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蒽与马来酸酐Diels-Alder反应的量化计算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

    樊玲庞美丽张业云王彦美...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蒽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是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普遍开展的一个经典实验.本文推荐蒽与马来酸酐Diels-Alder反应的计算化学实验,该实验采用Gaussian 16程序中的密度泛函方法对蒽和马来酸酐Diels-Alder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本实验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提升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计算化学实验有机实验Gaussian软件反应机理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计算材料学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第一性原理计算

    许真铭郑明波刘振辉陈铎...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学生材料计算思维,本文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研究案例设计一个第一性原理计算综合实验.本实验设计包括晶体结构建模、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计算、锂离子扩散性质计算、后处理分析等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原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实现理论方法水平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双重提升.

    计算材料学理论计算第一性原理计算电子结构材料学实验

    "双碳"相关实验开发——蛋壳源CaO的制备、表征及其碳捕集性能

    舒蕾郝正清闫凯王宏...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捕集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温工业源CO2的捕集更宜使用钙基吸收剂.本文立足"双碳"背景,将碳捕集前沿技术融入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开发了蛋壳源CaO的制备、表征及其碳捕集性能的设计性综合实验.选择高钙废弃物鸡蛋壳为原料,采用醋酸处理得到醋酸钙,再经高温煅烧制备了具有较好碳捕集性能的CaO;利用EDTA配位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测试了CaO的纯度、形貌、结构及其对CO2的捕集性能.本实验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和总结,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双碳仪器分析实验蛋壳氧化钙碳捕集

    "碳纳米管/SnS2光阳极材料制备"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

    王秀芳赵东林张克华宋小杰...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化学实验: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碳纳米管/SnS2光阳极催化剂材料;采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进行表征;运用瞬态光电流响应、电化学阻抗、线性伏安扫描等方法分析材料的分解水性能.该实验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利用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培养学生能源危机及环保意识.

    碳纳米管/SnS2材料制备表征综合性实验

    ZIF-67/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增强电催化性能研究——推荐一个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

    林猛陈涵睿徐聪聪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多以经典的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为主,自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缺乏.依托于山东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设计了制备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氧化亚铜微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光增强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本实验涉及物质合成、结构成分分析、产品性能表征、实验结果处理等方面,在启发学生发现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规律的同时,巩固了学生对前期所学理论及实验知识的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光增强电催化析氧反应半导体ZIF-67

    FeOOH-RGO气凝胶光催化苯制备苯酚探索性教学实验设计

    蔡静宇苗晓雨赵玉来肖龙强...
    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苯到苯酚制备过程选择性低的问题,介绍了新型探索性实验设计,引导学生以光催化苯制苯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OOH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并探究其在光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中的性能.本实验以实现温和条件下提高苯制苯酚选择性为目标,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光催化芬顿反应探索性实验

    综合创新实验: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高怡璇昝灵兴张文林魏清渤...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教学对于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实验教学,培养化学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太阳能光伏器件的研究兴趣,树立科研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表面工程提高可刮涂的碳基钙钛矿电池的性能,促进界面层间的空穴传输和钙钛矿/碳界面接触,提高电池器件的转换效率.该实验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可以直观感受光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深入理解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面工程碳电极

    氮化钒@氮掺杂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

    孙劲毅马琳席艳杰王静...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综合化学实验以三氯化钒和六亚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模板辅助的热处理和氮化法将纳米尺度的氮化钒粒子与氮掺杂碳片复合形成具有异质结构的复合材料,同时对其电催化氮还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内容包含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实验操作,结合科学研究前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氮化钒氮掺杂碳电催化综合化学实验

    热处理实现锌金属晶面择优取向提升电化学性能的综合实验设计

    徐坤宋鑫鑫印志磊杨剑...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系锌金属电池由于其安全性高、低成本等优点,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锌负极在沉积/剥离过程中的副反应阻碍了实际应用.本实验通过简单的热处理调控锌金属的结晶学取向,探究了晶面取向对于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本实验将晶体化学与电化学相结合,从前沿研究出发设计综合实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水系电池锌金属晶体织构电化学性能综合实验

    "双碳"背景下化学专门化实验设计——以锌-空燃料电池的组装及性能评价为例

    毕凤乔王军杨冬梅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科教融合,针对能源研究热点,设计了以协同创新为特征,兼具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化学专门化实验.引导学生从文献调研和实验设计出发,了解锌-空电池研究进展,掌握其工作原理、组装技术及性能评估方法.通过模拟科研过程的系统训练,激发学生在科学领域锐意进取、探索求真的原动力,逐步培养科学素养、提升实践能力.

    科教融合专门化实验锌-空燃料电池组装性能评价