NH3-N/TN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A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2)水分含量为65%时,辣椒秸秆青贮的CP、EE、WSC、LA含量及RFV最高,pH,AA、PA含量和NH3-N/TN最低,青贮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分含量为55%时;添加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糖蜜时,辣椒秸秆青贮的DM、CP、WSC、EE和LA含量最高,而pH,AA、PA含量和NH3-N/TN最低.3)在MBM、MBC、LBM和LBC4个处理的辣椒秸秆青贮体外试验中,MBM处理理论最大产气量和DM降解率最高,NH3-N含量最低,相关指标与苜蓿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MBM处理的48 h累积产气量高于MBC、LBM和LBC处理.综上所述,辣椒秸秆青贮适宜水分含量为65%,添加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糖蜜效果最佳,可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

    辣椒秸秆发酵品质枯草芽孢杆菌综合营养价值评定体外试验

    菌酶协同正交试验对3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子苑吉玉玉舒健虹陈莹...
    5399-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酶组合对3种饲草原料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菌酶制剂与饲草组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4因素分别为纤维素分解菌(A)、乳酸菌(B)、酶制剂(C)和原料(D),每个因素3水平.试验共9个组,每组3个重复.1组为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纤维素酶+甜高粱,2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木聚糖酶+多年生饲草玉米,3组为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杆菌+淀粉酶+象草,4组为泛菌+粪肠球菌+木聚糖酶+象草,5组为泛菌+植物乳杆菌+淀粉酶+甜高粱,6组为泛菌+鼠李糖杆菌+纤维素酶+多年生饲草玉米,7组为草螺菌+粪肠球菌+淀粉酶+多年生饲草玉米,8组为草螺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象草,9组为草螺菌+鼠李糖杆菌+木聚糖酶+甜高粱.各组青贮60 d后对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组、5组和9组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2组和6组(P<0.05),3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1组和9组(P<0.05),4组和8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4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组、7组和8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1组、2组和5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9组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组的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除9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综合平衡法正交分析结果表明,4因素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原料>酶制剂>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正交筛选最优组合为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木聚糖酶+甜高粱.

    纤维素分解菌乳酸菌酶制剂青贮发酵正交试验

    饲用油菜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郑晓凯付彦博杨寒珺黄星宇...
    5411-5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青贮中天然附着的优势乳酸菌,明确其对饲用油菜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饲用油菜资源高效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法(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产酸和生长特性分析.进一步将筛选的优势乳酸菌接种至饲用油菜中青贮,采用裹包青贮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处理不接种菌株;布氏乳杆菌(LB)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屎肠球菌(EF)处理接种屎肠球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LBEF)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1∶1),接种量均为1×108 CFU/g.结果表明:1)试验共计分离出26株乳酸菌,鉴定后得出25株为布氏乳杆菌,1株为屎肠球菌,其中2株表现出最强的产酸和生长特性.2)发酵60 d时,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EF和LBEF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和LB处理(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和LBEF处理的pH、氨态氮含量、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3)开包5 d时,EF和LBEF处理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处理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和LBEF处理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EF和LB处理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由此可见,在饲用油菜青贮中联合接种布氏乳杆菌和屎肠球菌,可利用底物较少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以降低发酵体系pH,抑制蛋白质腐败和霉菌生长,提高饲用油菜有氧稳定.

    饲用油菜乳酸菌青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

    猫乳源乳酸片球菌的分离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刘仕伟李亚辉赵鹤一杨诗航...
    5422-5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筛选出的猫乳源乳酸片球菌(YH-15)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以确定YH-15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从猫乳中分离乳酸菌得到猫乳源益生菌YH-15,利用LPS建立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YH-15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蛋白表达量,并检测乙酰化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以确定YH-15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位,从而达到对炎症的抵抗作用.结果表明:从猫乳中成功分离出乳酸片球菌菌株并命名为YH-15;高浓度(109 CFU/mL)YH-15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降低细胞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显著提高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P<0.05);高浓度YH-15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YH-15显著降低NF-κB p65的蛋白表达(P<0.05).综上可知,YH-15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抵抗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的生成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具有预防和抑制炎症的作用.

    益生菌巨噬细胞脂多糖细胞极化炎症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生乳中的腐胺

    佀博学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5432-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建立中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实现生乳中腐胺的快速检测.将采集到的16个牧场生乳样品在4 ℃条件下贮藏0~7 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生乳中腐胺含量;通过FT 120乳成分分析仪采集生乳的中红外光谱,将原始中红外光谱先通过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avitsky-Golay(SG)平滑、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消除背景噪音,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构建腐胺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通过比较不同中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最终选择SG平滑+二阶导数预处理光谱建立腐胺预测模型,该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R2)为 0.995 9,均方根误差(RMSE)为 0.054 2,验证集R2为 0.811 2,RMSE 为 0.368 4,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本试验基于中红外光谱建立了生乳中腐胺快速检测方法,可为生乳中腐胺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中红外光谱生乳腐胺偏最小二乘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